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7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些文官,刘瑾有几分自信,但提到沈溪,刘瑾想想都不寒而栗。

  他暗自嘀咕:“我疯了才让沈溪回京?这小子谋略惊人,就算他能将姓刘和姓李的两个老匹夫斗倒,与我有何好处?凭空出现一个更厉害的对手……论心眼儿,我可玩不过他!”

  张苑一听要调沈溪回来,赶紧帮腔:“陛下,奴婢认为沈大人颇有能耐,进入内阁后,应该能起到浑水摸鱼的作用……嘿嘿,您看……”

  “有道理,有道理!”

  朱厚照眉开眼笑,指着张苑连连点头,就差大加赞扬了。

  刘瑾赶紧说道:“陛下请三思而后行。沈总督再跟刘少傅不对付,毕竟也是翰苑出身,且当初沈总督会试时,李大学士是他的主考官,听闻李大学士对沈总督称赞有加……”

  这个时候,刘瑾巴不得说沈溪跟刘健和李东阳是一伙的,让朱厚照就此断掉让沈溪入阁的心思。

  朱厚照皱眉:“刘公公,你这就有所不知了,沈先生当初参加会试,李大学士确实是他的座师,但沈先生做官后,却跟谢阁老走得近,李大学士对他可没有提携之恩。之前朝中,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不止一次在父皇面前说沈先生的坏话,这些事朕记得清清楚楚。”

  “沈先生跟朕关系一向不错,他回京后,一定会倾尽全力帮助朕,而不是为刘少傅和李大学士出力……”

  刘瑾听到这些话,无比惊讶,暗忖:“坏了坏了,为何陛下对沈溪那小子如此器重?难道就因沈溪当了几天东宫讲官?哦对了,我记起来了,之前陛下尚是东宫太子时,跟我去南方,后来不辞而别,说是要逆江水而上游历天下,不会是去找沈溪那小子吧?”

  “刘公公,你有听朕说话吗?”朱厚照见刘瑾沉默不语,不由问道。

  因为之前是刘瑾提出找别人入阁,跟刘健和李东阳对着干,这主意非常符合朱厚照的心意,因而对刘瑾的意见多了几分重视,居然主动询问。

  刘瑾赶紧组织语言:“回陛下,老奴正在思索此事。按照陛下所言,沈总督回京自无不可,但就怕沈总督年轻,资历浅薄,怕是在内阁中……无法跟刘少傅和李大学士这样的老臣相抗衡。”

  “陛下不妨设想一下,沈总督入朝不过六七年,多在地方统兵,在朝中没什么势力,进了内阁却非首辅,所做票拟还是要过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之手,他们若不同意,沈总督也不能提出反对,只能按照刘少傅和李大学士的意见走……到底沈总督要为将来的仕途着想!”

  朱厚照稍微琢磨了一下,神色中稍微有些不满:“你说得也有道理,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沈先生不合适,你总得提出几个合适的人选出来!”

  刘瑾道:“以老臣所知,如今在京翰苑之臣,有资历者不在少数,其中有太常寺卿李杰李学士,有焦芳焦学士,都为刘少傅疏远。此二人均为老臣,为官多年,且在翰苑中门生故旧遍布,陛下何不考虑此二人入阁?”

  朱厚照蹙眉思考,嘴上嘀咕个不停:“李杰和焦芳?他们也给朕当过先生,学问是不错,但二人……似乎脾气都有些执拗……”

  刘瑾赶紧道:“陛下,有能力者方有脾气,陛下应知人善用,而不是为了他的脾气就不用……如今要找人牵制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不同流合污、有着铮铮傲骨之人不正是陛下所需要的吗?”

  朱厚照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

  “就算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但李学士和焦学士如今都不在翰苑所呈候选人之列,朕如何方可让他们加入名单中?”

  刘瑾道:“还是要请梁储梁学士!翰苑中,梁学士为人公正,若陛下明确提出要增加候选人,梁学士必不会跟陛下为难!”

  朱厚照终于打定主意:“好,那就这么定了!”

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点

  朱厚照听从刘瑾建议,决定在内阁大学士候选人名单中增加二位,分别是侍读学士李杰和侍讲学士焦芳。

  李杰和焦芳在朝中地位虽不低,却从未染指过核心权力,甚至李杰之前为谋求新皇赏识,还与他人联名提请施家台为泰陵选址。

  朱厚照之所以把李杰和焦芳推出来,不是看中二人做事的能力,纯粹是为了给刘健和李东阳添乱。

  随后,朱厚照再次将翰林学士梁储叫到乾清宫,提出增加入阁候选人名额,让梁储非常为难。

  从规矩上来说,选拔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事情,皇帝可以指示内阁拟定新增候选者名单,也可以自行推荐人选,朱厚照这么做合情合理。但梁储清楚一件事,以李杰和焦芳的能力,并不足以入阁,现在皇帝推荐二人并非是他们能力突出,而是为了想把水搅浑,最终达到把事情搅黄的目的。

  同时,若是梁储听从皇帝的意见,意味着他要跟刘健和李东阳交恶。

  梁储暗自琢磨:“刘少傅和李大学士让我充当出林鸟,在举荐内阁候选人名单中居然加上我自己……刘少傅摆明了是要将王德辉送入内阁,我不过是陪跑。眼下陛下叫我增加候选人名额,也是想让我冲锋陷阵!为何做个翰林学士如此难?”

  梁储虽然是文官集团一员,但他不太喜欢跟核心层走得太近,刘健和李东阳从未将他当作“自己人”,只是偶尔公事公办让他做点事情。

  梁储夹在文官集团和皇帝中间,明白自己被两边当枪使,很想撂挑子不干,但如今皇帝就在眼前,他根本不来来台,只能硬着头皮应承:“既然陛下已重新拟定名单,那臣便将此二人写入奏本中,呈递通政使司……”

  “好!”

  朱厚照爽快地答应下来。

  奏本从通政使司转呈内阁,意味着皇帝跟内阁的矛盾公开化。届时刘健和李东阳有什么看法,自然会来向朱厚照请示。

  在梁储想来,按照规矩奏本重新走一遍流程,好过由他在皇帝面前拟定、不经内阁直接御批过关,事后才通知内阁那边,如此会将他完全推向文官集团的对立面。

  梁储不想卷入朝争,只能尽量想法避免此事对他的影响。

  梁储当着朱厚照的面,重新将奏本写好,朱厚照拿过去仔细看过,这才满意点头,交给梁储道:

  “梁学士,你奏本写得不错,不过不必那么麻烦走通政使司的渠道,你亲自送到内阁去,就说是朕让你送的……这件事跟你无关,你大可放心,朕在这次选拔中会秉承公平公正的立场,你或许是最终的胜利者,那时候你可要尽心帮朕做事!”

  此时梁储才发现,朱厚照将了他一军……他直接把奏本送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