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88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些个都指挥使的权限会被大幅度压低,这是兵部为打压京营将领地位所提策略,将来京师人马会采取换防体制,你们可能也会被征调到边军中任职!”

  宋书听到这消息,满脸懊恼之色,他一向贪生怕死,京营当官可比到九边领军安逸多了,他不想去苦寒之地跟鞑靼人交战。

  坐在旁边看热闹的张延龄阴测测一笑:“兵部那位沈尚书,刚上任不久便想放上几把火,彰显其存在,苦不堪言的却是下面具体任事的将领。”

  宋书问道:“两位侯爷,不知轮调之事,几时开始?”

  张鹤龄摇头:“谁知道呢!兵部如今水泼不进,消息很难传递出来……不过就已知的情况,沈尚书已奏请陛下,随时都有可能执行。如今宣府鞑靼人犯境,若陛下御驾亲征,京营必然要随驾!”

  宋书脸上担忧之色更甚,因为他最怕与鞑靼人作战,一路升迁主要是靠谄媚和送礼,少有的一点拿得出手的功勋还是沈溪赐予的。

  张鹤龄和张延龄觉得宋书有“真本事”,完全是建立在昔日他跟沈溪去三边送炮时的“优异表现”。

  宋书道:“若外地兵马轮调京城,那京营原本兵马……是留守京师,还是换防别处?”

  “还是要问过兵部才知晓!”

  张鹤龄道,“兵部现在尚未有更多消息传出来,不过你不用担心,就算京营换防,你也会留在京师,本侯需要你做事!”

  听到这话,宋书稍微放心了些,行礼道:“卑职谢过两位侯爷赏识!”

  张鹤龄没说什么,张延龄却站起身来,用阴阳怪气的腔调道:“赏识你就要知恩图报,别跟某些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一样,招呼都不打一声便投奔阉党去了,简直是活腻歪了……如果你敢卖身投靠姓刘的太监名下,你是否相信本会你的祖坟给扒了?”

  宋书听到这话,不由打了个寒噤,脑子里寻思到底是哪个不怕死的家伙居然敢背叛国舅兄弟?

  张延龄指责的不是旁人,正是江栎唯。

  这会儿张氏兄弟已知道江栎唯叛变,想要将其除掉,却又知江栎唯已开始帮刘瑾做事,若不顾后果悍然动手的话势必跟刘瑾交恶。

  再加上这会儿江栎唯一心要除掉沈溪,跟外戚党之间没什么直接冲突,张氏兄弟便想先看看风声再说。

  宋书恭敬地说道:“承蒙两位侯爷抬爱,卑职万死不足以报答,怎敢背叛?”

  “知道规矩就好!”

  张延龄冷笑一声,看向兄长,“大哥,现在京营将领大多已知换防之事,连设计诱惑鞑靼人深入我大明腹地聚而歼之也似乎都不再是秘密。你说这沈之厚到底怎么想的?朝堂上他跟谢于乔一唱一和,怕是有所针对哪!”

  张鹤龄看了宋书一眼,对自己弟弟当着属下的面说这些朝堂秘辛感觉不满。

  宋书行礼:“两位侯爷有要事商议,卑职先告退!”

  “嗯!”

  张鹤龄点头,目送宋书离开,这才瞪着张延龄道,“当着外人的面,能随便说与刘瑾有关的事情?简直不分时间和场合!若被刘瑾知道我们私下议论,必然会与之起冲突,不是白白便宜了内阁和兵部那两位?”

  张延龄嘴角上挑,道:“沈之厚何德何能,毛头小子当上兵部尚书不说,现在提出基本国策后陛下对其信任更是到了盲从的地步,而你我兄弟要面圣一次却那么困难……如今不要说阉党了,就连跟沈之厚相比我们都颇有不如!”

  “这就是他的能力。”

  张鹤龄叹息一声,道,“经过这一连串事情,我算是看出来了,沈之厚不单纯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就连与朝中强敌恶斗,也丝毫不落下风,他如今有皇帝和内阁首辅大学士撑腰,你最好别跟他交恶,没什么意义,现在朝中大患乃是刘瑾!”

  张延龄讪笑道:“刘瑾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无后的阉人罢了!陛下宠信,才会对他委以重任,若厌弃之,便什么都不是。你看着吧,若沈之厚崛起,地位必在刘瑾之上,我们还是先想想怎么对付沈之厚更为妥当!”

  张鹤龄皱了皱眉,问道:“莫非你已在筹谋?”

  “筹谋?哈哈!”

  张延龄苦笑道,“大哥真是高看弟弟我了,我何来筹谋?现在朝廷完全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大哥和我空有国舅之名,堂堂侯爷,说话尚不及沈之厚有份量,是否太过讽刺?这会儿皇帝怕是你我兄弟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

  “悲哀!悲哀!”

  ……

  ……

  皇帝御驾亲征之事,引发朝堂震动,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事情暂时到此为止。

  朱厚照满怀期待,因为沈溪已经把军事学堂办起来了。

  原本沈溪打算利用兵部的现有场地办学堂算了,但朱厚照要求,军事学堂必须临近豹房,也就是要在仁寿坊和澄清坊附近,这也是为方便朱厚照可以在吃喝玩乐之余,到军事学堂听讲。

  最后地址选择在澄清坊金鱼胡同以南的校尉营,这里原本是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的一个训练场地,明初时用来驻扎戍卫诸王馆的兵马。

  自成祖后,随着历代皇帝削藩,亲王不得留京,诸王馆慢慢荒废,校尉营也就闲置下来,破败不堪,到现在才算派上用场。

  六月初六,距离朱厚照大婚尚有两日,这天京城正处于戒严中,军事学堂作为朝廷一个衙门,正式挂匾额开张。

  朱厚照作为校长,原本要亲自前来出席挂牌典礼,但可惜之前一日他又玩了通宵,大清早的起不来,沈溪跟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官员干等了一个多时辰,只能无奈先行举行挂匾额的仪式。

  第一期军事学堂招收了二十多名学生,因为五军都督府对沈溪开办军事学堂不是那么信任,因而派过来的人,基本都是中下层将领。

  人才不是由沈溪选拔,那这军事学堂就有一定偏狭,不过因为这学堂开办得比较急,沈溪不能苛求太多。

  名义上朱厚照是校长,但其实整个学堂运转都由沈溪负责,而沈溪倚重的副手便是兵部郎中王守仁。

  开学第一天,二十多名学生,来的只有十二人,因为很多学员要轮值当差,在这些将领看来,还是手头工作要紧,至于学习,一听就虚无缥缈,属于务虚的东西,能偷懒尽量偷懒,没人愿意放下差事和家事不管,跑去一个在他们看来没多少意义的学堂听课。

  本身这些将领就不是读书的料,在他们眼中,沈溪开办军事学堂目的不纯,或许就是为了折磨他们也说不一定。

  学堂占用校尉营很小一块,大门开在金鱼胡同的三进院子严格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