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禾等人,抱着学习的态度,基本上沈溪说什么,他们便记什么,他们知道自己要想得到军功,不付出努力不行。
至于张永和刘瑾,就在那儿当坏学生,完全是左耳进右耳出,虽然二人在见识上比王禾跟苏敬杨高许多,但他们根本没兴趣听沈溪“废话”。
会议结束,沈溪特地让人将两口箱子帮张永和刘瑾抬回帐篷。待两个太监走出大帐,云柳才来到沈溪跟前,小声问道:“大人,不知是否还有东西要交给两位监军……”
沈溪想了想,问道:“还有什么?给点甲胄、兵器和大米咸菜,已经很够意思了,他们的俸禄又不是本官负责……你没事想那么多作甚?”
云柳心中其实有些惧怕那些行为举止怪异,做事喜欢走极端的太监。
因为她以前便是东厂番子,说白了都在太监指挥下做事,东厂厂公通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次席者担任,此外掌班、领班、司房等也多由太监充任,若日后张永成为东厂执事太监,那她便会有麻烦。
但实际上她现在已经脱离东厂体系,只是暂时没意识到而已,再加上沈溪很多时候会用到东厂的情报体系,所以给她一种还在东厂做事的错觉。
沈溪道:“云侍卫,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刺探情报,至于本官需要给谁送礼,送多少礼,跟你无关……如果你能做好本官的耳目,本官同样会跟朝廷为你请封!”
云柳望向沈溪,欲言又止,表情有些委屈。
她其实想说,请封什么的她一点儿都不稀罕,她在意的是自己和熙儿能成为沈溪的女人,未来能有倚靠,这才最重要。
就算在东厂混得再好,当上档头,也就跟玉娘的情况相似,最多出来领个教坊司,干那些下三滥的差事,哪里有机会结婚,嫁人生子?
……
……
中军大帐人完全散去后,沈溪回到寝帐,此时他仍旧将惠娘和李衿带在身边,同宿同飞。
至于云柳,一路上都没得到沈溪的宠幸,更别说是熙儿这样原本就还没被沈溪所接纳的女人。
云柳从中军大帐出来,没出营地,便见熙儿在她们的寝帐前焦急地等候。见到云柳,熙儿连忙询问:“大人有何吩咐?”
面对自己的好姐妹,云柳总是有些歉疚,因为她知道自己近水楼台,现在已成为沈溪的女人,而熙儿却一直没有机会,沈溪说要接纳,但却没给准信,这次在外做事,二人都勤勤恳恳,但沈溪似乎没记她们多大的功劳。
云柳叹道:“熙儿,大人让你我继续刺探情报,别的事情,无需担心,更别想什么送礼的事情,大人从来不会给监军太监送礼!”
熙儿撅着嘴道:“不送就不送,倒好像我们想送一般……”
“这张公公和刘公公,本身有多麻烦,大人不知晓吗?我们是担心他触怒这两个前途光明的太监,将来被针对报复,他若是蒙冤下狱,我们将来依靠谁?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
张永和刘瑾一路上累得够呛,好不容易跟沈溪会合,以为可以作威作福,谁知沈溪上来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在众将士面前表现出对监军的轻蔑。
换作平时,二人必定大发雷霆,甚至以跟朝廷告状作为要挟,逼领兵者跟他们赔礼道歉,送上厚礼以求相安无事。
但到了沈溪这里,这招却不好使。
别人生怕监军跟朝廷告状,影响全体将士的功勋认定,但沈溪这边,从来都是朝廷给他压功劳,左右朝中告刁状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两位,就算告状,沈溪依然能获取大捷,反倒证明他们监军做得不称职,没事找事。
告状的结果,反而会把自己到手的功劳给丢了,实在得不偿失。
张永跟刘瑾都熟悉沈溪性格,这会儿就算生气,也没处发泄。现实便是如此,没别的办法就只能妥协,怎么跟沈溪斗那是门学问,这对未来朝中的老冤家,现在临时做起了盟友,琢磨如何才能从沈溪手里捞取好处。
张永和刘瑾被安排在同一个寝帐,十多名士兵帮忙把沈溪“馈赠”的箱子抬到帐门前,放在地上,没有继续往里送的意思。
张永怒道:“这是何意?摆在门口好看是吗?还不快送进帐内!”
领兵的侍卫队长恭恭敬敬说道:“两位监军请见谅,这是沈大人的吩咐,请你们在帐门外清点好物品,这儿有一份清单,若二位大人清点无误的话,在清单上画押,按上手印,如此战后才好归还,不会出现偏差……”
张永挥舞拳头,怒不可遏:“尔等莽夫,居然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咱家乃堂堂监军,随时能要了你等狗命!”
张永被沈溪折磨够了,以前在土木堡的时候,就天天受气,现在到了西南,沈溪似乎更加变本加厉,张永觉得自己蒙受天大的委屈,以至于有些歇斯底里。
倒是刘瑾学会了隐忍,阴测测地道:“清点就清点,你等掀开盖子,就在我们面前清点,我们在一旁看着就是……”
士兵们这才打开箱子。
刘瑾和张永的目光转到箱子里,只见箱子里琳琅满目,每当一名士兵从里面拿出样东西,侍卫队长便做好记录,口中念念有词:“……米粮十斗,其中新米五斗,陈米五斗,甲胄两副,九成新,腰刀两具……”
沈溪送来十斗米,明制一斗为十二斤,十斗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人如果没有沾荤腥的话,一天吃两斤米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这些米相当于两人一个月的用度。
刘瑾和张永本以为沈溪会客气点儿,多少塞点银子意思一下,到最后发现,简直是痴心妄想,沈溪送来的全都是一些让他们觉得可笑的东西,似乎诚心要跟他们为难。
侍卫队长问道:“两位监军大人可有异议?”
张永怒道:“这些破烂玩意儿还要最后归还?那些甲胄、兵器也就罢了,我们带在身上,不上战场就是,最后完好无损地还回去,但那些米粮怎么弄,莫非不让人吃进肚子不成?”
侍卫队长解释道:“两位大人误会了,米粮是大人私下里送给你们的,算是二位大人到军中履职的礼物。若你们不想接受馈赠,可以选择不收,之后跟着大家伙儿一起吃大锅饭就是!”
张永和刘瑾对视一眼,二人从来没听说过“大锅饭”这个词汇,刘瑾问道:“问你一句,什么是大锅饭?”
侍卫队长客气地解释:“这是大人定下的规矩,军中以三十人为一队,围着口大锅进食,每日两餐管饱,负责守夜的将士会加餐一顿,但饭量减半。军中一切人等不得私设小灶,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