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7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说,你小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现如今刘瑾当政,皇帝根本不管事,去面圣见不见得到人两说,就算见到,朱厚照也听不进去。

  沈溪叹了口气:“阁老光是在这儿生气,徒劳无益,其实不妨往深层次想一下,若不定下如此国策,朝中谁能跟刘瑾抗衡?陛下又如何能从沉溺逸乐中走出来,专心于朝事,让朝臣有跟陛下沟通的机会?”

  “嗯!?”

  谢迁之前光顾着教训后辈,但沈溪此话无异于当头棒喝,他稍微一琢磨,便发觉事情好像跟他想的有所不同。

  沈溪再道:“诚然,昨夜我未跟朝臣商议,便对陛下提议,显得有些鲁莽,但当时刘瑾正向我发难,陛下也对我施政策略满含期待,我除了别出心裁反将刘瑾一军,尚能如何?”

  “此举就算无法让陛下专心朝政,也至少可让陛下过问一下朝中军务,堪称对症下药,而最后的结果也是陛下将平鞑靼定为基本国策,让我主导一切,而且给了两年时间作准备,至少在此期限内,我不用再看刘瑾脸色,对擅权的阉党而言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谢迁眉头紧皱,把事情来龙去脉仔细盘算一下,发现沈溪手段非常高明,完全凭借一张嘴,便在跟刘瑾的对抗中占得上风,如此能耐,朝中无人能比。

  谢迁板着脸道:“即便如此,你也不能提出穷兵黩武之策!”

  沈溪道:“这件事不是用一句穷兵黩武便可以概括,其实就算大明要跟鞑靼人开战,也未必会倾大明国力,双方的经济体量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此举最主要还是为朝廷留下一方净土,让刘瑾无法染指,其他都不打紧。”

  “阁老应该明白,陛下尚武,得知我有平鞑靼策后,甚至连吃喝玩乐都可以暂且放在一边,足见陛下对此充满兴趣,若可利用陛下心态,促使陛下回归朝堂做一个有为明君,并非不可能!”

  谢迁稍微琢磨一番,意识到沈溪这番话非常正确。

  朱厚照对朝政不感兴趣,所有事情都丢给刘瑾处置,专心吃喝玩乐。但小皇帝不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至少他对军事非常热衷,即便无精打采意志消沉时,听说西北有什么战况变化,也会立即瞪大眼睛问个清楚明白。

  以前谢迁从未想过如何利用这个做文章,或者说,即便他想出沈溪这样的妙计,也无法成功实施,就算他上疏也不会采纳,因为朱厚照对于军事方面造诣最信任和推崇的朝臣,只有沈溪一个。

  满朝文武,除了沈溪可以提出这么一个基本国策,再无人有这资格。

  这是一个讲究话语权的时代。

  谢迁问道:“那你小子准备如何做?”

  此时谢迁已经没有心思再指责什么,他关心的是沈溪下一步安排。

  沈溪道:“学生刚睡醒,对于朝堂事情不太清楚,只有见过陛下御旨,再综合各方面的消息,学生才知道下一步应制定何等计划。”

  “只要事情不被刘瑾掌控,我有信心在朝建立起一套独立于司礼监外的体制,在这体制下所有奏本,可以不经司礼监,由陛下和我直接决定,这对如今宦官当道的局面,不是个大好事吗?”

  尽管谢迁不想承认,但现在的确是沈溪把跟刘瑾对抗的主动权重新争取了回来。

  谢迁点了点头:“既如此,那你这就随老夫去一趟文渊阁,今日陛下提出要主持朝议,这也是你回来后第一次参加朝会,自己看着办吧!”

  沈溪点了点头,随后便和谢迁一道从兵部衙门出来,往长安左门而去。

  这一路上碰到不少大臣,但因弘治末年到正德初年这段时间朝中大员更迭情况严重,沈溪在京为官时间太短,以至于不为人熟悉。不过以他年岁,还有锦鸡绯袍官服,以及跟谢迁走在一起,所有人都能猜到,这位就是当今皇帝钦点为兵部尚书的沈溪,也是大明对抗阉党的中坚。

  此时距离午时尚有一段时间,谢迁拉着沈溪去文渊阁商议,沿途并没有向沈溪引荐什么人,等到了文渊阁,却是王鏊在值守。

  沈溪跟王鏊都曾担任东宫讲官,相互间非常熟悉。沈溪见礼后,王鏊笑道:“原来之厚回京了……于乔,看来你心愿已了。”

  谢迁恼火地道:“什么心愿已了?老夫才不打算离开朝堂呢……老夫决定跟刘瑾那厮没完!之厚,刘瑾放火烧你府宅之事,你昨日可有跟陛下提及?”

  “未曾。”沈溪摇摇头。

  谢迁皱眉:“你为何不说?莫不是当着刘瑾的面,你心生胆怯?”

  沈溪无奈地解释:“没有真凭实据,学生即便说是刘公公所为,陛下也不会采信,不如等三司和顺天府衙门的调查结果出来再说,不知阁老以为如何?”

  谢迁看了王鏊一眼。

  王鏊赶紧把头调到一边装作没听到,谢迁这才回过头来:“既如此,那今日就说这平鞑靼国策之事,稍后你在朝堂上说话小心些,莫让朝臣对你误会,进而产生偏见……你刚回来,有什么事,由老夫顶着便可。”

  王鏊有些着急,心想,你谢于乔强出头做什么?现在谁都知道是沈之厚回朝跟陛下提出平鞑靼之国策,你要担责,担得起吗?

  谢迁对沈溪耳提面命,好像沈溪从未参加过朝会一般,其实沈溪出席朝会次数是很少,但经验还是有的,不过之前都基本是被皇帝委派差事,毕竟他从未在六部、科道和各寺司衙门任职,孝宗对他的提拔仅限外放地方,刘健和李东阳等人的打压,让他在朝中根本没机会出头。

  但该懂的规矩,沈溪都明白,毕竟他是状元出身,礼数了然于胸。

  过了小半个时辰,司礼监有人过来传话,告知朝会就要开始,让阁臣准备上朝。沈溪作为兵部尚书,原本要在文华殿等候入朝,但现在既然谢迁相邀,再加上沈溪是皇帝跟前又一位红人,没人计较这样的小问题。

  谢迁临出发时再次叮嘱:“之厚,你一定记得,待会儿在朝会上别乱说话,满朝上下都在看着你呢。”

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闹进行到底

  谢迁明白一个道理,以老臣对抗刘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皇帝对朝中这班老臣缺乏足够的信任,更没有耐心,根本就不纳谏,而且刘瑾已经把握老臣的命脉,使得大多数人在朝堂都得过且过,不想再穷折腾。

  现在要对付刘瑾,只能靠沈溪这样的新贵。

  沈溪回朝第一件事就狠狠打击了刘瑾的嚣张气焰,夺回部分朝政主导权,这次朝议沈溪完全可以进一步打击刘瑾,对此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