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8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会亲自上,而是交给手下申报,而阉党中当前最有话语权的除了内阁大学士焦芳,就数兵部尚书刘宇了。

  弘治十八年年末最后一天,刘宇的奏本呈递内阁,摆到了谢迁面前。

  ……

  ……

  兵部提出清查京畿周边士绅偷逃税款,谢迁打从心眼儿里不愿意。

  大明最重要的阶层不是商人,而是地主。

  说起来谢迁自己就是个大地主,他老家上万亩土地不用交税,现在有人提出要查这些不用交税的土地的情况,谢迁根本无法忍受。

  时值年关,朝中很多衙门已休沐,谢迁找不到人商议,只能征询一起轮值的焦芳的意见。

  焦芳压根儿不知道这件事是刘瑾主导,所提意见也是不赞同奏本所言。

  焦芳跟谢迁一样,如今也是大地主,自打中进士以来,已在老家泌阳添置数千亩土地,其中半数是大小地主和农民自带土地投靠。

  谢迁叹道:“如今只是查京畿周边土地,以老夫所知,这京城周边的土地十有七八不用交税,其中包括十几处皇庄,牵连甚广。若此事扩大下去,蔓延全国,恐怕会造成巨大的动荡……”

  在这件事上,谢迁率先考虑到的是皇室的利益。

  毕竟皇庄是大明弊政之一,其实质就是皇室率先搞土地兼并,与民争利,这个秘密越少人知道越好。

  焦芳跟着点头:“少傅大人说的是。但兵部突然提及京畿周边土地税收问题,也非无的放矢……头年里修建皇陵、修缮慈宁宫等花费不少银钱,以至兵部缺乏钱粮,需要地方找补。但若以京畿土地谋利,实在是与百姓争利,大为不妥。”

  在士绅眼中,自己就是大明的主宰,利益不容侵犯,放在谁身上,也不愿意自己的土地交税,这可是白白往外送银子,无论怎么变革,也要优先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

  谢迁跟焦芳取得共识,便开始准备拟票拟。

  谢迁身为内阁首辅,只需要做决策就行了,拟写票拟的事情便落在焦芳身上。因已到午饭时间,二人都要出宫吃饭。

  以往文渊阁都提供三餐,但因已到年底,再加上刘瑾有意给内阁找麻烦,说是方便阁臣饮食起居,中午可出宫自行安排膳食和午休。

  如此一来,阁臣到了中午就得出宫,返回自己在长安街的院子,一个多时辰后才回来继续办公。

  如此一来,阁臣办差的时间自然缩短,对掌握朱批大权的司礼监而言好处多多。

  谢迁出得宫门,回到小院吃过午饭,又休息了半个时辰,于未时四刻回到文渊阁。

  进入公事房,谢迁脑子里还在想晚上一家团聚之事,发现焦芳已经票拟完毕,正在复核,于是走过去问道:“怎的,早早便赶回来完成票拟吗?”

  焦芳神色有些紧张,将面前的奏本票拟收起来,强笑道:“原来是少傅大人,我还以为是谁呢……这不,某惦记公事,想早点儿把票拟拟好下午好早些回家么……”

  谢迁虽然觉得有问题,但没细想,毕竟同样作为士绅一员的焦芳反对态度很坚决,他懒得去管已经做好决策的奏本票拟。

第一六九五章 核查

  一顿午饭过去,焦芳就改变了主意,因为刘瑾召见他并作出指示。

  在焦芳看来,帮刘瑾查京城周边土地欠税一事因波及面不广,问题不大,于是便按照刘瑾吩咐,擅自更改与谢迁商议好的结果,按照刘瑾的意思拟写票拟,然后将票拟递交司礼监,最终这件事朱厚照没过目便由刘瑾直接朱批通过。

  正德元年,大年初二。

  谢迁正在府中享受天伦之乐,王鏊气喘吁吁地前来登门拜访。

  王鏊在内阁轮值时听说朝廷要追查京城周边地主欠税一事,觉得事关重大,必须跟谢迁商议。

  谢迁在自己的书房会见王鏊,听到这消息,显得很惊讶,因为年前他跟焦芳商定的票拟结果并非如此。

  谢迁道:“刘瑾这厮,居然背着内阁擅自更改票拟,难怪兵部突然对京畿之地的田税重视起来,感情是刘瑾在背后捣鬼。”

  王鏊不解地问道:“谢少傅,在你看来,司礼监掌印跟兵部尚书合谋,究竟在图谋什么?”

  这问题把谢迁难住了,琢磨一下,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太合符逻辑,兵部奏请清查京城周边土地欠税情况,怎么会跟刘瑾扯上关系?若是刘瑾主导,这么做除了得罪官绅,没什么好处。

  这个时代皇权不下乡,朝廷仅能管辖到县一级,乡村基本为士绅控制,可以说士绅控制了舆论,一旦跟士绅闹翻,问题很严重,这也是谢迁想不通的地方。

  “管他作甚,多半是借机敛财吧。”

  谢迁随口道,“不过这件事不能任其蔓延,若事态扩大,京畿之地怕是不得安宁。顺天府之稳定乃大明国祚稳定基石,不可疏忽大意。”

  王鏊点了点头,心中带着几分担忧,与谢迁一起进宫面圣。结果二人在乾清宫外等候一个多时辰,愣是没见到朱厚照的面,反倒是把刘瑾招惹来了。

  刘瑾似乎早就知道二人会来面圣,一现身便用阴阳怪气的腔调问道:“哟,两位阁老,这大过年的宫里没有赐宴,什么风将你们刮来的?”

  谢迁对刘瑾没有好脸色,冷冰冰地道:“老夫是来觐见陛下……敢问陛下现在何处?”

  刘瑾笑了笑,道:“如此朝中各衙门多数官员已休沐,九边也平安无事,陛下有什么理由留在乾清宫里等着你们上门?若什么事都需要面见陛下解决的话,那要吾等臣子作何?”

  谢迁恨恨地道:“刘公公,老夫不想跟你计较,但之前关于清查京畿周边田亩税赋之事,内阁所拟票拟乃不宜处置,为何到了你这儿,却成了即刻处置?你可是想要令京畿周边不得安宁?”

  刘瑾道:“此乃陛下亲自做的决定,若谢阁老有异议,等见到陛下后问询陛下为何如此做吧!”

  说完,刘瑾昂着头,得意洋洋离去。

  刘瑾走后,王鏊带着几分为难看向谢迁:“谢少傅,你看当如何处置,继续等下去吗?”

  谢迁摇头:“看来今日想见陛下已不可能,甚至陛下是否在宫内都是个未知数,守在这儿也是徒劳,不如回去后再行商议,看看此事如何处置。”

  王鏊道:“谢少傅,我看这件事先放着不理会,就算朝廷清查京畿周边田亩税赋又能如何?这京畿之地的主人非富即贵,交税的田地少得可怜,还不如趁机梳理一番,清理出部分土地来为朝廷增加收入。”

  谢迁思量一下,嘀咕道:“若只是如此,倒也说得过去,就怕刘瑾那厮背地里干什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