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没什么大事了,我在武昌府终于可以安安生生过几天好日子,希望接下来几年生活都不要有大的变动……”
云柳看着沈溪,想提醒他很有可能会被皇帝调回京城,但想了想没说出口。
“有什么事么?”
沈溪见云柳神色不对,便知道她有想法。
云柳道:“大人,如今官场都在风传,说陛下可能征调您回京,就连六部也有这方面的传闻……大人难道不想回京一展抱负?”
沈溪摇摇头:“云柳,你记住了,京城从来都不是官员施展抱负的舞台,想当好官,最好是在地方,福泽一方……京城官场水太深,一个个势力犬牙交错,稍有不甚就可能万劫不复。”
“我暂时没有做部堂甚至阁臣的打算,以我的资历在外多打拼几年,这对我帮助最大……倒不是积攒资历,而是沉淀别人对我的看法,直到世人不再认为我年轻气盛,我的向上空间才不会被堵塞。否则,最好还是留在地方为宜!”
云柳低下头,她没有评价沈溪这番说辞,但沈溪看得出来,她很希望自己能回京大展宏图。
“回房休息吧!”
沈溪道,“随着今年防汛工作结束,整个夏季湖广和江西都风调雨顺,今年秋收丰收已成定局,地面上会太平许久。不过今年多了新作物,需要抓紧时间育种和改良,我回到武昌府后或许会忙一段时间,之后借助民间的力量,将新作物逐步推广到北方,等过个几年,大明百姓便不会饿肚子了!”
云柳行礼:“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安排……”
……
……
京城,朱厚照尝试撤换萧敬不得后,便天天沉迷逸乐,似乎要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
刘瑾不敢再在朱厚照面前耍小聪明,他懂得把握分寸,虽然之前他提出的建议没有迎来好结果,但毕竟让他将三千营以及戴义统领的东厂掌握手中,如此一来他在皇宫中的话语权再次增添。
七月底,朱厚照大婚事项已准备得差不多了,遴选出来的淑女已悉数呈送张太后处,因为朱厚照对这件事不是很关心,所有事项皆由张太后定夺。
这天朱厚照出来玩乐,忽然觉得一阵腻味,叹道:“刘管家,张账房,本公子出宫多次了,每次都在这狭小的居所内,感觉很乏味。那钟夫人警惕性太高,始终不肯赴约,好生无趣……你们觉得朕应该以何种方式玩乐,才能更尽兴?”
刘瑾想说什么,发现有外人在场,当即一摆手,让人离开后才道:“公子,要不将人送进宫中,让陛下在宫内……玩乐?”
“这主意不错,但乾清宫就那么大,若是把人送进宫中,怕是那些阁老、尚书知道后会说朕胡闹,朕该将这些人安顿在何处?”朱厚照再问。
刘瑾笑道:“陛下,不是还有东宫么?东宫如今已闲置下来,距离陛下您的太子出生……尚有时日,不妨先将宫外戏子和乐师、舞姬送到撷芳殿,陛下从此后免得劳顿,可以直接在宫中游玩……甚至可找人在宫中摆摊子,建立街市,陛下不出宫门便能感受到京城市井之风……”
朱厚照一听眉开眼笑,鼓掌道:“这个主意好,刘公公,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御用监的人说,让内府那边多调拨些银两,就说朕有需要!哦对了,宫里一定要开几家像样的秦楼,里面的姑娘姿色必须出众,而且最好天天轮换,人你都从宫外找寻……”
朱厚照想到自己足不出宫便可以享乐,有种在自己家中做贼的感觉,顿时神清气爽,看刘瑾也越发顺眼了。
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
朱厚照在掌控绝对权力上得不到突破,便在吃喝玩乐上做文章。
在享乐上朱厚照就是个天才,以前尚是东宫太子时想玩什么玩不到都会想方设法,更何况如今无人管教?
出宫已是家常便饭,甚至朱厚照偶尔还会在宫外歇宿两三天才回来,辍朝已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接连好几天,到后来那些大臣想见到皇帝一面都难。
之后朱厚照感到厌烦,刘瑾想出一个好点子,那就是将好吃好玩的东西搬到宫里,免除了他出宫的疲累。
这件事朱厚照全权委托刘瑾去做,刘瑾本来就擅于此道,加上他身边还有一堆人巴结和逢迎,很快宫里就变得乌烟瘴气。
刘健和李东阳等大臣得知情况,准备好好教训一下小皇帝,让他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
刘健和李东阳将谢迁、张懋、马文升、刘大夏、张升等大臣叫到文华殿,趁着当天午朝面圣不得,做出安排,商议如何让新皇“改邪归正”。
李东阳作为主持人做开场白:“……自陛下登基以来,除国丧时,少有临朝听政,近来更是变本加厉,多日辍朝,甚至缘由都不告之,宫中盛传陛下连续出宫,几到夜不归宿的地步。”
“诸位都是先皇临终托孤之臣,现如今陛下如此胡闹,诸位有何看法?”
张懋蹙眉道:“宾之,这种事你可莫道听途说,若真有此等事,当由内阁进言太后,怎能由我等私下商议?”
张懋是只老狐狸,他知道参加这样的聚会犯禁。皇帝不在,重臣私下串联,商议怎么教训皇帝,传出去对名声有损,回头皇帝知晓了也会拿这说事,就算暂时不会,等皇帝羽翼丰满后也不会放过。
李东阳道:“张老公爷,这件事已涉及大明国祚安定,难道你我为人臣子,能放任不顾吗?”
张懋笑着摆摆手,意思是这种事跟我没多大关系,你们自行商议就是。
李东阳看着谢迁,问道:“谢尚书这几日都在家中养病,不知是否听到宫中之事?”
论老谋深算和处事圆滑,朝中无出谢迁之右者,他有些好奇地问道:“怎么了,宾之,陛下这些日子都辍朝吗?老夫病体违和,多日未曾上朝,竟不知此事,诸位同僚如何看待?”
谢迁不想牵扯进这种事。
无论劝谏皇帝,还是跟张太后告状,都是得罪人的事情,这大明天下到底姓朱,就算皇帝再胡闹,也没有为非作歹到天怒人怨,现在朝政牢牢把控在刘健和李东阳之手,谢迁可不认为朱厚照出宫游玩能让大明亡国。
李东阳脸色漆黑,主动表明态度:“我等必须向太后进言,让太后劝诫陛下,必要时我等臣子当跪谏!”
礼部尚书张升有些迟疑:“李大学士,如今陛下出宫只是传言,若就此跪谏,是否……太过小题大做?其实只要陛下回朝听政便可,这辍朝多日,有些事不便处置,若陛下回心转意,别的事……暂且放放为宜!”
朝廷上下谁都不傻,之前梁储被刘健和李东阳当做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