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1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朝廷“七卿”等若,地方督抚那么多人,正二品的左都御史绝对是无人能及的最高官职,但沈溪还需要另外一层身份来领兵。

  之前两省总督,现在可以称之为“六省军务提调”,但这官职,显然未曾出现在大明任何典籍中,也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皇帝现在便在为难,到底给沈溪派遣怎样一个差事来领兵。

  在场大臣面面相觑,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完全无先例可循,之前有文官领兵西北,都是加尚书衔。

  刘大夏道:“陛下,当以马太师当年在西北领兵为例,加兵部尚书衔,统调兵马,最为妥当!”

  一句话,迅速引发轩然大波。

  在场这么多文臣武将一片哗然,连谢迁自己心里也“咯噔”一下,怎么说着说着就要给沈溪加兵部尚书衔了?

  连谢迁自己都没想过,沈溪加了兵部尚书会是怎样的光景?之前一直努力都未曾帮沈溪争取一个户部侍郎的官缺,现在突然要加兵部尚书,即便知道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官职,谢迁依然欢欣鼓舞,这下总算是唯才是用了。

  刘大夏这话,并非是贸然说出来,好像经过深思熟虑。因此,当他说出口后,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他,但见刘大夏神色不为所动,而弘治皇帝也没有任何惊讶,这下很多熟悉皇帝性格的人马上意识到,朱佑樘很可能跟刘大夏提前商议过这问题。

  王华心想:“刘尚书来得比我和宾之要迟一些,之前并未进入殿中跟陛下商议西南军务,为何刘尚书在这个问题上竟然跟陛下的意见会步调一致?而西南一系列战报也只是在今日下午才传到京城来的……”

  对于王华来说,一些事情难以用常理揣摩,刘大夏建议给沈溪加兵部尚书衔,观察皇帝的反应,皇帝分明大为赞赏。

  李东阳原本已经往前迈了一步,想要坚决将这个提议顶回去,但他看到皇帝一脸欣慰深以为然的表情,立即将伸出去的脚收了回来。

第一四四七章 定论

  乾清宫中,朝议在继续。

  李东阳此刻心里一片黑暗,他知道到这个地步有些事已难以转圜,除非现在刘健马上到来,以刘健在朝中的威望,才能将皇帝的嘴给堵上。

  果然,有了刘大夏建言,朱祐樘立即打蛇随棍上,首肯道:“……确实如此,按九边用兵惯例,三军主帅以兵部尚书领兵,最为稳妥。沈卿家于宣府和京师用兵时,表现卓绝,让鞑靼人闻风丧胆,具备三军统帅之能,朕委以兵部尚书职平息地方叛乱,于国于民是好事,诸位以为如何?”

  张懋看了李东阳一眼,这次内阁次辅大人低着头一语不发,让张懋有些不太适应,愣了好一会儿才出列请示:

  “陛下,以沈溪为六省兵马提调,加左都御史、兵部尚书衔并无不妥,但若战事结束,当以何职安排?若继续留在地方……似有大材小用之嫌……”

  谢迁听到这话,心里乐开花,心想,张老公爷什么时候这么向着沈溪小儿了?这战事还没开始呢,就想着给沈溪小儿论功行赏,莫非回头要把人调回京城委以重任?

  张懋的话直指问题核心,李东阳和王华等人立即侧耳倾听,想看看弘治皇帝是什么态度。如果属意沈溪立功后将其调回京城,无论如何都要反对。

  朱祐樘道:“这倒也是……毕竟现如今沈卿家是临危受命,并非以兵马统调长期监管地方,待平息地方叛乱后,官复原职较为适宜!”

  或许弘治皇帝意识到一再提拔沈溪,会让文官集团离心离德,下一步可能就会收到一大堆请辞奏本,不如妥协一下,战后让沈溪官复原职继续当他的两省总督,如此便可缓和朝堂的气氛。

  大不了到那时给沈溪添加一两个省,反正几年前他就当过东南三省沿海总督,现在当个三省、四省内陆总督也没什么大不了,不会影响文官集团的利益。

  有了朱祐樘这句话,没人再愿意站出来说什么,谢迁觉得沈溪的“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属于白捡来的,跟皇帝斤斤计较不但会招来恼恨,连刘健和李东阳等人也会觉得他得寸进尺,心生怨懑。

  到现在谢迁什么话都没说就为沈溪争取到这么大的权限,觉得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李东阳和王华,听到战后沈溪会重新担任湖广、江赣两省总督,不由微微松了口气,相互看了一眼,缄口不言。

  在这种情况下,当皇帝再问意见时,所有大臣皆称“附议”,事情就此通过。

  ……

  ……

  只是短短一个朝会,沈溪便从右都御史,江西、湖广两省总督,一跃而成为以左都御史兼领六省军务,至于沈溪的官品却没变,仍旧是正二品,但却挂兵部尚书衔,风头一时无两。

  李东阳心头窝着一股火,无从发泄。

  他一直在等刘健到来,可刘健就是不见人,在他看来,必定是司礼监在通知刘健的问题上出现偏差,要嘛是故意押后时间前往通报,要嘛干脆就没去人,让他在朝堂上孤掌难鸣,导致在任用沈溪的问题上,只能听从皇帝的意思。

  最重要的事情已经解决,朱祐樘困顿不堪,没等到刘健到来,朱祐樘已到必须要休息的地步。

  “朕该说的都说过了,至于西北军务,等明日朝会时再谈!先行如此吧!”朱祐樘用手扶着头,脸色惨白,额头有汗珠渗出,显得极为痛苦。他连连挥手,示意大家退下,他好休息。

  众人都很识相,赶忙行礼问安,皇帝在朱厚照和萧敬搀扶下,颤巍巍地站起来,往殿后去了,等皇帝一走,乾清宫内马上响起一片聒噪声。

  沈溪一跃而成为六省兵马提调,挂左都御史、兵部尚书衔,等于说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六省军权皆归于他一人之手,虽然这只是属于临时任命的官职,但也变相证明,沈溪的权力在南方已是一手遮天。

  这场战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很可能需要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只要平叛没有结束,沈溪就能一直保有如此大的权力,一向把沈溪排挤在外的文官集团,只能干瞪眼,无法将沈溪拉下马。

  因临时换帅非明智之举,但凡沈溪在阵前没有犯大过错,朝廷都不会这么做。

  皇帝前脚刚走,众大臣便纷纷跟谢迁搭讪,说一些“恭喜”的话。

  马文升笑着对谢迁道:“于乔,沈溪手头拥有如此大的权力,真是皇恩浩荡!你要提点他一下,莫让他走上歧途!”

  这番话看似恭喜谢迁,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