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6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影响,但变相的,朝臣难以见到皇帝,朝局也会有细微变化。

  反而对沈溪影响最小,他做的事情之前经皇帝特批,国策执行可由他一人而决。

  一个兵部尚书,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手上权力反倒是朝廷六部中最大的一个。

  朝廷七卿,如今没有谁比他的权力更大。

  “我原本还担心之前的谋划无法进行,现在却可高枕无忧……陛下任性留在宫外,兵部之事不用报内阁和司礼监批准,那干脆宣府这场仗,就由我来遥控指挥,等战事有了结果,我跟朝廷稍微汇报一下便可!”

  沈溪觉得自己简直如鱼得水。

  皇帝不管事,下面六部衙门基本可以说获得实权,但因其余五部被刘瑾制约得厉害,便宜的对象只能是刘瑾。

  兵部为沈溪控制,那在这件事上,沈溪也是得益者。

  沈溪之前还准备就出兵之事奏请朱厚照,现在则可免去这个步奏,自己便可做主,于是将事情通知下去,让李频再增派兵马援助宣府,务必将鞑靼人主力往内关一线吸引。

  沈溪准备打响自己升任兵部尚书后的第一炮。

  这一炮,要让朝廷对他的质疑声彻底湮没,不令朝中再有人非议他推行的基本国策和新政。

  ……

  ……

  不出意外,谢迁被朱厚照拒之门外。

  朱厚照知道谢迁是去做什么。

  刘瑾很聪明,他于张太后面前卖弄伤势得逞后,立即又跑到朱厚照这里博取同情,朱厚照以为刘瑾身上的伤口是被张太后叫宫内太监杖责所致,有些不忍心。

  朱厚照看似冷酷,但心底还是有柔软之处,看着手下被人打,心里过意不去,如此一来,刘瑾在他面前说话,就非常好使了。

  刘瑾宫里眼线众多,得悉张太后传见谢迁,刘瑾对谢迁这个内阁首辅充满警惕,为了杜绝谢迁把皇帝请回宫戳穿他的谎言,刘瑾提前在朱厚照面前说了谢迁许多坏话,说谢迁已为张太后收买,专程前来劝皇帝回宫。

  朱厚照原本就不想接见谢迁,听到这话,更不想见了。

  此时朱厚照正在豹房鬼混。

  怀里抱着两个女子,身边又坐着几个,全都是二十岁甚至是年近三旬的成熟女子,面前的桌子上杯盏狼藉,而远处铁笼里一头老虎正在和一群野狼对咬,一片血淋淋的场面。

  朱厚照怀里两名女子早就相拥一起,根本就不敢往铁笼子那边看。

  朱厚照见到老虎一个前扑将一头野狼压在利爪下,一扬虎尾又拍翻一头逼来的野狼,顿时想起自己在正阳门城头跟鞑靼人血拼的画面,那时也跟现在一样热血沸腾,于是道:

  “刘公公,你行动不便,叫你手下出去跟谢阁老说一声,无论他得到怎样授意,朕都不会埋怨他,但也请他别来烦朕,朕这些天需要好好冷静一下,朝堂上有什么事,让他暂时做主便可。”

  听到这话,刘瑾不爽了,凭什么事情由谢迁做主,而不是我?

  朱厚照把谢迁当作群臣之首礼遇有加,而他刘瑾始终只是司礼监太监,皇室的家奴,朱厚照知道孰轻孰重。

  刘瑾领命后,装出一瘸一拐的模样,慢慢走出大厅,一摆手,将钱宁叫了过来。

  刘瑾道:“去跟外面谢老儿说,陛下不想见他,陛下准备以后再不回宫,让他早些死了这条心!另外……没有什么另外了!”

  关于朱厚照让谢迁打理朝政之事,刘瑾自然不会如实转告,他不认为谢迁能把朝堂大权夺回去。

  刘瑾心想:“权力都在我手上,陛下之前不过一句口谕,没人传达,你能如何?朝廷上下,除了沈之厚那小子,其余人均对我马首是瞻,就连屠勋和李鐩这些人,看起来跟我不合,但背地里还是要对我虚以委蛇,你谢老儿能做什么?”

  钱宁不敢违背,赶紧带着刘瑾的意思去传话,他也不管这些话到底是不是朱厚照亲口所言。

  ……

  ……

  谢迁和戴义在豹房门口等了半个多时辰,终于见到里面有人出来传话,而这个人,谢迁和戴义都认识,正是如今皇帝面前的红人钱宁。

  钱宁在朝中地位特殊,他不是太监,也不是朝臣,只是个锦衣卫千户,算是皇帝身边的亲随,这个人手上没什么实权,但却拥有跟皇帝近距离相处甚至递话的资格。

  钱宁笑道:“两位先回吧,陛下说不会赐见,需要好好休息,这些日子……怕是不会回宫!”

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战

  锦衣卫千户看起来地位尊崇,但那只是在平头百姓或者是中下层官员眼中,但以谢迁和戴义的身份,根本看不起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

  要不是谢迁拼命忍耐,早就破口而出……你算什么东西,敢出来阻拦老夫?

  戴义也有些不满,到底钱宁是因钻营权术和谄媚皇帝才获得今日权位,戴义怕刘瑾,但尚不至于畏惧一个手头没有多大权力的钱宁,当下道:

  “钱千户,你要知道自己是在跟谁说话……这位乃当朝首辅,奉太后谕旨而来,你可知自己言语不当?”

  钱宁笑呵呵地回道:“谢阁老和戴公公见谅,小人虽地位低微,但传达的却是陛下圣旨,若两位觉得小人言语不当,小人在这里赔罪,但若想进入豹房面圣,小人却宁死不从,这事关陛下威严,请见谅!”

  如今在钱宁眼中,只有被皇帝推崇和信任的人才值得他巴结。

  刘瑾是一个,再一个便是沈溪,这两位他都不敢得罪,至于戴义他却丝毫不惧,甚至觉得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比戴义还高。

  至于谢迁,钱宁只是礼数上的尊重,没到毕恭毕敬的地步,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了,谢迁连见一眼皇帝都难,手头的权力完全被刘瑾压制,政令不出文渊阁,无法干涉他这个锦衣卫千户的升迁。

  戴义想跟钱宁翻脸,却被谢迁阻拦。

  谢迁抬起手,面色阴沉:“这位钱千户,你身为天子近臣,应该明白如何做才对天子有利,对朝廷和百姓有利……今日老夫前来面圣,乃受太后娘娘所托,若你继续阻拦的话,莫怪老夫不留情面。”

  软硬兼施!

  谢迁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威压令钱宁屈服,未曾想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什么善茬。

  钱宁板着脸道:“谢阁老这话可说错了,正是因为在下乃天子近臣,所做一切都要以陛下御旨为先,若放二位进去,不但会令陛下不悦,还会让小人受皮肉之苦,何苦来哉?”

  “两位若抗旨不遵的话,小人可就要传唤宫廷侍卫逐客出门,两位都是体面人,在朝中位高权重,不想落得面子不好看吧?”

  此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