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9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先不论被盗匪所劫之人到底是否刘公公门人,但听此人过居庸关时,居然索贿五千两,此番连同银子一起被盗匪劫持,否则那些穷疯了的盗匪绝对不敢铤而走险打劫官府的车队……”

  刘瑾恼羞成怒,指着沈溪道:“血口喷人,你不是在污蔑咱家派去的使节,而是在污蔑咱家……陛下,您可要为老奴做主啊!”

  说完,刘瑾直接跪下来向朱厚照磕头,显得非常委屈。

  朱厚照死死地瞪着刘瑾,怒道:“让朕给你做什么主?朕现在跟你要人!你派去的使节不是已调查出情况了吗?人在何处?”

  刘瑾此时已不敢说人已回京城,连忙改口:“回陛下,此人尚在宣府,未曾回京,只是派了手底下的人将情况传报京师,老奴不知他是否被盗匪劫持,而沈尚书说此人索贿,老奴认为纯属子虚乌有,此人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这么做。”

  朱厚照黑着脸问道:“既然人都没回来,你拿什么作保?你的命吗?”

  刘瑾瞠目结舌,哪里敢轻易做出承诺?

  以他对张文冕的了解,此人打着他的旗号去宣府,沿途不索贿那才叫稀奇。

  而且张文冕是他的代表,关系到宣大总督麾下众多将官的功勋,很多人会主动巴结,就算张文冕不开口,也有大批人“孝敬”,同时会让张文冕带回送给他刘瑾的那部分银子。

  沈溪见朱厚照生气,显得很惊讶:“陛下,臣今日只是听闻刘公公派去的使节遭到贼寇劫掠,却不知之前刘公公还有事上奏,可是关于宣府地方虚报军功之事?”

  朱厚照气冲冲地道:“正是。刘公公早前跟朕说,宣府并无虚报战功的情况,但若他派去的人公然索贿,那就说不准了。”

  沈溪叹道:“那陛下可要防备宣府将官杀良冒功……若屠戮的是我大明百姓,那陛下筑京观,用的可都是大明无辜百姓的首级,寓意不祥,恐遭天谴啊!”

  刘瑾继续磕头:“陛下,绝无此事,绝无此事啊!”

  朱厚照显得很失望:“刘瑾,之前你说得言之凿凿,朕信你,但现在朕更相信证据,你派去的人都没回来,只是发回一封信,你便说绝无此事,你亲眼见到了吗?凭什么让朕相信你?”

  “陛下,老奴愿意……”

  刘瑾正要说什么,却被沈溪打断。

  沈溪道:“刘公公最好莫要轻易做出什么许诺……今日本官还得到一个情报,之前宣大总督衙门说已被我大明全数歼灭的鞑靼汗部左翼人马,才过两天便于宣府龙门卫附近出现,数量近千,屠戮我边军十数人后扬长而去……敢问一支已被全歼的兵马,突然出现,莫非是借尸还魂不成?”

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辩

  刘瑾听到沈溪所说的情报,身体略微有些颤抖,硬着头皮矢口否认:“绝不可能,陛下,老奴敢打包票,这路人马一定不是被我宣府兵马全歼的那一路……”

  因为之前刘瑾说话颠三倒四,这次无论他说什么都无法得到皇帝信任,故此朱厚照没去质问刘瑾,而是看向沈溪:“沈先生,你怎么确定这次屠戮我边塞将士的鞑子,就是战报上已被全歼那伙人?”

  沈溪拿出几份公函,道:“这份是龙门卫发回的战报,这份是独石城参将的上奏,还有赤城堡遭遇攻击的告急文书……所有消息都指证,这一部正是达延汗部左翼人马,龙门卫的官兵等鞑子退去后,在路旁找到一些丢弃的旗帜,跟之前一战这部人马突围时散落的旗帜一般无二。”

  刘瑾朝着沈溪嚷嚷道:“即便这样,也不能证明前后两路人马乃是同一路人。”

  沈溪再道:“蒙古国师亦思马对草原上的情况知根知底,他派使者向我大明通风报信,证明这路人马之前一战并未全军覆没,只是折损两三百之数,且目前已退到独石城附近,似乎并未有撤离我大明境内的打算,仍在马营、云州一线肆虐。”

  “如今达延汗部正筹划一场大的战事以报复我大明。根据亦思马因提供的情报,鞑靼将会派出两万精兵,自大青山、马市等地出兵,合击张家口堡,伺机蹿入我大明腹地……若如此,鞑靼人很可能会跟滞留内关的人马里应外合……”

  “这些情况,基本跟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在宣府一带部属的斥候调查的情况相吻合!”

  朱厚照瞪着刘瑾问道:“刘公公,对此你怎么解释?”

  刘瑾可不敢承认自己撒谎,继续狡辩:“陛下,这件事存在诸多蹊跷,是真是假难以断定,陛下可要明察秋毫啊!”

  朱厚照一拍桌子,怒道:“还要我明察秋毫!?现在你嘴里的死人已逃出生天,而朝廷却昭告天下早被我大明军队全歼,这不是存心让鞑子看我们的笑话吗?滑天下之大稽,简直是在打朕的脸……”

  “宣府那些将领居然敢奏报什么大捷,莫不是要等朕筑京观时,用的都是大明百姓的头颅?!”

  朱厚照原本就带着火气……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打扰,他满腔的邪火没法撒到沈溪身上,刘瑾正好一头撞上去。

  刘瑾依然想为自己解释,却发现不管什么理由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在别的事情上,或许朱厚照会听他的,但涉及军事,朱厚照对沈溪的信任已到盲从的地步,而沈溪所言又有理有据,刘瑾发觉自己百口莫辩。

  朱厚照看着沈溪,道:“沈先生还有什么情报,一并说出来,朕想知道现在宣府那边究竟如何了……鞑靼派两万兵马来袭,是否已到朕御驾亲征之时?”

  沈溪回道:“当务之急还是应先弄清楚鞑靼人虚实,现在只是从亦思马因派来的使臣口中得知此事,未必能作准,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鞑子内斗,亦思马因落入下风急需拉我大明下水,很多事不能听信片面之词。”

  朱厚照点头:“那依沈先生之言,是否有可能是鞑靼人使出的障眼法?或许这路人马已被全歼,但鞑靼人为了挽回颜面,故意派人打着死人的旗号四处流窜,让我大明君臣心生疑窦,进而挑拨离间?”

  听到这话,沈溪非常失望,显而易见,到了这个地步朱厚照还在偏袒刘瑾。他摇了摇头,道:“回陛下,臣刚收到一个人上奏,此人乃是之前刘公公呈报战功名册中,列次功的隆庆卫指挥使李频。”

  “李频指证,宣大总督孙秀成在宣府之战结束后,虚报战功,还胁迫下属不得说出真相,尤其是在达延汗部左翼人马仍在骚扰各堡垒的情况下,还装出一副天下太平的样子,此事已在宣大地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李频作为名列次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