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贪官污吏,沈溪这么说,是在挑战他们的底限。
如果不承认自己有贪污腐败的情况,被人揭发,那按照《大明律》几乎就是剥皮抽筋的下场,如果私下承认且主动退赃,就有可能被沈溪宽赦……
张安神色一变,道:“沈大人,您要想办法维护三边之地官场平稳啊……现如今鞑靼骑兵就在长城沿线游弋,迟迟不肯撤离边境,若此时官场发生动荡,得益的只能是外邦蛮夷!”
沈溪摇头:“本官也想维护三边之地官场平稳,所以才没有一来就跟大家计较……你们以为本官是那种昏庸无能的官员?你们所作所为全不知情?今日宴请,是想给你们个机会,如果就此幡然醒悟,还有机会继续做官,否则就要去十八层地狱问问阎罗王肯不肯让你们下辈子投胎做人了!”
沈溪拿死亡作威胁,杀气腾腾,让在场很多人心生不忿。
尤其那些手脚不干不净,平日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并不觉得自己罪责有多大。在官场整体黑暗的情况下,他们只是从庞大的贪污款中领取最低的份额,或许只有几十两到几百两之间,在他们看来,这些银子并不足以让他们丢掉性命。
张安问道:“沈大人,在您看来,这件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吗?”
沈溪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张将军,你德高望重,本官想请你做个见证……今日本官把话撂在这里,不管以前贪污受贿多少,只要如实跟本官说,且主动将银两上缴,本官会力保他平安无事,甚至有机会继续在本官手底下当差,否则……只能严肃国法,下狱治罪,就算朝廷不追究,本官也会计较到底。”
张安面色略微有些尴尬,苦笑道:“大人放心,三边之地应该没那么多贪官污吏,或许有一二人,但在大人感召下,便会幡然醒悟。”
张安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几分不自信。因为他知道如今的西北官场是个什么情况,他自己拿点儿羡余银子也不当回事,大的环境如此,想找一个完全清白的官员根本就不太现实。
“好。”沈溪点头道,“有张将军这话,本官就放心了。今日只管喝酒吃肉,不问朝事,诸位请。”
在场官员都觉得这是一次鸿门宴。
沈溪把话说死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会帮他们解决问题,除非主动跟沈溪认罪,才会得到沈溪庇护。
酒宴在非常尴尬的氛围中进行,不多时,有人便想起身告辞,但碍于情面无法离开,最后还是沈溪“通情达理”,率先站起来道:
“本官不胜酒力,今日不能陪诸位多饮,便由张将军代替本官主持,诸位吃好喝好,本官先退席了。”
此举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一种示威。
沈溪退席,满堂官员起身相送,到现在为止他们也没摸清楚沈溪的底线,甚至不知沈溪下一步动向。
待沈溪离开,开始有官员起身告辞,最初零零散散,到后面已是大批退席。
这些退席出了总督衙门的官员,跟坠在后面姗姗来迟赴宴的官员恰好迎面而过。
第一六九二章 阉党做大
三边总督府,宾客连续散去,那些晚来的官员很快便从他人口中得知此次会议精神。
待人走光后,总督衙门开始收拾桌椅板凳,云柳回来通禀沈溪城外的情报,顺带告知朱晖的动向。
“……大人,傍晚时保国公几次想出府,皆被我总督衙门派去的亲兵阻止,如此一来,我等无疑与之撕破脸皮,不知接下来他还会使出什么阴招。另外,若朝廷使节到来,不知当如何安排迎接事宜?”
云柳对沈溪的能力无任何怀疑,她担心的是朝廷派来的钦差不给沈溪面子,以至于总督府方面处处被动。她想提醒沈溪做好接待准备,于是以请示的方式说出口。
沈溪显得漫不经心,道:“现在尚不知道朝廷派来三边的钦差是谁,不过已经知悉,派去宣大地区的人分为两拨,一拨是调查大同巡抚刘宇是否有贪赃枉法和行贿之事的东厂和锦衣卫人员,而户部和兵部派去的官员则负责整顿边务……说是整顿,其实就是清查钱粮问题。”
云柳皱眉:“厂卫的人好应付,但若是户部和兵部之人,问题就有些棘手了。”
沈溪抬头看了云柳一眼,他知道云柳出自东厂,清楚东厂和锦衣卫内部是个什么情况,这些处于阴暗世界的人都很势利,贪污腐败成风,根本无人管辖。
若这些人前来,沈溪只要打点得当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而朝廷六部派来的官员却很难缠,尤其是那些自命清高的官员,这些人明明在享受制度带来的利益输送,却可以道貌岸然指责地方官员不作为。
五十步笑百步。
沈溪道:“弘治八年马老尚书主导西北战事以期光复哈密时,宣府钱粮出现问题,陛下委派的是后来的兵部刘尚书前去核查,当时是挂户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前往,如今西北问题虽不比当时情况严重,但朝廷要处置,基本也会以等同待遇委派官员,估摸是以朝中闲置老臣挂户部官衔前来,这些人因疏离官场日久,跟朝中利益关系不大,更容易应对些。”
云柳点头:“看来大人早就做好准备。”
沈溪笑了笑,摇头道:“其实谁来都一样,无非是看钦差是要一查到底,还是想找几个替死鬼顶缸。如果是前者,问题可能会严峻些,连我这个看起来牵连不深的新任三边总督都会有麻烦,必须先把自己摘出来。若是后者,就容易许多,但也要防备事情出现反复……”
云柳道:“其实相较于二者,最怕的还是朝廷派来的使节是御史言官充任,盯着一两点不放,没事也会出问题。”
沈溪摇头叹道:“是不是已无所谓,本官坐得直行得正,不怕阴险小人暗中使坏。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让朱晖离开延绥,同时防止宵小趁机挑唆告状……酒桌上我已下最后通牒,若一些人铤而走险,妄图跟朝廷检举将我拉下水来,也很麻烦。”
“自明日起,三边之地所有城塞均以彻查鞑靼人细作名义,对进出信件进行管制,正好我想知道,这里的水到底有多浑。”
云柳并未从沈溪口中得到如何招待朝廷钦差的答复,但还是恭敬行礼:“是,大人。”
……
……
腊月二十九,京城。
谢迁正在文渊阁处理朝事,为年初休沐作准备。
刘大夏离开京城后,谢迁突然感觉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之前最亲密的政治盟友,马文升和刘大夏均辞官回乡,朝中主要文臣,包括张升、韩文等人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