第 361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空荡荡的,土地也没人种植,百姓基本去逃难了,官路上没什么人,凄凉惨淡啊!”

  沈溪问道:“那陛下认为,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朱厚照瞥了沈溪一眼:“先生是想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朕的不作为造成的吗?朕也没法兼顾这么多人的生死吧?”

  此时的朱厚照就好像小尾巴被人踩住了,说话带着一股冲劲儿,大有见谁咬谁的意思。

  沈溪道:“地方民生萧条,乃因民乱所致,民乱又因朝廷弊政以及天灾人祸所致,陛下乃九五之尊,岂能将所有责任揽在一身?”

  这话朱厚照听了很耳熟,好像以前那些为他开脱的佞臣也是这么说的,比如说刘瑾和张苑,但显然这不符合沈溪的人设,他能认清楚哪些话是好话,哪些纯粹是跟他消遣,当即惊讶地望着沈溪:“先生真这么认为?”

  沈溪再道:“但若是陛下知道弊政,也知道天灾人祸,而不去补救,那错便在陛下一人。”

  朱厚照心想:“好么,转了一圈还是在说朕!”

  朱厚照道:“朕亲眼看到了,自然会想办法解决,还用沈先生你来提醒么?朕也知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既然现在中原之地出现乱象,是否该减免赋税,再用一些安民措施,调拨钱粮过来,再恩威并济以朝廷人马平息那些冥顽不灵的盗寇?”

  沈溪行礼:“陛下能认识到这一点,实乃百姓之福,不知陛下几时下旨?”

  朱厚照没好气地道:“平乱兵马都已经开过来了,安民措施,只需朕的一道御旨便可。朕人就在这里,发一道诏书应该不是很难吧?也不用什么翰林学士起草,就你沈先生草拟诏书便可。”

  沈溪道:“那陛下此番出游体察民情,可说收获颇丰,而且能让百姓意识到陛下勤政爱民之心,感念朝廷恩德。”

  “嗯。”

  朱厚照先是点了点头,随即满脸惊讶望着沈溪,“呃?”

  朱厚照心想:“这戏本不太对啊,沈先生不是来教训朕的吗?为何说的朕好像是为了体察民情才出来的?不过也是,朕走的这一路全都是衰破的景象,而且还遭遇盗乱,历经千辛万苦,只要跟百姓说,朕是在平定草原后得知晋、豫和北直隶大乱,想亲自体验民情,这才不惜以身犯险……哈哈!”

  想到这里,朱厚照脸上呈现灿烂的笑容。

  可当他再看到沈溪那严肃的表情时,便再也笑不出来了。

  此时他突然明白沈溪的良苦用心,更兼体谅沈溪的感觉:“我靠,这是在为朕挽回颜面啊,怪不得沈先生不马上来找朕,来了也不说朕胡闹的事情,这分明就是想让朕有个台阶下嘛。”

第二三一五章 颜面第一

  当想明白沈溪不是前来兴师问罪的,而是在给他找转圜余地保留脸面时,朱厚照的表情变得轻松了许多。

  之前朱厚照对沈溪的态度,是有些不耐烦甚至有较劲儿的意思,毕竟他做错了事情心虚,作为皇帝他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只能是用一种拒不合作的态度对待沈溪。

  现在知道沈溪其实是一心维护他,甚至不惜给他出游寻找各种理由时,他忽然想起来他跟沈溪一直都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之前一起坚持两年平定草原的国策,又一起赢得对鞑靼战事的胜利,瞬间底气便回来了。

  朱厚照兴致勃勃地问道:“那么沈先生认为,如今当做出如何安民措施为宜?”

  沈溪正色道:“如今陛下不该再以微服的方式继续巡视地方,而应公开露面,慰问赈济灾民的同时,调遣大军去平息地方叛乱。同时陛下可下旨减免地方税赋,将之前苛刻的马政进行修改,让百姓重回家园。”

  “嗯。”

  朱厚照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关于先生说的减免赋税,朕觉得很有道理,但修改马政是否不太合适呢?今后谁来为大明养马?”

  沈溪摇头道:“只是修改并非取消……百姓养马不仅要保证马匹健壮,而且要完成一岁一驹的任务,否则不得免粮役反而要赔偿,故因马而废本业,因包赔而破产之事极为普遍,致‘民间官马为累,一马在家,朝夕喂养,至缚其身,不得奔走衣食’。因此,最好由朝廷调拨钱粮助地方养马,且如今西北之战已结束,鞑靼人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难以犯境威胁大明疆土安全,若如此还要以苛刻马政来影响地方百姓安居乐业,陛下又如何忍心呢?”

  朱厚照释然道:“也对啊,鞑靼人被打残了,北方战事基本结束,还养那么多马,让百姓吃那么多苦作何?以后军费甚至也可以适当裁撤,把减免的军费用到民生上,这样才能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仁慈。”

  “只要百姓丰衣足食,自然就不会造反了。”

  沈溪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说法,让朱厚照信心倍增。

  朱厚照又问道:“那关于朕公开露面的事情,先生有何设想?朕没想好,比如说要如何赢得民心归附呢?”

  说话时,朱厚照已经频频跟沈溪对视,目光中带着几分热切……此前他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无法理直气壮,现在终于可以虚心求教而不觉得丢人了,一切就在于沈溪为他找回了面子。

  沈溪道:“陛下公开露面不仅仅是为赢得百姓赞许,而是要让朝野上下感受到陛下以仁义治国的决心,否则陛下出巡地方的目的便没有达到。只有百姓知道陛下的意图,明白朝廷将以铁拳对付那些乱军,平靖地方,他们才有信心重返家园。当然,光是减免赋税是不够的,陛下还可以调拨西北等地尚未用完的军粮到地方,赈济缺粮百姓,恩威并济。”

  之前沈溪无论说什么,朱厚照都会带着一种抵触的情绪,现在即便偶尔被沈溪教训两句,他听了都觉得非常顺耳。

  沈溪不怪责他负气出游,甚至将这说成是他的仁政,让朱厚照感觉非常长脸。

  朱厚照欣然点头:“大明终归还是离不开沈先生这样贤明的大臣治理啊……之前很多事朕虽然已想过,但也无法如此系统地整理出来,听沈先生分析一番,朕心甚慰,便就此安排沈先生为钦差,辅佐朕一同维护地方安稳……不知沈先生意下如何?”

  沈溪拱手道:“陛下自行决定便可,完全不需跟臣商议……完成陛下交托的差事,那是为人臣子必须尽的责任,何况这还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好,就这么决定了。”

  朱厚照振奋地道,“关于如何安民,就交托沈先生了。朕暂时在灵丘住下,这次微服私访也让朕意识到,今后要多体察民情,了解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