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定能做出好文章……但未必能出状元文章,最多也就是成绩稍微提升一点儿……差不了多少!”

  张延龄笑道:“大哥这就有所不知了,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区别可不小,很多人还眼巴巴想中个鼎甲呢……再说了,有考题总比没考题强,要是能直接进入翰林院,那就赚大发了。大哥,你说这一份考题卖个几万两银子应该不成问题吧?”

  “你说什么?你准备把考题卖了?”

  张鹤龄有些惊讶,但随后坚定地摇头:“不行,据对不行!这是多大的事情,如果你有亲近之人,将考题告知,那倒可以,让他试试能否考取状元,又或者在殿试中取得好名次,日后委以重用,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是否值得信赖。”

  “但若要将考题贩卖,风险太大,若事情闹开的话,会成为新皇登基后最大的政治丑闻,如今满城风雨都在说你我兄弟乃之前城中强抢民女案的行凶者,你还想让咱张家成为众矢之的不成?”

  张延龄道:“大哥是担心,贩卖考题的事被人所知?那大哥未免杞人忧天了,这考题我懂得如何去卖,而且这些人将来必然会为我所用……开始我也不跟他们提银子的事情,等他们中了一甲二甲进士,不送点礼来,恐怕他们在朝中也没什么前程了……大哥以为呢?”

  张鹤龄想了想,依然发出警告:“如今陛下刚有此意,尚未将事情落实,就算陛下找你我出了考题,难道回头刘健和李东阳那些人不会追问考题从何而来?如果他们知道是你我兄弟找人出的题目,必然会想到你我会泄题……”

  张延龄笑道:“既然我们不泄露他们都会怀疑,那我们作何还要严守秘密?就泄露出去,看他们怎么办,早就看那些老匹夫不顺眼,现在难得有这机会,正是你我兄弟在朝中培植势力的大好机会……还能顺带赚银子,可说是一举两得!”

  张鹤龄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思考半晌之后,才幽幽一叹:“我们先进宫面圣,听听陛下怎么说,这事儿由我等做主,回头陛下将事情泄露出去,害得是张家……当然,若陛下能严守秘密的话,你找几个人泄露考题,那倒没什么。”

  “但这件事一定要最好最坏的打算,殿试就在两天后,仓促下陛下病急乱投医,说不一定会到处求助,搞得满城风雨……实在不行便直接拒绝陛下,让陛下去找刘健,我们不掺和这事!”

  ……

  ……

  张氏兄弟天黑前入宫,在乾清宫寝殿见到朱厚照本人。

  朱厚照只留张苑一人在身边侍奉,见到两个舅舅,他脸上挂着的笑容平添几分和善,招呼道:

  “大舅、二舅,这些日子你们可还好?父皇病故,朕打理朝政很是疲累,不由想起当初为太子时,经常与你们出宫……”

  张鹤龄打量自己弟弟一眼,目光好似在说,看看,现在皇帝拿当初送他出宫这件事来要挟,逼你就范了!

  很显然,朱厚照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既然当初你们已经帮朕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那就跟朕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朕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你们要尽力相帮。

  张延龄笑道:“之前陛下为太子时,出宫走走不过是为了见识风土人情,臣帮陛下出宫且保护您的安全属分内之事。不知陛下此番叫我兄弟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朱厚照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二舅,你看朕之前一直都不知道,原来今年的科举已经到了殿试阶段……之前的会试基本由刘少傅他们打点,朕那时忙着为先皇守孝,没时间主持。现在要殿试了,如果朕再不管那就说不过去了。”

  “刘少傅的意思,让朕出一道考题,就是殿试考题,朕实在没什么精力来出……你看你们是否可代劳?”

  张氏兄弟对视一眼,他们自然知道以朱厚照的能力根本没法出殿试考题,而不是所谓没时间没精力,因为张苑在通知他们的时候就已经把事情说得很明白了,所以二人算是有备而来。

  张鹤龄道:“陛下,这出殿试题目可不是小事。帝王策问贡士,取为天子门生,此等事怕是臣下不适合代劳!”

  君臣间互相推脱,但张延龄的推脱却是为了让朱厚照信守承诺严守秘密。

  “唉!朕也知道,这种事让你们臣子代劳不那么不合适,但你们也要体谅朕的为难之处,朕才几岁,你们多少岁,朕的精力能跟你们相比?”

  “而且朕最近要做的事情很多,让你们帮忙,也属权宜之举……这样吧,你二人便将考题写来,朕参考一下,或者多出几道题目让朕思考和筛选,就算是朕亲自出题了,你们看如何?”朱厚照眨着眼问道。

  张延龄自然不想出几道题给朱厚照,原本殿试就只剩下一天时间,从出题再到找人泄题鬻题,那些得到题目的人再找人做出文章,前后时间紧迫,如果再不知道具体题目,那可就有点儿抓瞎的意思了。

  张延龄道:“陛下,这样吧,题目可以由臣下兄弟来出,但您……可不能对刘少傅等人提及,否则……我兄弟实在不知如何面对朝中臣僚!”

  朱厚照这才恍然,笑着说:“原来两位舅舅是担心这个啊……没问题,朕一定不对刘少傅说,朕是什么人两位舅舅应该清楚,朕答应过的事情绝不会反悔!朕就将这差事交给你们,做得好,那些进士既是朕的门生,也是你们的门生。哈哈哈!”

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

  三月二十九开始殿试,而朱厚照在三月二十七晚上才找张鹤龄兄弟商谈出题之事。

  张鹤龄和张延龄回去后必然要连夜寻找合适的人选,还不能找现任翰林来出这题目,否则事情很可能会泄露给刘健和李东阳知晓,找的要么是已致仕的翰林,要么是那种有才学但怀才不遇的才子。

  此时京城中,也有一人正准备参加三月二十九的殿试,他不用在客栈或者是租来的民居等待考试开始,而是在家中守着老婆孩子。

  这个人便是自认沈溪的学生,目前在京城士子中非常有名的谢阁老家的二公子谢丕。

  为了儿子参加殿试的事情,谢迁特地回来做交待,对儿子耳提面命,进行一番考前指导,怎么说谢迁也是状元出身,而且他参加过多次会试和殿试,有不少担任殿试读卷官的经历,在殿试应考上可说经验丰富。

  谢府书房,谢迁特地叫儿子过来,陪同者不但有徐夫人,还有谢丕的妻子史小菁,此外谢迁的弟弟谢迪也应邀前来做考前指导。

  谢家虽然是余姚大族,门风严谨,但谢迁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