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沈溪不在京城,就算他去豹房门口站上一个月,也见不到朱厚照。
之前刘瑾为了让谢迁去面圣呈奏鞑靼犯境需要留沈溪和杨一清在西北,倒是给了一定机会,但可惜谢迁没有把握住,现在轮到他去检举刘瑾罪行,却发现见皇帝那是千难万难。
谢迁将诏书交给云柳后,云柳为求安稳,亲自带人把圣旨护送到沈溪手上。当然,圣旨本身要传递到宁夏镇,哪怕是快马也得五六日才能抵达,但相关内容传到宁夏,只需要不到三天时间。
等沈溪在宁夏城中驻军所在的中军大帐得知朱厚照要征调自己回朝的消息,有些失望,他一直没准备亲自参与到倒刘瑾的事情中。
“一旦我回京,意味着刘瑾的防备会加深,若形势不利,难免会狗急跳墙,伤人伤己。说到底,机会只有一次,若被刘瑾识破,结果也许会和原来的历史大相径庭,让刘瑾逃出生天!”
因为圣旨没到宁夏,沈溪没有把消息通知杨一清,只是把张永叫来,告之要不了多久就将返回京城这一情况。
张永显得很讶异,问道:“沈大人是如何得知陛下要传召您回朝?”
沈溪道:“这消息在京城,不算什么秘密,只是有人存心弹压消息,短时间内没有把旨意送到宁夏来罢了!”
“这倒是!”
张永没有怀疑沈溪这话,他明白刘瑾一定会从中作梗。不过,他迫切地想回京领功受赏,甚至把刘瑾斗倒,当下期待地问道,“不知沈大人几时动身?”
沈溪笑了笑,道:“大概又跟在宣府等出兵旨意情况相似……”
张永非常着急:“沈大人的意思是说,陛下的旨意不来,咱就不出发,是吧?宣府才距离京师几百里?这里有多远?等刘瑾把旨意传来,怕是要明年了吧?”
“这倒不会。”
沈溪笃定地道,“应该会在五六天内,圣旨就会到宁夏。”
沈溪算过时间,云柳带人到宁夏,一路上换马不换人,稍作休息,差不多八九天时间能到。如今口信已至,云柳也出发两三天时间了,五六天应该比较合理。
因为沈溪语气极为肯定,张永不由皱眉问道:“沈大人能确定吗?”
沈溪点头道:“如今距离叛乱平息快两个月了,各方都希望把军功早日厘定清楚,就连刘瑾怕也着急到手的功劳飞走,最迟也就五六天吧!”
张永道:“那就好,咱家先回驿站等候回京圣旨到来,希望这次沈大人不会诓骗咱家……咱家就指望这点功劳颐养天年了!”
张永表现出一副自己年老昏聩不愿跟人斗的做派,好似回朝后便就此息事宁人,这其实是在沈溪面前表现出一种姿态,不想充当斗刘瑾的排头兵,所以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沈溪笑着点头:“这两天怕是要劳烦张公公去巡抚衙门那边多走动走动,把军功落实下来,等圣旨一到,我等便出发回京!”
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挥同知
八月十六这天,云柳带着不多的护卫抵达宁夏。
沈溪没想到云柳单薄的身子居然能吃得了这种苦,以宁夏到京城的距离,一般人骑马就算是不眠不休也难以在八天时间内赶到。
云柳抵达时是下午,等她见到沈溪时,沈溪感觉此时云柳整个人已快被灰尘和泥沙给裹住了。
“你走得太急了。”
沈溪没有褒扬,而是先批评了一通,“你既然已经把圣旨的内容告知,只需派人送信来便可,毋须你亲自跑上一趟……这山长水远的,你身体能吃得消?”
云柳道:“回大人的话,卑职扛得住!这一路卑职只休息了一晚,其余时候都是在马背上简单眯一下。”
沈溪本来还想怪责云柳没留在京师帮他处置事情而擅自到宁夏来,但看到云柳的辛苦,也就不舍得再说重话了。
“你先下去休息,有什么事等你睡醒后再说……就算圣旨到了,我也得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再说,不会即刻便出发!”沈溪道。
云柳摇头:“卑职不感觉有多疲惫,还是先将京师的情况说给大人知晓……若卑职现在睡下,指不定几时才能醒过来!”
沈溪看着云柳,最后微微点头,他自己就喜欢熬夜,领兵时甚至几天几夜都不睡觉,以他的身子骨,长时间不休息后再沾着枕头都可能睡到十二个时辰以上,他也不知云柳这八天骑马赶路只休息一晚是怎么熬过来的。
“有事快说吧。”沈溪道。
云柳道:“京师朝野纷纷传扬西北有鞑靼犯境之事,大人之前未跟卑职说及,卑职也就未详细调查,以至于耽误了时间,一直到谢首辅召见,卑职才得知具体情况,请大人降罪!”
“这件事跟你无关,这毕竟只是小范围内传播的消息,以我所知,这消息最初是要欺瞒谢首辅,后来刘瑾亲自面圣奏禀此事,才让事情传扬开……以你的情况,不可能知悉具体情况。”沈溪安慰道。
云柳惊讶地问道:“大人既然得知此事,就不想揭发刘瑾?”
沈溪微微一笑,摇头道:“就算要揭发,也要等先我回到京师再说……我人尚在宁夏,此时揭发他有何意义?刘瑾完全可以把此事推给他人,说是地方上虚报,或者是兵部那边虚报,目的是为了得到朝廷拨款等等……这些理由我都能想出来,更何况是阴险狡诈的刘瑾?”
这下云柳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沈溪道:“要清算刘瑾的罪行,最好算新账旧账一起算,一点点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若是没旁的事情,你先去休息,熙儿如今正在军帐外,我已嘱咐她好好照顾你,安排好寝帐。”
云柳没了牵挂,如释重负,冲着沈溪点了点头,然后自中军大帐退下。
熙儿此时已等候在帐篷外面,很快沈溪便听到姐妹重逢的欢呼雀跃声,不由感慨自语:“这对姐妹花都来西北了,京师的事情只能指望马九,希望马九能把事情做的漂亮些!”
……
……
云柳抵达宁夏城后,沈溪终于拿到圣旨原件。
现在沈溪可以把事情摊开来说了,等闻讯赶来的张永看过正德皇帝亲笔书写的诏书后,喜不自胜:
“看来陛下还记得我们这些在边陲吃苦受累之人……沈大人,这次论功请赏之事还得要仰仗您!”
之前张永对沈溪有诸多抱怨,但现在马上就要回朝,论功请赏,张永的态度有了极大的改善,毕竟谁都知道,这次申报军功要以沈溪的意见为准。
论西北这帮官员和将领的职务高低,沈溪乃是挂左都御史、兵部尚书衔领兵平叛,地位最高,如果论皇帝的信任,更是无人出沈溪之右。综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