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迁还是不太肯定沈溪的做法,“提醒你一句,做事小心一点,别以为刘瑾这厮好对付,他能有今日,着实有些手段……去面圣老夫可帮不了你!若弹劾不成,千万别勉强,陛下不会因为这点事对你怎样,对你依然信任有加!”

  “朝中有很多人看着你,你千万不要气馁,选择从兵部尚书位置上退下来……那些六七十不干事的退下来可以,你不行!”

  沈溪听这话有些别扭,谢迁好像另有所指,而这个被当朝首辅影射“六七十不干事”的人,似乎说的是张懋。

  二人又谈论了一下面圣的细节。

  到最后,谢迁有些担心地问道:“伯安乃二甲进士出身,自打做官以来,便在六部任事,从未领兵,是否能胜任此事?”

  沈溪道:“此番我本想亲自领兵前往宣府,但奈何如今的情形不允许我出京,而且我还不能提前将动机说明,不然的话难保陛下不会再提出御驾亲征的要求……”

  “这一战始终有些风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战果在合理范围内,陛下立威的基础就有了。朝中这么多人,除了王伯安外,我实在想不出谁人能胜任此差事。”

  谢迁笑道:“你小子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你的意思是你自己去了,这一战定能得胜?”

  沈溪摊摊手,反问道:“阁老以为呢?”

  “即便能胜也别想自己去,这种差事做好了也没什么用,你已是兵部尚书,这才几岁,有什么功业需要你来建?老老实实留在京城,安心做官,娇妻美妾守着,开枝散叶子孙满堂才是正理,别跟老夫一样,一辈子劳碌命,到头来却失去圣眷,晚景凄凉!”

  谢迁言语间满是悲哀。

  他似乎很羡慕沈溪可以得到圣宠。

  沈溪微微一叹:“自古君臣相依,若能遇到一位明君赏识,夫复何求?”

  说到这儿,沈溪看了谢迁一眼,脸上满是宽慰之色。

  你谢老儿能得到孝宗信任,能在一朝成为名臣,已死而无憾,何必勉强非要做什么几朝元老,彰显自己的名望?

  谢迁没好气地瞪了沈溪一眼,道:“你做官不久便遇到当今陛下,彼此年岁相当,若君臣扶持几十年,务必有始有终。老夫现在年老,之前就在说,赶紧给自己找个接班人,翰苑那边看过了,有几个人声望比你高,若他们入阁的话,恐怕就没你什么事了……暂且轮不到你……”

  沈溪听到这话,不由笑了笑。

  谢迁的意思很明白,虽然我很想让你当我的接班人,但奈何现在兵部尚书这个位子不能丢给阉党,只能靠你来坚守!

  如此一来,只能安排别人入阁了。

第一七八〇章 隐忍不发

  谢迁不打算帮沈溪入阁。

  在谢迁看来,当前入阁有不少合适人选,沈溪从原来的最佳人选变成最差人选。

  随着司礼监掌握票拟和朱批两项大权,可谓一家独大,现在内阁辅政大学士只能算是个摆设,远没有一个兵部尚书来得重要,只有沈溪继续控制兵部,掌管军事学堂,文官集团跟刘瑾斗争的最后一块阵地才能得以保存。

  否则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沈溪问道:“阁老准备推荐哪几人入阁?谢阁老觉得,这些人是否能得到刘瑾赞同,顺利如愿?”

  谢迁凝视沈溪,道:“若老夫现在推荐你入阁,刘瑾绝对举双手赞成,甚至会在陛下面前说你的好话,你要入阁现在乃最佳时机……不过以你的年岁,的确不用操之过急,兵部尚书的差事,好好干上几年,积累经验和人脉,等而立之年你再入阁不迟,想必那时你羽翼已丰,做事也更沉稳。”

  沈溪不以为意,微笑着问道:“阁老的意思是……让我再等十年?不知阁老自己能否在朝做上十年首辅?”

  谢迁摇头叹道:“老夫在朝怕就是这一两年时间了,你还想老夫继续为你铺路不成?翰苑中,跟老夫年岁相当的,以梁储学问和造诣最高,他也是天子之师,入阁后会对朝堂有所助益。”

  “此外,相对沉稳一些的还有杨廷和,再就是费宏、靳贵、蒋冕这样年轻气盛的翰苑后进,跟你一起任事过,对他们你如何评价?”

  听到这话,沈溪感觉谢迁是在询问自己哪一位适合入阁,这让他有些不明所以。

  谢迁所说的几人中,就算“年轻气盛”其实也都是三四十岁了,跟沈溪的年岁至少相差一轮。

  沈溪暗忖:“按照大明官员论资排辈的传统,这些人全都是我的前辈,我评价他们好像有些不太合适。”当下朗声道:“阁老问我意见,是否有些多余呢?谁入阁,那是内阁、司礼监和陛下商议后得出结果,跟我这样一个后辈似乎无太大关系。”

  “谁说跟你无关?”

  谢迁声音提高八度,喝道,“若不是你现在在兵部尚书位子上,老夫第一个推举你入阁,不但老夫觉得你合适,陛下定也如此认为,而且你到内阁来帮老夫,内阁定能重获陛下信任。”

  沈溪摇头苦笑:“阁老这话,实在让人受宠若惊,我沈之厚何德何能,得到阁老如此抬爱?”

  谢迁道:“你可别不信,其实就算老夫不举荐,刘贼也会出手,甚至找人保举,你在兵部对他的威胁,远比你在内阁大得多,他若不疯不癫,定想将你调去内阁守着那清汤寡水的衙门。”

  “你若实在没有好人选,那老夫便选梁储或者杨廷和……如今一个掌翰苑,一个掌詹事府,算是朝中声望最隆的翰苑官员,你意下如何?”

  沈溪一时间沉默下来,不禁想到历史上梁储和杨廷和的境遇。

  虽然这二人跟阉党格格不入,甚至被刘瑾嫉恨,但杨廷和却凭借掌詹事府于正德二年入阁,之后起起伏伏,于正德七年代李东阳成为大明首辅,在正德朝至嘉靖朝初十多年里,可说大权在握。

  而梁储则因为得罪刘瑾被外放,一直到正德五年才入阁,在正德十年至十二年这不到三年时间里,因杨廷和守制而成为首辅。

  沈溪道:“我刚到翰苑时,恰逢杨学士守制,在他归朝时我已外调东南,与其并无交集,倒是梁学士与我相交多年,对其有所了解……”

  沈溪是弘治十二年进士,而当年杨廷和母亲叶夫人和他的妻子黄氏于年初先后过世,杨廷和回乡守制,到弘治十五年回朝时,沈溪已外调闽粤桂三省沿海总督,之后几年沈溪一直在地方任督抚,基本上没有跟杨廷和建立交情的机会。

  谢迁皱眉:“你的意思是……老夫举荐梁储?”

  沈溪微笑着摇头:“阁老举荐何人,实在没必要跟学生商议,以学生看来,无论是梁学士还是杨学士,都足以胜任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