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4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怨责阁老,请阁老看在我们孤儿寡妇的份上,帮忙出面说和!”

  此时张太后欠身行礼,已经算是对谢迁最大的礼遇,谢迁非常为难,心里琢磨这件事到底如何解决才算正途。

  谢迁站起身:“既然太后坚持,那老臣便勉强一试。但恕老臣直言,老臣如今怕是连面圣都困难,更莫要说劝陛下回头了。只怕老臣去了后,会让陛下心生怨恨,那时老臣将难以担待。”

  张太后在这方面体现出对儿子的信心,安慰道:“不会的,皇上还算是知书守礼,您是皇上的恩师,您去劝说最为妥帖,换了旁人怕是不行,毕竟阁老是当朝首辅,朝中一切都要仰仗您!”

  谢迁暗忖:“我还首辅呢,现在什么事轮得到我来管?就一个相对独立的兵部也是在沈之厚手里,平时我去跟那小子说事,他还显得不耐烦,让我前去面圣,简直是打自己这张老脸啊!”

  谢迁不愿去见朱厚照,但现在张太后把他当作救命稻草,他自己也不想让张太后失望。

  在谢迁心目中,始终希望太后和皇后能劝朱厚照迷途知返。

  张太后突然朗声喝道:“高公公,戴公公,进来叙话!”

  高凤和戴义都在大殿外等候,闻言一起进入坤宁宫正殿,跪下来向张皇后行礼。

  张太后道:“高公公,文华殿内还有诸位皇亲贵胄等候恭候皇帝大婚,你去跟他们说,陛下今日偶感风寒,不便相见,至于皇后也已经入住坤宁宫,让他们吃过酒宴后自行回去吧。”

  高凤领命:“是,太后娘娘。”

  张太后再道:“戴公公,你跟谢阁老出宫一趟,去找陛下说一些事……最好带些内侍和御前侍卫,一定要确保谢阁老见到陛下本人……有你保驾护航,哀家放心!”

  任何时候,张太后都希望以自己的仁心和雍容华贵的气度收买人心,果然,戴义听到这话,倍感荣幸,连领命时似乎都带着几分热血。

  张太后最后对谢迁行礼:“陛下少不更事,让诸位劳心了……希望谢阁老能劝回陛下,让陛下可以当一个盛世明君,在这里,哀家先谢过诸位!”

第一七六四章 实权在手

  谢迁带着戴义出宫时,心里满是凄凉:“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过如此吧!?”

  想到要去豹房见朱厚照,谢迁一筹莫展,他不记得有多久没单独跟小皇帝见过面了,似乎朱厚照早就对他不耐烦,之前不问朝事,现在涉及皇帝自己跟太后、皇后间的矛盾,更不好解决。

  戴义神色紧张,急走几步,凑到谢迁跟前问道:“谢阁老,太后的交待您听清楚了,莫不是现在就去见陛下?”

  谢迁侧头瞥了戴义一眼,反问:“那按照戴公公的意思,是不是咱们不用去见陛下,现在各回各家?”

  戴义有些尴尬,期期艾艾地道:“这……这自然不可,若不去见陛下,回头如何跟太后复命?谢阁老,您看这样如何,您先去找刘公公,跟他商议一下,再由您和刘公公共同出面……”

  可话没说完,就被谢迁抬手阻止。

  谢迁正色道:“此事无需再谈,老夫前去面圣,乃太后交托,与某人无关……若戴公公不愿同往,老夫不会强人所难,这就只身往豹房去。”

  皇宫中,豹房绝对是个禁忌,因为皇帝在豹房没干好事,而且光是听这个名字就觉得不务正业。

  戴义在谢迁走了一段路后,才带着几名太监和宫廷侍卫匆忙跟上,一行人出了大明门,戴义见谢迁并未走东江米巷,而是径直往朝廷衙署而去,赶紧追上去问道:“阁老,您这是……”

  谢迁板着脸说:“老夫不会去见刘某人,但兵部有人或许可以帮到我们的忙,所以前来看看……”

  戴义眼前一亮,忙不迭点头:“是,是,还是阁老想的周到,这是要去找兵部沈尚书吧?”

  谢迁没有回话,戴义带着人满怀期待地跟在后面……之前他还对去求见朱厚照一事完全没底,不过在知道沈溪可能会出面帮忙后,平添了几分信心。

  朱厚照对沈溪的信任,戴义那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如今朝中拥有跟刘瑾正面相斗资格的,也就是深受皇帝信任的前东宫讲官沈溪了,此时不去找沈溪这个帝师实在说不过去。

  戴义暗自庆幸:“还好太后娘娘派去的使节是谢阁老,若换作别人,就算是去求见沈尚书,怕也会被拒之门外。”

  谢迁跟沈溪的关系,朝中上下皆知。

  因为欣赏沈溪这个后起之秀,谢迁不惜将自己的亲孙女送给沈溪作妾,当初这事被引为笑柄,但如今可就是美谈了。

  唯一的区别便是沈溪在朝中的地位已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带着这种想法,戴义跟着谢迁到了兵部衙门。

  待门口守卫闻讯进入通传,兵部官员恭敬出迎,谢迁上前一问,才知道沈溪不在,已回家去了。

  谢迁心头火起,不耐烦地问道:“他回府作甚?难道不知今日朝中发生大事吗?”

  出来接待谢迁和戴义的兵部官员是王守仁,听到这番指责的话语,他不知该如何解释,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今日乃沈尚书休沐之日,他到兵部来只是为处理积压的公务,他出去见了一个客人,回来便放下一切回府了。”

  “客人?”

  谢迁老脸横皱,问道,“什么人?”

  王守仁摇头:“下官不知。”

  谢迁心中满是怒火,先舒了口气,缓和下心情,这才道:“老夫有要事办理,这次非见到沈之厚不可,就算他回府,老夫也要将其找到,跟他讨个对策。”

  王守仁没有撒谎,沈溪确实是见过朱厚照后便打道回府了。

  朱厚照跟太后间是否有矛盾,或者跟皇后间是否锦瑟和谐,又或者接下来要使什么小性子,这都跟他没直接关系。

  回朝履任兵部尚书,沈溪防备的对象是刘瑾,而不是胡作非为的朱厚照。

  历史上朱厚照同样乱来,正德朝照样延续十几年。

  不管皇帝再荒唐胡闹,但朝廷还是按照固定的轨迹运行,毕竟弘治朝根基打得好,孝宗为正德皇帝留下许多名臣班底,朝廷未因此而发生大的变乱,只是国力由鼎盛开始进入衰退期罢了。

  不过有了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大明底层百姓的生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人口数量也将逐步增加,有了这些作基础,沈溪觉得调教朱厚照一事可以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

  沈溪回到府宅,正准备跟家人一起吃午饭,门口马九来报:“老爷,谢府老爷已进门来了。”

  沈溪听到这话,不禁皱眉。

  谢迁不请自来也就罢了,居然入沈家大门不通禀,强行往里面闯,这未免有些太不给他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