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么?”
沈溪义正词严:“强扭的瓜不甜,我送你回京,路上若让你跑了,我无法跟陛下和皇后娘娘交代,还不如从开始就撒手不管,即便你死在路上,我也可以跟朝廷说压根儿就没有见过你。”
“怎么取舍,由你自己来定夺吧!”
朱厚照一脸的不情愿,他既想跟沈溪在地方上风光一把,顺道跟沈溪学一些治国平天下的本事,另一头却又想维持目前自由自在的状态,到别的地方走走逛逛。
这些日子,熊孩子在地方上玩野了,心有些收不住……他这年岁根本就不懂得思念故乡和亲人,外面的世界可比皇宫里拘束无聊的生活精彩多了,骤然看到这花花世界,每天都可以经历不同的新鲜事物,朱厚照便想长久留在外面,不回京做那笼中鸟。
熊孩子暗自嘀咕:“看沈先生那严肃的样子,看来我这边不答应是不行了。这样吧,我先允诺下来,安安稳稳过上三天,到时候我再悄悄溜走,即便沈先生要送我回京也找不到人……我留下一封信,就说自行北上京城,这样一路上我又可以领略不少地方的风景。对,就这样!”
熊孩子心里打着如意算盘,他以为可以像应付刘瑾那样来应付沈溪,却不知朱厚照一到武昌府,就再也逃不出沈溪的监控。
沈溪已在武昌府各交通要道和水陆码头设置关卡,安排人手驻守,如此即便朱厚照能逃脱跟踪之人,也休想从水上和陆地离开武昌府而不为人所知。
朱厚照笑着说道:“沈先生怎么说就怎么办吧!我出来时日不短,父皇、母后必然担心得很,而且我离开的时候,太后正生着病,这会儿我也想回宫陪陪太后。这样的话,沈先生这几天就会一直陪着我,是吧?”
熊孩子自以为手段高明,以为能在沈溪这里蒙混过关,但沈溪对这小子的脾气了若指掌,可以说他一撅屁股,沈溪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沈溪冷笑一下,将洗脸帕挂在晒绳上,提前给朱厚照打预防针:“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你答应下来就要履行,这三日内,我会全程陪你在武昌府游历,让你领略一下我创办的工业园区。”
“三天后,我会派人护送你北上,如果你在半道上想逃走,别怪我的人绑也要把你绑到京城。”
朱厚照一脸不以为然,不过他怕沈溪看出端倪,没有犹豫便点头:“先生说得我好像总喜欢言而无信一样,我本来就要回京啊。”
“你也说过了,如果这会儿父皇驾崩,没人继承皇位,说不定母后和那些大臣,就会拥立别人,那我可就亏大了!或者……跟秦始皇那时候一样,来个秘不发丧,那就更需要我回宫了……哈哈。沈先生,你说的什么工业园区,一定很好玩,带我去看看可好?”
天下间除了朱厚照,没人可以把朱佑樘的生死看得如此淡然,甚至拿来嘴边上说事。
沈溪对此很无语,谁让朱厚照原本就是个熊孩子,而且是专门坑爹的那种?
至于工业园区的事情,沈溪并不打算隐瞒,未来他要把各大产业做大做强,如果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很难推行下去。
以朱厚照的性格,在明朝所有皇帝中,已经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换了别人,沈溪觉得根本得不到更多的支持。
第一三七三章 同游
在沈溪看来,既然未来要过继位登基为帝的朱厚照的审核关,把科学技术推广到全国,那不如让熊孩子先领略一下新科技的威力,让他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正好沈溪要测试刚生产出来的火炮,又要对改良后的燧发枪提出建议,即便两款新产品都不是很成熟,至少可以唬一唬朱厚照。
“先吃早饭,等吃饱喝足了,再带你去工业园区。记住了,今日带你去的地方比较危险,一定要跟着我,别胡乱走动,否则出了事得你自己担着!”沈溪道。
朱厚照一听有危险,表现出来的不是胆怯畏缩,而是兴奋和跃跃欲试。
这小子骨子里天生便有旺盛的冒险精神,不危险的事情他反而没兴趣,越是危险他越往前冲。
说白了就是比较虎。
吃过简单的早餐,朱厚照跟着沈溪出了总督府衙门,一路上一直问个不停。
此时就好像回到沈溪在京师当东宫讲官那些日子,朱厚照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沈溪大抵还算是个合格的先生,学生有不懂的,他便会用尽量简单易懂的语言解惑,这也是朱厚照以前总黏着沈溪的原因。
因为在沈溪这里,朱厚照能学到别的先生那里学不到的知识。
沈溪在京城的时候,出门都是一个人,低调至极。如今在武昌府,沈溪出门却是前呼后拥,开道和殿后的衙役一大堆,让朱厚照看了咋舌不已。
被前后几匹高头大马严密保护的马车车厢里,朱厚照有些为难:“先生,您不是怕我在武昌府的事情泄露出去吗?为什么行事如此高调?”
沈溪瞄了这小子一眼,道:“安保工作最重要!”
朱厚照吐吐舌头,没有再多过问。
马车并没有直接前去城南的工业园区,在半道上便停了下来。沈溪准备带朱厚照到武昌府的集市上看看,让他领略一下升斗小民的生活。
沈溪要教给朱厚照的,不是如何去做一个贪图享乐的皇帝,而是当一个对百姓民生有着了解,能体察民间疾苦的皇帝。
可惜的是,由于前后簇拥的衙役太多,随着十一声开道锣声响起,百姓们远远地便跪下,动都不敢动一下,市集为之一空。
朱厚照跟着沈溪在市集上逛了一圈下来,略带失望:“先生,你说武昌府乃一省省治,看这街道,还有百姓的穿着,不过如此嘛。先生大才,治下不应该都是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景象吗?”
沈溪皱眉:“别总拿书籍上描述的百姓生活,跟现实中的民生相比。你也见识过京城市井,这世道的百姓总归是悲苦大于安乐,要平安求得一口温饱,除了大地主、大商贾和士绅外,所有人都得为一日两餐而奔波忙碌,连我这样的官员也不例外!”
“哦。”
朱厚照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很快他又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了,抓住沈溪的手,神秘兮兮地问道:
“沈先生,我听说民间有一种叫做秦楼的地方,里面有歌姬和舞姬,达官显贵都会到里面饮酒作乐,逍遥快活。您能带我去看看吗?”
听到这种浑话,沈溪简直想一巴掌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