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86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咱家缺这点儿银子,是吗?”

  张文冕利欲熏心,知道自己要往宣府,当然要找个敛财的机会,否则自己离开京城,便等于离开权力核心,当初他可是差点儿有去无回,于是道:

  “公公,安抚好陛下才是重点……公公的确不是贪财之人,但现在陛下随时都可能会征调银两,无论什么时候公公手头都要有充足的供给才行……当初陛下可是因为公公能管好内库,才将公公调回京城来。”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刘瑾之前迁怒于孙聪和张文冕,但在仔细思索张文冕的话后,便觉得多捞银子有其必要。

  “这倒也是。”

  刘瑾语气稍微平和些,道,“咱家虽然不缺银子,但到底不是摇钱树,陛下隔三岔五便要撒钱出去,每次都是几百两上千两,便是金山银山也经不起如此折腾。让地方纳捐修建行在之事,你在离开京城前赶紧搞定章程,时间越快越好!”

  张文冕显得很谨慎,道:“公公,若要让沈之厚无法到宣府,越早出发越好……在下这就去制定纳捐章程,整理好后,便带着江顾严去宣府,一定要让沈之厚死在半道上。”

  “嗯。”

  刘瑾态度这才好转些,微微点头,望向张文冕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嘉许。

  孙聪道:“公公难道不怕在地方强行纳捐,激发民变?”

  刘瑾冷笑不已:“民变?就靠那些拿镰刀、锄头的贱民?你担心的是兵变吧?哼,那些个大头兵要身份没身份,要地位没地位,谁敢随随便便造反?再者,就算闹出兵变来,自然由地方官员来负责,关咱家何事?现在想来,要是宣府地方不靖,或许可治沈之厚之罪!”

  孙聪本想提醒刘瑾几句,但见他如此狂妄自大,有些话便不好说出口。

  “克明,炎光走后,咱家要处置的奏本,就得靠你了。”

  刘瑾表现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微笑着说道,“咱家相信你能把事情处置好,这一步步走来,咱家手头权力越大,你也越忙碌,你若是想征调人手到身边做事,只管跟咱家说,不管涉及谁,他的职位有多高,咱家都会满足你的请求。”

  孙聪行礼:“公公多虑了,再多的事情,在下也会处置好。倒是现在公公手下鱼龙混杂,还是用心好好梳理下,免得为公公招惹麻烦。”

  “嗯。”

  刘瑾点了点头,又跟孙聪和张文冕商量了一些事情,这才匆忙离开府宅,往豹房去了。

  ……

  ……

  张文冕在为刘瑾列出一份厚厚的索贿清单后,匆忙上路。

  这次他带上江栎唯做帮手。

  江栎唯为壮声势,除了带上亲信家奴,还从东厂和锦衣卫抽调人马,如今刘瑾已把张苑给打压下去,东厂基本为刘瑾掌控,刘瑾要从厂卫征调人手不再是难事。

  江栎唯对杀沈溪之事非常上心,得到张文冕通知后,认为之前一直苦苦等待的良机终于到来,准备全力一搏。

  这边刘瑾去了豹房,将人事任免安排呈递朱厚照知晓。

  梁储被发配南京为礼部侍郎内阁空出一人,而张彩又明确拒绝入阁后,刘瑾单独跟刘宇商议过,准备让刘宇入阁为大学士,如此一来,阉党在内阁就有了焦芳和刘宇的双保险。

  虽然刘宇不太情愿,但本身他在吏部就是个空头尚书,权力被刘瑾看重的左侍郎张彩窃夺,现在能入阁,对一个没有实权的文官来说算是无比光彩的事情,刘宇不敢忤逆刘瑾,于是答应下来。

  如此一来,吏部尚书便由张彩替代,刑部尚书则由原刑部左侍郎刘璟充任。

  经过如此安排,在刘瑾眼中朝局已是稳如磐石,没人再能威胁到他的地位。至于内阁首辅谢迁,他全然不放在眼里,由于现在朱厚照被他玩弄于鼓掌间,要让谢迁退下去乃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反而不那么着急了。

  刘瑾见到朱厚照后,把名单呈递上去。

  朱厚照看了一下,对名单上的人非常陌生,毕竟官场经过几轮清洗,弘治朝留下来的二三品大员几乎为之一空,现在上位的都是以前坐冷板凳的或者是越级拔擢的中下层官员。

  这些名字对应的分别是谁,有什么来头,以前做过什么差事,朱厚照一脸茫然,刘瑾见状赶忙逐一进行介绍,经过他一番美言,入朱厚照之耳都算是“资历派”,于是正德皇帝没有多过问。

  “既然刘公公已把人选定下,朕就没必要多过问了,不过……若是这些人在任上出了什么差错,朕为你是问!”朱厚照故作严肃地说道。

  这话,有点吓唬人的意思。

  刘瑾当然知道几乎与世隔绝的朱厚照挑不出毛病来,如果朱厚照知道朝中局势已经完全被他一个阉人掌控的话,必然会做出一些举动来。

  但这会儿朱厚照只在乎两件事,一个是吃喝玩乐,还有一个就是未来出塞平定草原。

  刘瑾道:“老奴回去后,便安排人详细筹划宣府行在的建造,只是银两方面……可能会有短缺!”

  朱厚照皱眉:“怎么,朝廷没银子了么?”

  刘瑾为难地道:“陛下应该知道啊,以往建行在,都需要提前几年甚至十几年进行筹备……这次时间仓促,陛下要求在一个月内便有进展,老奴只能让户部筹措,但资金方面还是……捉襟见肘。”

  朱厚照差点想说把之前户部送来的银子拿去修造行在。

  但话到嘴边,他又舍不得了,到底银子已经落袋为安,哪里愿意就此放弃?还是东宫太子时朱厚照就知道银子的可贵,游历江南一圈回来后更是知道无钱寸步难行的道理,实在忍受不了没钱的痛苦。

  刘瑾看出朱厚照所想,继续道:“老奴的意思,是在地方筹措银两,为陛下修建行在。”

  “这样可以吗?”

  朱厚照这话虽然是疑问句,但说出来的实质却是跟刘瑾说,既然你想从地方上弄银子,还来跟我请示作何?

  刘瑾显得很自信:“陛下请放宽心,老奴已派人去宣府,务求把银子筹措上来,光靠宣府一地怕是不行,宣大和三边地域宽广,军户百姓众多,还有家财万贯的王公贵胄,让他们出一些银子为陛下修造行在,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厚照脸色终于舒缓下来,但依然惺惺作态,皱眉道:“可是……朕不想做搜刮民脂民膏的昏君……”

  刘瑾笑道:“老奴岂能让陛下声名受损?此番乃是以自愿为原则,谁愿出银两谁就出,不出也不勉强……老奴的想法是,谁出的银两多,那就可以酌情提升官爵,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厚照一听,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但既然有人肯出钱为自己修行宫,这种大好事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