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26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化王谋反之事导致阉党倾覆,我跟着陪葬,那就太不明智了。”

  杨武心里这么想,嘴上恭敬地道:“宁夏镇的情况,下官已传达沈尚书,既然沈尚书要等朝廷进一步指示,那下官就先告辞了……沈尚书千万要留心来自三边的紧急军情,以保宣府、大同和偏头关一线安稳。”

  沈溪点了点头:“多谢杨兄提醒,送客!”

  他没有送杨武离开的打算,言语上再客气,礼数上也只能做到公事公办。

  杨武离开后,马九带着些许不解,问道:“大人,为何杨大人要找您商议军情?他不是阉党中人吗?”

  “管他呢。”

  沈溪显得无所谓,随口解释道,“杨武终归不是刘瑾嫡系,他听说安化王叛乱乃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生怕被阉党牵累,来跟我示好不过是为了留一条后路罢了!”

  马九问道:“那若是阉党被诛除,他……”

  沈溪道:“阉党的核心成员就那么几位,任何一位君王在清除朝廷隐患后,都不愿意节外生枝,一切务求安稳,杨武想被下狱都难,不过他的官职就难以保全了。”

  马九终于明白过来,暗自感慨官场险恶。

  沈溪看着手头的公文,继续说道:“一些紧要之事不适合写在纸上,落人口实,所以你得把回京后要做的事情记牢了。你记住,中间我不会派人叫你更改行动计划,务必有始有终,还得时刻防备阉党眼线……料想刘瑾猜不到有你这个奇兵……”

  马九点点头,目光中满是坚毅。

  沈溪叹道:“这次你回去责任重大,不要让人知道你回去,最好连家门都不入,我指派给你的都是湖广子弟,这些人对你不是那么熟悉,只会听命行事,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你做事不受外界干扰,但若其中有人向外泄露风声,你可便宜行事,一定不能让消息泄露。”

  “那……”

  马九用问询的目光看着沈溪,想知道“便宜行事”权限大小。

  看到沈溪做出格杀的手势后,马九立即明白过来,点头道:“大人请放心,这次的事情,小人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

  “嗯。”

  沈溪点头,“安化王打着诛除刘瑾的名头起兵,朝野震动。但始终刘瑾谋反的野心不彰,要让其彻底垮台,我只能暗中帮他一把……这不算什么诬陷,你不必背负太大的心理负担,总归把圈套设好,只等刘瑾来钻便可!”

第一九二二章 连番筹划

  沈溪派马九去京城执行秘密任务。

  在沈溪推波助澜下,安化王的谋反比历史上早来了三年,沈溪知道现在刘瑾的野心还没彰显,为了保证能沿袭历史的走向,利用安化王谋反之事将刘瑾拉下马来,沈溪只有兵行险招。

  你刘瑾不是欲望还没膨胀到要谋反的地步吗,那我就暗地里炮制一些东西,伺机栽赃,让你事后无从狡赖。

  这件事太过重要,沈溪没让云柳和熙儿去办,毕竟二人有东厂背景,消息容易泄露出去,而马九身家清白,再加上其不通笔墨一直为人忽视,离开宣府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潜回京城也不怕泄露风声。

  沈溪明白一个道理,马九只有跟着他才能得到信任和提拔,而反叛投靠他人,根本得不到利益保证,更无前途可言。

  马九平时所做事情,也证明这是个极忠心和讲原则的手下。

  派出马九后,沈溪继续调遣人手,调查安化王叛乱进展。

  历史上安化王叛乱虽震动朝野,但其实只持续不到一个月时间,在于安化王并不得人心,这位承袭祖爵的藩王,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恣意侵吞军户和自耕农的田地,同样民怨沸腾。安化王本身就是志大才疏之辈,且经过弘治朝历次对外战争,西北名臣辈出,就算阉党把触手伸过来,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局。

  《明史》中,朱厚照派出平叛的统帅是杨一清和张永,二人回朝后历数刘瑾罪行,让朱厚照下定决心彻查刘瑾,但当时只是想让刘瑾发配南京闲住,等查明刘瑾确有谋反和不轨野心后,这才痛下定决心诛杀刘瑾。

  沈溪心里非常担心:“历史上朱厚照杀刘瑾,是因为斯时刘瑾已把改革推行下去,无论是恢复洪武朝严厉治贪刑法,以经济手段进行处罚,还是派人清理天下田亩,限制勋贵、士绅和军官恣意占田,彻查各地军屯、军库、皇庄、粮仓、漕粮、两淮盐政和国库下拨资金,打击瞒报,千方百计扩大朝廷财政收入渠道,同时增加各地军屯上交税收,使得国库日渐充盈,已基本能满足朱厚照私欲,不再需要刘瑾继续帮他管理财政。”

  “但问题是现在刘瑾的改革许多都是处于摸索状态,没有形成体系,且张苑和小拧子等人根本无法做到完全替代刘瑾,为朱厚照敛财。在这种背景之下,就算能做出刘瑾叛乱的假象,朱厚照真的会痛下杀手吗?”

  历史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让沈溪对眼前的态势极为迷惑。

  因为时间轴发生改变,沈溪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现实,那就是要杀刘瑾,必须让朱厚照“后顾无忧”。

  派出马九后,沈溪立刻写下密信回京,准备从多种渠道凑集资金,保证朱厚照的钱财供应。

  这次沈溪只能求助谢迁。

  在朝中这么多想斗倒刘瑾的人中,谢迁地位最是尊崇。谢迁经历三朝,人脉宽广,身为首辅大臣的威望和手腕,是沈溪羡慕不来的。

  “……谢老儿既然在不通知我的情况下,已跟小拧子等宫中内侍呼应,那现在该是发挥你能力的时候,之前你不是想斗倒刘瑾而不得么?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

  ……

  ……

  安化王谋反的消息,于六月初一传到京师。

  谢迁这边刚得知安化王谋反,另一边他就收到沈溪的来信。

  这次来见谢迁的人,仍旧是身着男装的云柳,谢迁接见云柳的地方还是在他自家书房中。

  谢迁的手颤颤巍巍,拿着书信,对着昏黄的烛光,好一会儿才把信函中的内容看得清楚明白。

  信函不是沈溪亲笔所书,但行文风格却是沈溪无疑。

  “为何不是他亲笔所书?”谢迁抬头望着云柳问道。

  云柳回道:“如今朝中危机四伏,大人怕消息泄露,所以只能以密文传送书信,由卑职对照密码本翻译过来,再才将书信整理后送至阁老处。”

  “呵呵!”

  谢迁笑容中带着些许苦涩,摇头轻叹,“这倒是他一贯的行事手段……要说不是他设计这一切鬼祟手段,老夫都不信。”

  或许是觉得在沈溪手下面前说这话不合适,谢迁又道:“那他除了安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