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和列在前?虽然杨廷和文武全才,对于皇帝的态度把握明确,历史上表现极为抢眼,梁储与之相比差不少……但始终得按照规矩办事!”
在沈溪看来,如果杨廷和跟梁储二人入阁时间有个先后,就不会出现目前的争议。
既然是同时入阁,就得按照既往的规矩行事,以年长和地位高之人优先。二人一个是翰林学士,掌管翰林院,一个则是詹事府詹事,地位相当,但梁储在朝野的声望始终在杨廷和之上。
如此一来,梁储排在前面无可厚非。
当然,说是一点私心都没有也不尽然,沈溪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到了亲疏远近,内心有一定偏向。
人到底是感性动物,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要追求绝对的公平公正。
沈溪将诏书拟好,准备以梁储为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杨廷和则为东阁大学士入阁。
至于兼职,沈溪没有拟定,以沈溪所料,最后梁储和杨廷和基本会挂六部部堂头衔入阁,这是最基本的情况。
地位高的挂尚书衔,低的也会挂侍郎衔。
这件事,沈溪只能对朱厚照提出建议,而不能由他擅自决定。
沈溪将诏书草拟好,准备带去跟谢迁商议,结果到了谢府门前却吃了闭门羹……谢迁坚决地将他拒之门外。
沈溪没辙,只能再次入宫面圣,跟朱厚照面对面商议。
……
……
时间仓促,沈溪没太多时间考虑细节。
经提前报请,沈溪第二天见到朱厚照。此时朱厚照刚从豹房归来,睡眼朦胧地在乾清宫接见。
“……沈先生,朕不是让你来做决定吗?你还来请示朕做什么?诏书有留白的地方,只管填上便可,朕一律都准了,只等朱批走个过场!”
因为面前没外人,朱厚照说话时没有任何顾忌,完全把沈溪当成自己人。
现在朱厚照的态度,跟之前他信任刘瑾时一模一样。
沈溪却承受不了这样的好意,进言:“陛下,有些事还是要跟您说清楚才好,若事情都由微臣做主,朝廷恐怕就要乱套了。”
朱厚照皱眉,清了清嗓子,问道:“那沈先生有什么好建议?朕不想多费心。”
沈溪恭敬地道:“若陛下问臣的建议,那臣便解说一二……以梁储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以杨廷和进礼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请陛下御准!”
朱厚照支着头想了一下,道:“让杨廷和为礼部右侍郎,朕没意见,但以梁储为户部尚书,有些过了吧?”
沈溪立即明白朱厚照心中所想。
内阁大学士本身不是官职,反而兼职才是职位,户部尚书意味着正二品,地位尊崇,礼部左侍郎则是正三品。
如果不加兼职,一个大学士衔最多只是正五品。
沈溪心道:“这小子不肯给梁储户部尚书兼职,意思就是说,朱厚照对梁储和杨廷和并不信任……这次委命阁臣不过是想堵住谢迁和朝中文官之口,做做样子罢了!”
想到这里,沈溪不再坚持,很多事可以逐渐争取,不必急于一时。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趁刘瑾回朝前,把梁储和杨廷和入阁之事搞定。
既然户部尚书不行,侍郎中以吏部侍郎为尊,于是沈溪建言:“那便以梁学士为吏部左侍郎,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厚照这才满意点头:“就这么定了吧,朕累了,沈先生,你把诏书拟好,放到这里便可,朕先进后殿休息,等朕睡醒,自然会批阅。”
没得到沈溪同意的情况下,朱厚照已转身离开,沈溪只能无奈看着他的背影摇头。
沈溪轻叹,拿起桌上的纸笔,将一份诏书补充完毕,随即放到桌子上。为防止有人将诏书带走作梗,沈溪特意做了印记,压在镇纸下,这才收拾心情出宫。
第一八四四章 戏本不对
沈溪回到兵部衙门。
下午司礼监那边传来消息,正德皇帝颁发圣谕昭告天下,正式召梁储和杨廷和入阁。
至于圣旨内容,跟沈溪所列诏书完全相同。
沈溪知道,朱厚照醒来后必然没时间看诏书内容,绝对是直接朱批,然后让司礼监下达。
沈溪心想:“在这件事上,朱厚照总算靠谱一次,不然等刘瑾回朝指不定会怎样!”
就在沈溪松口气的同时,日落时分,沈溪收到消息……熙儿由边关紧急赶回京城。
沈溪当即离开兵部衙门,直接去了联络地。
熙儿见到沈溪后,立即禀报:“……刘公公的车队已于今日正午过了昌平州,大约会在明日上午进城。”
沈溪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没想到刘瑾回来如此之快,想必是一路星夜兼程赶路,生怕京城这边出什么意外……这归来的路上,没人对他下手?”
熙儿回道:“大人,以卑职所知,刘瑾回京途中曾遭遇下毒谋害,于是便使出金蝉脱壳之计,先三军一步上路,之后他便在我等监视之下。师姐说,沿途有大把机会将此獠格杀,但恪于大人命令,未敢动手!”
“呵呵!”
沈溪笑了笑,道,“没杀就没杀吧,他死在路上,反而会生出许多事端……陛下对刘瑾可是寄予厚望哪!”
熙儿十分纳闷儿,不明白为何到现在沈溪还能笑得出来。
沈溪再问:“刘瑾回朝,身边带了多少随从?”
“不到十人!”
熙儿解释道,“其中尚有师姐派去的细作,之前有人对刘瑾下毒,若非我们的人提醒,刘瑾怕已死无葬身之地……据细作回报,刘瑾对他非常信任,走哪儿都带在身边,还许诺回京后予以重用。”
沈溪微微颔首:“这也算是无心插柳吧……此人能得刘瑾信任,再好不过,就看他有没有造化,得到刘瑾进一步提拔!”
熙儿蹙眉:“以大人之意,要利用此细作,继续在刘瑾身边探听消息?”
“嗯!”
沈溪点头,“既然能安插人手到刘瑾身边,那做什么事都容易许多,但绝对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若被刘瑾发现端倪,需立即撤离,以保全细作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
熙儿行礼:“是,大人!”
沈溪看着熙儿,叹息:“你比上次回来更显憔悴,本官实在没什么可以补偿你们姐妹的,一切等你师姐回来再说吧……”
神色间多有自责。
熙儿看着沈溪,心想:“师姐说,大人将来不会把我们接进沈府,只能自力更生……到底大人是做大事之人,怎可能把我们这些可以派上大用场的人,关进深宅大院?但师姐所说自力更生,又是什么意思?”
带着不解,熙儿再次偷看沈溪一眼,见沈溪已在打量手头汇集方方面面情报的文牍,这才收回目光,神色中多了几分迷茫。
……
……
刘瑾回京显得异常低调,清晨京城九门开启后,带着随从悄然从德胜门入城。
除了沈溪外,旁人对刘瑾行踪一无所知,就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