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4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份名单,听完谢迁的请求后,非常为难。

  何鉴心想:“你谢于乔跟沈之厚出现矛盾,关键就在于对待朝中新老大臣交替态度迥异,结果你却举荐那么多的老臣,还要沈之厚去跟陛下说,不是违背沈之厚的初衷?你不亲自去,却让我去,分明是强人所难!我这么去了沈府,非被沈之厚敷衍搪塞不可。”

  何鉴无奈道:“于乔,你应该知道,我在兵部时就是之厚的下属,你让我去沈府拜会求情,始终不那么合适。”

  “怎是求情?”

  谢迁面色不善,“你乃三朝元老,就算作他的先生也绰绰有余……况且如今你跟他的职位相当,大家平起平坐,怎么能算上门求情?”

  何鉴想说,你跟沈之厚平起平坐,我始终担任过他下属,此番也是靠他举荐才登上高位,怎能一样?别的不说,你谢迁比我年岁小,中进士比我晚,就算我只是个普通进士而你是状元出身,你也算是我的后辈……但你几时给过我好脸色看?

  何鉴试探地问道:“要不,于乔你跟我一起去?”

  谢迁脸色更加难看,一甩袖道:“那小子,从这次回朝便我行我素,诛除刘瑾时就没跟老夫商议,自作主张把陛下从宫里给引出来,自那之后老夫但凡跟他说事都会顶杠,这会儿要是老夫去见他,等于说老夫主动认输……老夫不去。”

  何鉴笑了笑:“于乔,其实之厚心肠不坏,你看他这刚当上兵部尚书,就称病在府不出,这不是避免跟你出现矛盾?以我所知,他的病情并不太严重,远未到卧床不起的地步,还不是为了给你面子才不入朝?”

  “你怎知道他病情如何?你去他府上拜会过?”谢迁道。

  “这不刑部……唉!当我没说。”

  何鉴本想说沈溪去刑部衙门拿案宗之事进行说明,但想到谢迁对沈溪的偏见,无论自己怎么说,谢迁都不可能转变观念。

  “那好,我便亲自去一趟,但我不敢保证之厚会听我的,到底你才是他的先生,是他官场的领路人,我不过是他的老部下罢了!”

  何鉴说话间,把自己的身段摆得很低。

  谢迁点了点头,二人寒暄几句便离开。

  谢迁走后,刑部左侍郎张子麟走了过来:“何尚书,若在下所料不差,谢中堂是让您去求见沈尚书吧?”

  何鉴没好气地道:“不该你过问的事情,最好少掺和。”

  张子麟叹道:“何尚书,咱有话直说,听说这次谢阁老举荐的人,都是弘治朝老臣,你说这些人都已年老体迈,甚至比您入朝的时间都早,这入朝难道是来养老的?”

  张子麟比何鉴年轻多了,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张子麟看来,自己是朝中的中坚力量,再加上之前谢迁有意要把他归入阉党之列,使得张子麟对谢迁的所有行政举措都不支持。

  朝中大部分刘瑾专权时提拔的新贵,均对沈溪抱有期望,毕竟沈溪才是年轻一代的楷模,尤其沈溪提拔年轻官员上魄力十足,无论是王守仁还是胡琏,都被看作是沈溪亲手提拔起来的新人。

  谢迁越是坚信弘治朝的官员都是最好的,越不得朝中如今这班大臣的支持。

  何鉴道:“元瑞,无论你怎么想,也别非议谢阁老,他到底是当朝首辅,虽然我也觉得你话说得没错,但被刘瑾荼毒后的朝堂,需要一些老臣出来稳定朝纲……从某种程度而言,谢阁老有他的道理,对吧?”

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

  何鉴应谢迁之托付,往沈府求见沈溪。

  他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把谢迁的话原原本本转告,让沈溪自行选择是否帮忙,反正谢迁也没强迫他一定要说服沈溪。

  何鉴到了沈府,未料进门非常顺利,只是让下人上去说明身份,甚至不用通报,便被知客恭敬地请入府中。

  他心中非常好奇,一路到了沈家书房,进入门内,迎头便见到沈溪正在伏案办公。

  “沈之厚的病情果然不是很严重,并非病卧在床,虽称病不出却依然在家坚持处理公事。”

  “何尚书?”

  沈溪见到何鉴非常意外,站起身相迎。

  何鉴进入书房,显得有些羞惭:“之厚你在养病,不才冒昧来访,未及提前派人知会一声,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沈溪笑道:“何尚书见外了,你我并列六部部堂,同为陛下做事,能来拜访乃是在下的荣幸……请!”

  沈溪自书桌后走出来请何鉴落座,何鉴本想谦让,但实在碍不住沈溪的热情,只能坐下,忍不住幽幽叹了口气,实在不知该从何说起。

  “何尚书前来,不单纯是为了探病这么简单吧?”沈溪笑呵呵问道。

  何鉴突然明白为何自己进门如此顺利,感情沈溪已猜到他上门的目的不简单,当下道:

  “之厚,这不是阉党案已经拖了些时日么?在下身为刑部尚书,登门是想问问你何时才能有结果。”

  沈溪苦笑着回头指了指堆成山的案牍,道:“何尚书觉得呢?案宗实在太多太杂,加上地方不断有新的关于阉党名录奏议传送京师,所有事情都需要我来做……若是大而化之处置,自然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多让涉案人等革职罢了……但这中间确实有些人跟刘瑾过从甚密,必须要严肃处置,否则不足以正朝纲,震慑宵小。”

  何鉴若有所思:“看来案子非常棘手。”

  沈溪点了点头,道:“陛下对在下办阉党案并无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大可派人慢慢查证,不用急在一时……现在无法证明哪些人参与了阉党谋逆,若单纯只是给刘瑾行贿的话,视情况可对大部分涉案人进行豁免,毕竟这些人只是为了能在朝堂立足。”

  本来何鉴最担心的就是沈溪借机打压异己,听这话的意思是要以怀柔为主,顿时松了口气,点头道:“理应如此。”

  沈溪又道:“这案子估摸还要有段时日才能有定论,何尚书来的可真不是时候……案子一时定不下来,回头面圣还得呈奏内情,届时我将邀请何尚书同行,可否?”

  “好!”

  何鉴发现自己在沈溪面前,根本无法占据主动,基本上是沈溪说什么他应什么,不由再次连连摇头。

  沈溪笑道:“案子先放下,何尚书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何鉴叹了口气,道:“之厚,既然你问了,那我就直言不讳,咱不是外人,你也知道如今陛下将吏部差事暂时交由谢阁老负责,而谢阁老行事一向风风火火,想早些让朝廷安定下来……如今他已将北直隶空缺官员名册列好,且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可惜呈送入宫后便没了下文……”

  何鉴说话时,沈溪一直点头应和。

  等何鉴说到最后,沈溪才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