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8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不知道?”

  唐寅道:“陛下外出游玩的事情,军中并不算什么秘密,这消息也是从京城那边传来的,现已满城风雨……不是说之前沈尚书有意劝谏陛下吗?在谢阁老到来后,想来他没了后顾之忧,便马上出发找寻陛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说话时,唐寅一直强调自己是局外人,根本不知其中内情,所以责任不该由他来承担。同时,唐寅也在尽量提醒谢迁,他跟沈溪的关系没有看上去那么亲密,沈溪不过是他的雇主而已。

  谢迁对唐寅的回答并不满意,在屋子中间来回踱步,显得忧心忡忡,却又有些不信任唐寅,道:“临行前,他可谁都没见,唯独见过你,你敢说自己跟此事毫无关系?即便你要回京师,怕也是有什么特别的交待,让你赶回京城帮他做事吧?”

  唐寅摇头苦笑:“谢阁老,这次您真的误会在下了,沈尚书确实什么都没跟在下说。要说他说过的……在下会如实相告,他的意思是,让在下先回京城等候,若他回京会帮忙疏通,为在下谋得一官半职,很可能是县令,鼓励在下在官场好好发展。谢阁老,若您对在下有意见的话,在下绝不敢进入仕途。”

  唐寅明白,无论沈溪许诺什么,但凡谢迁说句话,那所有的承诺都属于白搭。

  谁让谢迁才是文官领军人物,几乎所有官员都要看谢迁的面子办事?若谢迁就是要针对他,他也没办法。

  以前唐寅不觉得自己会被谢迁这样的大人物针对,但现在他却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谢迁已经登门来找他的麻烦,连沈溪失踪这种事也要记在他的头上,这让他非常郁闷。

  就在唐寅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时,突然外面传来一个声音:“谢大人可在里面?”

  谢迁听到后,走过去将门打开,只见一名士兵站在外面:“谢大人是吧?小的是隆庆卫指挥使李频李将军麾下,特来为您送一封信,乃是沈大人昨夜离开时留下,特地嘱咐要在天明后再送给谢大人阅览,这不,找了您老好半天呢!”

  唐寅见来人说的是沈溪的事情,稍微松了口气,但见那随从站在门口没走,突然面红耳赤,有一种做了糗事被人发现的羞赧感。

  谢迁看过信函后,似乎更恼火了,一甩袖道:“伯虎,你不用出来送,老夫有事先走。回头再说!”

  唐寅有些不明白,谢迁这是怎么了?突然前来拜访又突然抽身离去,前后不过是一盏茶的工夫,不过他已将自己的底牌完全展现给谢迁看,还在随从跟前丢了面子,心中一阵哀鸣。

  望着谢迁离开的背影,唐寅面子有些挂不住,但仍旧保持最基本的礼仪。

  但见随从看向他的目光里带着些许崇拜,这让唐寅有些闹不清楚,明明刚才自己丢人现眼了。

  在他看来,见到沈溪和谢迁只能算是一种荣幸,以前他还只是举子时就曾拜望过天下闻名的翰林学士程敏政,那时他也不觉得怎样,但在一个普通随从看来,唐寅之前的作为就好像是去面圣一般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尤其谢迁走的时候还特意跟唐寅打招呼,甚至直接称呼唐寅表字,一看就不是陌生人,而是彼此间非常熟悉。

  能跟当朝首辅和兵部尚书都扯上关系的人,而且唐寅还自称未来要被提拔为一地的百里侯,随从哪里敢有任何轻慢?

  以后就算唐寅不给俸禄,随从也打定心思要跟着唐寅干,至于什么轻视也就无从谈起了。

  随从道:“唐老爷,您看几时回京,小的也好为您打理一下。这不,对鞑靼的战争刚结束,往京城的路程说近不近,得提前准备马车什么的么?”

  “放心,我会给你银子的!”唐寅板着脸道。

  “不用,真不用。”

  随从道,“临出延绥前,王大人给了一笔钱,专门用来应对不时之需。小的这就去准备,唐老爷您还没休息好,赶紧回去补个觉,起来后咱们就可以出发了!”

  唐寅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自己今时不同往日,很快就是要当县令的人了,岂能跟以前那般碌碌无为?

  他心想:“本以为此番回京城,会继续过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现在可真成老爷了,以后不但能三妻四妾,指不定能光宗耀祖,通过跟沈之厚的关系,还能结识到谢阁老这样的朝中擎天巨柱,将来前途似乎一片光明啊!”

  想到这里,唐寅突然安心了,至于随从是尊敬自己还是看不起,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

  当一个人身份卑微时,他会很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有了金钱地位后,别人的眼光也就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唐寅终于深刻地理解到了这个道理。

第二三〇六章 监国

  谢迁离开唐寅住所后,连忙去见王敞。

  收到沈溪的信函之后,谢迁基本上了解了沈溪的去向,他对于沈溪的不辞而别非常恼火,路上便在想:

  “早知道的话,昨日一定将臭小子拉到驿馆去,我亲自看住他,何至于半夜来个不辞而别,这不是存心给我添乱,让朝廷局势乱成一锅粥么?”

  带着恼火,谢迁气势汹汹地撞开王敞居所的大门。

  此时王敞已吃过早饭,跟年轻人晚睡晚起不同,王敞已是老人而且喜欢养生,遵循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王敞正在院中优哉游哉地喝茶赏菊,对于谢迁的到来非常意外,因为昨天谢迁已见过他问过一些情况,甚至还想通过他对外传递出一些消息,他不觉得谢迁有这么急不可耐,需要第二天一大清早便过来询问进展,这样未免有点儿太过不讲人情。

  “于乔,你……”

  王敞起身相迎,不知该如何跟谢迁搭话,因为此时谢迁脸色漆黑成一片,好像谁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

  谢迁道:“先不说别的,你是否提前得知之厚要离开居庸关的消息?”

  “什么?之厚出城去了吗?”

  王敞昨晚睡得很早,根本就没得到任何消息,当下诧异地问道,“于乔你是怎么知道的?先不急,坐下来慢慢说话。”

  谢迁恼火地道:“都这般田地了我还静得下心来吗?这小子,昨日里我刚跟他说过,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先跟人商议,尤其是要征得朝廷的同意,结果一扭头招呼不打一声就走了,早晨才让人送一封信来,这算几个意思?我的话他怎么就是听不进去?”

  王敞见谢迁生气,不知为何心里却忽然安定下来,暗忖:“若谢于乔始终像昨日那般和颜悦色说话,不急不躁,连说到之厚的时候都能保持心平气和,反而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