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50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恒,显得很惊讶,不知林恒是几时回来的。到现在林恒仍旧很疲惫,毕竟先前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沈溪安排他乘坐马车,可以趁机补觉,但林恒却坚持要骑马。

  一行人没走到营地,延绥巡抚黄珂已前来送行。

  因沈溪昨日未参加巡抚衙门所设宴请,黄珂认为其中可能蕴含深意,便没有带延绥的官员和将领前来践行。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冒出个脑袋,沈溪已率部离开榆林卫城,往宁夏镇而去。

  从榆林卫城出来,一路向西,沿途显得异乎寻常的荒凉。虽说弘治末年到正德初年这期间大明对上鞑靼,年年都打胜仗,但这一时间恰恰是鞑靼人最强盛之时,连续征战下来,靠近长城一线已快成为一片焦土,沿途连个村落都看不到。

  另外,以前随处可见茂密的树林,但随着常年累月战争下来,敌我双方都需要木料和柴火,一个个林子被清扫一空,原野上光秃秃一片,触目惊心。不过这样一来,也避免外夷小股骑兵隐藏其中,几里地之内一目了然。

  沈溪没有坐在马车内休息,同样骑在高头大马上,查看周边环境。

  这里沈溪还比较熟悉,不过队伍再往西走,他对附近的景观就变得有些陌生了,就在他蹙眉思索事情的时候,林恒策马跟上,与沈溪并行,道:“大人,这么走下去的话,没半个月恐怕无法抵达宁夏镇,那时什么都迟了!”

  林恒显得很急切。

  以沈溪看来,林恒跟着他的主要目的,便是催促他早一点儿到宁夏镇主持大局,把军功划分明确,确定首功归曹雄等原三边武将,至于晚到一步的杨一清,只能排到后面去。

  沈溪摇了摇头,道:“我所率大半都是步兵,两条腿走路可没四条腿那么快,只能一步步来!”

  林恒试探地问道:“要不……大人先一步带骑兵出发?”

  这话一出口,旁边策马跟在沈溪身后的胡嵩跃等人都拿眼瞪林恒……显而易见,林恒代表的是三边武将、尤其是刚刚平息安化王叛乱的地方军将的利益,至于胡嵩跃等人却都眼巴巴等着沈溪带他们建功立业,有抵触情绪再正常不过。

  沈溪严肃地道:“凡事都要讲个规矩……这里已是边荒之地,随时都可能有贼寇或者叛军余孽出没,甚至可能遭遇狄夷兵马……若我这个主帅先一步离开大部队,遇到战事谁来指挥调度?”

  本来沈溪很好说话,跟林恒更无芥蒂,毕竟是姻亲,而且林恒还救过沈溪的命,怎么做都不过分。但在涉及利益纠纷时,沈溪必须站到自己人的立场说话,到底跟他出征的不是林恒所部,而是胡嵩跃和荆越这些老部下和信任他的将士,这些人才是他能凭靠的力量。

  林恒到底有些头脑,知道自己犯了众怒,赶紧行礼赔罪:“大人请见谅,末将太过心急了!”

  “无妨!”

  沈溪一抬手,看着远处说道,“虽说不能离开本部人马,早一步进宁夏镇,但接下来加紧行军倒是可以的,每日行军八个时辰,争取大军用七天时间进宁夏……本官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

  ……

  延绥镇驻地榆林卫到宁夏镇城,距离大概为八百里,能在七天时间里走上八百里,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急行军。

  沈溪也在琢磨这个问题,杨一清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便从京师赶到前线的?毕竟那是两千多里路,用一个多月时间赶到,简直是匪夷所思。

  或许是受军功驱使,不过从中也让沈溪看到杨一清卓绝不凡的能力。

  行军两天,走了大概二百五十里路,士兵们已叫苦不迭。

  这可说是走得最急的一段,驻军后士兵们赶紧找地方休息,甚至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按照他们的想法,行军路上有的是时间吃干粮顺带喝水,一旦停下来,最好是尽快找到地方睡觉,以缓解疲劳。

  而军中最辛苦的,莫过于那些行军一日后,还要轮值守夜的士兵。好在沈溪定下轮换制度,守夜官兵主要从骑兵中调派,以百人为一班,每一个时辰换一班,如此一来可最大限度保证士兵休息时间。

  不过,具体实施的效果没想象的那么好,毕竟班次多了,意味着被折腾起来守夜的人也多。

  夜深人静,沈溪在中军大帐继续查阅公文,不时写写画画。

  他的营帐总会亮灯到黎明,这样无形中给士兵们增加了一种信心——看看,连沈大人都没睡,我们有什么道理偷懒?

  但沈溪的情况显然跟这些士兵不一样,他有战马代步,累了可以回马车休息,而且最重要的是身边有人为他捏腰捶腿。

  这一路,李衿自己也很辛苦,到底是一介女流,却在没有减震的马车里颠簸,一路跟着大军从宣府往宁夏,沈溪心里很过意不去。

  这天晚上,林恒又迫不及待进沈溪营帐催促行军。

  或许是察觉沈溪对他的态度与以往不同,尽管林恒心里很着急,也只能假借问询情报的名义,到中军大帐来催促。

  “……林将军,我说过了,行军切不可操之过急,若士兵太过疲累,路上遭遇危险时便会力不从心。你尽管放心便好,这次军功我一定帮你们争取,毕竟杨巡抚晚一步进城,并未参与到平叛战事中……”

  沈溪不断给林恒摆事实讲道理,但林恒就是听不进去。

  在林恒看来,文官看不起武将,杨一清不可能那么爽快把军功让出来。

  “大人或许不知,此番杨军门不过晚进城两日,且身边有刘公公派来的亲信太监做监军,若刘公公执意为其撑腰的话,谁敢在军功问题上说三道四?”

  沈溪皱眉:“既然你觉得争取功劳很困难,为何还千里迢迢找我做主?”

  林恒低下头:“这算是三边有功将士最后的希望吧……谁都知道沈大人您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若是沈大人不肯为三边将士做主的话,那这次军功……可能真为阉党中人所得,将士们这些日子的辛劳也要付诸东流!”

  “末将不在意什么,但对三边将士军心士气的打击……”

  沈溪心想,现在哪里是旁人不甘,而是你林恒不甘心才是。

  说首功,你林恒第一时间带兵进城,平息叛乱,功劳甚至比杨英、仇钺等人还要高。

  ……

  ……

  林恒再怎么着急,也没法把沈溪催得快一些。

  沈溪手下毕竟有一半兵马为步兵,而且所部在到延绥前,还行了一千多里路,幸好沈溪让兵马在榆林卫城休整了一日,否则大军非在半路上歇菜不可。

  就算如此,士兵们也开始怨声载道。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