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3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来。

  江栎唯踌躇道:“孙先生,不知在下几时可以拜会刘公公?自从在下得到公公授意,可以为他老人家做事起,便一直心怀感激……可是,在下直到现在仍旧未亲自见过他老人家。”

  孙聪眯眼打量江栎唯:“你想见刘公公?”

  江栎唯听孙聪问得如此直白,赶紧道:“正是。”

  孙聪道:“刘公公位高权重,处理国家大事都闲时间不够,平时就算见客,也都是朝中重臣,敢问你江镇抚有何资格拜见刘公公?”

  这话让江栎唯听了很不爽,他觉得自己文武全才,有一定利用价值,刘瑾肯定会器重自己,没想到孙聪这么看不起人。

  江栎唯道:“在下虽不是朝廷重臣,但至少在锦衣卫任职,可以为公公做事……在下对兵部尚书沈之厚有深仇大恨,若投奔公公,可帮公公对付此人,让其身败名裂!”

  孙聪面色一沉,喝问:“你的意思……是要公公跟兵部沈尚书为敌?”

  “绝无此意!”

  江栎唯连忙解释,“若公公有眼中钉肉中刺,在下愿意帮公公拔除,让公公在朝可高枕无忧。”

  孙聪实在不想跟江栎唯再有什么牵扯,他到底不是张文冕那样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之人。如果换作张文冕,一定会拖着江栎唯,表现出对江栎唯若即若离的态度,让江栎唯不断塞银子过来。

  而孙聪则想让此人早点滚蛋。

  孙聪道:“你想帮刘公公做事,未必需要亲自见到刘公公……好吧,这里就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如果你能完成,便当是帮了公公一个大忙,就算不用我为你引荐,你也可以得到公公赏识,前途似锦!”

  江栎唯一听,双目圆瞪:“请孙先生指点!”

  孙聪招招手,让江栎唯靠近身前,然后凑过去对江栎唯耳提面命一番,江栎唯听到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孙聪恢复坐姿后,笑着说道:“是否能把握机会,就看江镇抚你了,我能帮的也就到这里……走好,不送。”

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

  张文冕出发前往宣府,在居庸关遣使回京向刘瑾禀告消息后便杳无音讯。

  朝廷则继续筹备庆祝宣府大捷的庆典。

  虽然沈溪在皇帝跟前提出宣府地方可能存在虚报战功之事,朱厚照非常慎重地让刘瑾派人前去调查,但由于消息早已经公布出去,即便是为了面子,朱厚照也不可能叫停。

  朱厚照经历最初的担心,见刘瑾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事后,就没太把沈溪的话放在心上,只等庆典举行,让他大出一回风头。

  刘瑾这边则非常紧张,暗地里做的事情可比沈溪多多了,一心把首功记在自己身上,再次派人前去宣府,着张文冕务必督促宣大总督孙秀成凑齐筑京观所需人头。

  这意味着孙秀成必须要额外准备七百多颗人头才能凑够军功数目,若要完成这数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将那些遭遇鞑靼人掳掠才被解救回来的大明百姓给杀掉,充作鞑靼人的头颅。

  沈溪把事情交给云柳和马九去办,此时尚不知马九已被张文冕盯上,不过因这件事,刘瑾对李频的信任降低不少,对沈溪而言却是一件好事,这样会让李频不自觉倒向他。

  随着计划有条不紊展开,沈溪在京城的日子相对来说过得比较平静。

  谢迁之前推荐的几名“青年才俊”,沈溪以为风华正茂,结果见到人后才知道全是中年人,岁数几乎都在四十上下。沈溪跟这些人不是很熟,只知道他们在六部和寺司衙门任职,大多担任郎中、员外郎、主事等职务,对沈溪来说,多结交这一阶层的官员,以后在朝中说话才有人支持。

  一直到七月初四,宣府才有最新消息传来。

  这天京城下了一场大雨,炎热尽去,一阵风吹来竟有刺骨之感,似乎炎热的夏天已然过去。

  沈溪身着常服到了兵部衙门,刚到大堂便有人来报,说是宣府派特使到京城详细奏报战功,人已经到了五军都督府。

  熊绣和何鉴当天都有公事办理,并未留在衙门当差。

  王守仁之前已得到沈溪的授意,此时显得神色紧张,道:“若让宣大总督派来的使者奏报功劳成功,怕是杀良冒功的事情很难挽回……如此一来,那些曾经立下战功之人也会变成罪人。”

  沈溪摇头道:“五军都督府那边难道丝毫不知情?若是旁人倒也罢了,英国公可非易与之辈,他不会坐视宵小冒功而不加理会……现在就看五军都督府那边做何反应了。”

  未到中午,张懋亲自前来兵部衙门找沈溪。

  这次张懋身边带着孙秀成派来的特使,乃宣大总督麾下一名副总兵,叫做王全。

  王全一看就是赳赳武夫,长得五大三粗,满脸的络腮胡,说话时喜欢挠头,一看就没多少头脑……实际上此人并未亲身经历战事,孙秀成怕当事人被朝廷高官问出端倪,于是让王全把他交待的东西背熟,面见上官时按照记忆说出来便可,问更多的话就一脸茫然了。

  张懋询问半天,发现地方奏报破绽百出,知道事情棘手,于是把人带来见沈溪,一见面就道:

  “之厚,此番宣府大捷,功在社稷,奏请功劳之事应由兵部完成,老朽想图个清静,具体事情交给你来打理……老朽先告辞了。”

  人送过来,说上几句张懋就想走,明显是推卸责任。

  沈溪赶忙出言挽留:“张老请留步。”

  张懋侧过身,好奇地打量沈溪,问道:“之厚,你还有什么事吗?”由于怕沈溪跟他学,张懋先摆出一副客套的模样,试图堵上沈溪的嘴。

  沈溪道:“张老应知晓,此番地方奏请功劳,一直由司礼监掌印刘公公负责,何时轮到我兵部处置了?何况之前陛下着刘公公遣使去宣府调查是否存在虚报军功之事,兵部并未接手,实在不敢应承下来……请张老把人带去见刘公公更好些!”

  张懋一听愣住了,没想到沈溪话说得如此直白。

  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朝廷这些日子在做什么似的。

  他忍不住看了旁边的王全一眼,察觉这名武将听到朝廷在查宣府虚报军功之事后神色紧张,大概明白沈溪的用意。

  张懋心里暗叫一声“小狐狸”,笑着道:“事情本该由兵部处置,可之厚又说是司礼监负责,老朽无所适从,不如……请王将军自行去找刘公公如何?”说到后来,却是直接面向王全。

  沈溪不想管,张懋更不想管。

  两个人眼神一交流,什么都明白了,于是张懋直接表明态度……你王全干脆别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捣乱,我们两个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