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11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事求教!”王琼在门口道。

  “进来说话!”

  谢迁走到门口,亲自把门打开,随口招呼一句。

  王琼抬头细看,发现谢迁的脸色异常憔悴,双目中全是血丝,王琼瞬间明白此时谢迁内心也非常纠结。

  “谢阁老,深夜来访的确很冒昧,不过……事关重大,鞑靼人已杀到榆溪河河岸,沈尚书所部也恰好退到榆溪河边,但河上突然起火,而且火势一经蔓延便不可收拾,所有船只均被烧毁!”王琼神色苦恼地说道。

  谢迁叹息:“不出意外的话,烧船的事情是之厚悄悄派人做的,只有他才有动机这么做!”

  “什么?”

  王琼悚然一惊,一时间消化不了如此言论。

  谢迁一摆手,请王琼入内,一边走一边用失望的口气道:“若论对之厚的了解,这世上少有人比老夫更在行,若是延绥出兵援救,他定会领兵过河,但现在请援却没有得到援兵,只能行烧船之举,否则麾下将士会抢夺过河的机会,离心离德,他便无法驾驭全军,也就无法等到关内的援军。”

  王琼略一思索也就了然,继而问道:“那是否派出人马驰援?在下算计过城内兵马,在保证基本守城的情况下,可以派出三万兵马驰援,扫清回延绥的障碍,如此可为沈尚书所部提供个安稳的后方,到时候两岸携手可从容制作浮桥,尽可能把河对面的兵马接回来!”

  王琼把他的想法和盘托出,但神色间很不自信,问题就在于鞑子在榆溪河南岸那一万多骑兵。

  谢迁坐下来,抬头看着王琼,问道:“德华,你的计划是不错,但你是否想过,这三万步卒能否应对南岸鞑子源源不断的进攻?要是在接应任务没达成前,咱们自身反倒溃败,对于战局有何影响?”

  王琼本身就对这个问题异常纠结,闻言眉头紧皱,连连摇头。

  谢迁轻叹:“还有个问题,鞑靼兵马已紧逼河岸,一旦之厚组织大军分批回撤,鞑靼人必定会趁机发起猛攻,到时军中人心大乱,将士必然会哄抢过河的机会,到时候之厚就算再有本事,也回天无力。”

  “但是……”

  王琼苦恼地道,“若不派出人马,等于是坐视友军遭受猛攻而置若罔闻,一旦沈尚书所部全军覆没,朝廷怪罪下来谁能承担责任?”

  谢迁摇头道:“至少现在不是还没失败吗?就算要派出援军,至少要先保证城内安稳……鞑靼现在正是兵锋强盛的时候,这会儿派出人马驰援,非但于战局不利,救不回河对岸的人马,反而可能会让鞑靼人趁虚而入,威胁关塞安稳,榆林卫城不容有失!”

  王琼还想说什么,却被谢迁伸手打断。

  谢迁道:“德华的心情,老夫能理解,但你要看清楚局势……还是先看看情况吧。若是之厚能在河对岸打几场漂亮的胜仗,把鞑靼人的锐气给磨去,还是有机会让他全身而退,却不是现在。如今咱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把榆林卫城守好!”

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

  榆林卫已是一片大战在即的景象。

  将士已做好守城准备,不过做无用功的可能很大,因为这场战事的焦点并不在榆林卫城,而是榆溪河一线。

  鞑靼人用来恐吓关内守军的骑兵很早便由榆溪河上游过河,渗透到了榆林卫城周边,延绥镇段边塞烽烟四起。

  延绥镇上下谨守王琼命令,未派一兵一卒出塞。

  此时榆溪河北岸,除了沈溪所部正在连夜构筑防御工事,鞑靼人也在短暂休息后,开始了备战工作。

  鞑靼兵马齐聚河套,整个榆溪河以北已有七八万鞑靼兵马,而且这次鞑靼出兵跟以往不同,以前基本是草原上所有部族的联军,人多势众,但这次出兵的则完全是达延部人马,作为附庸的部落人马在其中所占比重极低,且基本作为民夫和奴隶调用,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永谢布部战俘。

  鞑靼营中,象征至高权力的金帐已搭建好,以达延汗为首的汗部会议正式召开。

  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汗部贵族以及军中万户、千户等,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达延汗巴图蒙克出现时,汗部群臣已等候多时,此时所有人情绪高昂,尤其是鞑靼军中得知沈溪已被困在榆溪河北岸无法南下时,乐得合不拢嘴……在鞑靼贵族和将领看来,这是他们连续多日追赶的成果,意味着沈溪和他率领的兵马死期将至。

  “大汗!”见巴图蒙克走到宝座前,所有人都恭敬行礼,脸上洋溢出一种请战立功的狂热。

  巴图蒙克环视在场之人,一摆手道:“国师和巴尔斯为何还没到?”

  图鲁博罗特回道:“父汗,国师和三弟已抵达营地中,不过他们的人马还需要安顿,得迟些时候才能前来金帐议事。”

  “嗯。”

  巴图蒙克微微点头,接受了大儿子的说法,随即手一挥,朗声说道,“把军事地图拿出来!”

  巴图蒙克的话,让在场之人有些不太理解,鞑靼人大多不识字,所有将领都“勇”字当头,谁更勇猛谁就更有地位,至于军事地图,除了可汗和少数幕僚能看懂,旁人少有明白其中含义的。

  这样也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汗部会议通常不会出示什么军事地图,这不是鞑靼军中的标配。

  但随着巴图蒙克命令下达,营帐中进来十二名提着灯笼的侍女,随即金帐内被照得透亮,随后四名士兵把一张很大的绢布摊开来,挂到木架子上。

  跟以往复杂深奥的军事地图不同,这次只是一个大概的平面图,连那些不识字的将领基本都能看明白。

  巴图蒙克对图鲁博罗特道:“图鲁,你跟他们介绍一下情况。”

  图鲁博罗特走到木架子前,用手上的马鞭指着上面两条几乎平行的弯弯曲曲的黑线,大声说道:

  “这就是榆溪河,也即是我们前面十里的那条河,明军就在岸边驻扎,而我们的人马位于上方……上面是北。”

  “哦。”

  经图鲁博罗特这么一解释,很多人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图鲁博罗特继续用马鞭指着代表榆溪河两条平行线上面的一个圆弧形的半圆,道:“这就是明军营地外围,距离渡口纵深约五里。由于榆溪河在这一地区拐弯,所以上游和下游有一段最近处距离仅为四里的地方,这便是他们第一道防线所在。明军撤到这里后,便大肆修筑防御阵地。”

  马上有人出列道:“大汗,趁着明军立足未稳,正是出击的好机会……我们应趁其防线未成形,一次将其冲垮……只要能近身,我们横扫天下的精锐骑兵就能轻松获胜!”

  “对!”

  在场鞑靼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