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9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东阳苦着脸,担忧地回答:“听以中所言,于乔是被陛下传召入宫,而后不知去处……莫不是陛下对他有何交待,令他暂时以病为由不上朝?”

  刘健听到这假设,心中也有些担心。

  之前弘治皇帝对文官集团的打压,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对鞑靼一战后,皇帝重重嘉奖了刘大夏、熊绣等几名有功之臣,甚至加封马文升为太子太傅,但内阁以及六部其他官员,受到的封赏却极少,这一切无异于是向文官集团表明,你们最好老实点儿,不然朕随时拿你们开刀。

  刘健轻叹:“既然是陛下差遣,暂且莫管于乔去了何处,迟早他会露面的,除非是悄悄回了他余姚老家。如今海晏河清,正是乱象后的盛世之兆,你我多将心思用在政务上,免得被陛下猜忌!”

  ……

  ……

  朱厚照失踪了,谢于乔也跟着失踪。

  两件事前后发生,第一件事朝廷上下没有谁知道,因为朱佑樘以把太子朱厚照带在身边亲自培养他批阅奏章能力为借口,让一众东宫讲官暂时在家休沐,至于何时恢复给太子上课等待下一步通知。

  而谢迁不在府中的事情为刘健和李东阳探知后,很快朝野上下便传遍“尤侃侃”谢迁“假意称病实则失踪”的流言。

  当朱祐樘得知消息后,发出一声感叹,对萧敬道:“萧公公,看来皇后言及,要防备刘少傅和李大学士是对的。若被他二人知晓太子失踪之事,事情怕是如何都隐瞒不下去,将来太子在朝中声望必然尽毁。”

  萧敬有些迟疑地问道:“那陛下,该如何对朝中大臣提及谢阁老之事……”

  朱祐樘有些为难,思虑良久后说出心中的打算:“就说朕有重要事情委派他去做,目前已经在前往江南的途中了吧!”

  萧敬想了想,除此中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点头应是。

  朱祐樘又把之前谢迁进献的几份奏本全都看了一遍,心中对谢迁越发地推崇,叹息道:“谢先生不愧为我大明栋梁之材,所奏事情合情合理,分析丝丝入扣,看来太子的下落只能寄望于他身上了。”

  “谢先生不仅本身能力卓越,还为大明培养出沈卿家这般旷世奇才,只可惜朕暂且无法将沈卿家留在京城效命,希望他在总理湖广、江赣军政事务时能有杰出表现……哦对了,萧公公,你之前不是说在东宫找到的说本很多么?现在手头这些朕已经看完了,你去把余下的统统拿来与朕过目!”

  萧敬怔了怔,这才意识到皇帝是在跟他要书看。

  太子朱厚照平时所看的杂书,基本都是沈溪撰写,此事当初朱厚照可是亲口承认了的。

  萧敬本来以为朱祐樘会将自东宫没收的书焚系数焚毁,未曾想朱祐樘自己对书籍也很是沉迷,连续把书看完才放下,而且看过后还归还给太子。

  以熊孩子对朱佑樘的防备,每次他得到武侠小说,都是一边看,一边藏,免得被老爹一次性全部没收。

  朱厚照此番南下去找沈溪,自然不会带着这些已经看过的书籍,朱祐樘在派人去找寻儿子时,意外收获颇丰。

  朱祐樘大病初愈,又因为文官擅权和儿子失踪的事烦忧不已,这会儿见到之前没看到大结局而牵挂不已的武侠小说,刚一接触便沉迷其中,这几日心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不少。

  萧敬虽领命而去,但心中仍旧不解:“陛下这是怎么了?太子看的那些闲书,内容粗鄙不堪,讲述的全都是市井之事,陛下居然也喜欢看?莫非陛下只是想知道太子平日看的是什么书,通过具体内容来揣摩太子的想法?”

  他却不知,朱祐樘父子都属于闷骚型。

  朱厚照的性格受沈溪影响很大,做事逐渐变得有条理规划,冒险精神更是被其发扬光大。而朱祐樘的性格则一味被压抑,当看到不属于日常认知的武侠小说,见到所谓的侠义世界,很快便沉溺,比起朱厚照还更着迷。

  ……

  ……

  就在刘健和李东阳找寻谢迁不得,弘治皇帝还想方设法为谢迁开脱时,谢迁本人此时正在京城周边府县找寻朱厚照。

  可惜的是,连续搜索十余日,依旧不见太子的踪迹。

  从种种境况分析,朱厚照不但已经离开了京城,而且一路南下,至于目的地,谢迁呼之欲出。

  谢迁担心不已:“沈溪这才刚往湖广赴任,太子便告失踪,还往南边去了,不用说太子是去找沈溪。”

  “当初在西直门和正阳门城头上,太子多番提及要领兵与沈溪并肩作战,多半是被沈溪荼毒太深,以为跟着他的好老师不仅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战功还唾手可得。”

  “沈溪刚奉调地方,正是谋求政绩的关键时刻,若被陛下知晓,顷刻间便让陛下对他好感全无,将来想调回京师怕是难上加难,或许还会被陛下治罪!”

  谢迁暂且不知文官集团已经得知他失踪的事情,一门心思地为沈溪考虑。他目前最担心的,还是沈溪因为太子前去投奔而遭受无妄之灾。

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

  虽然到目前为止,谢迁仍然不知道太子是如何过了九城城门这一关,又是如何在没有路引和官凭的情况下一路南下,他免不了暗自怀疑,背后有人在暗中帮助太子,而且这个人能量极大。

  由始至终,谢迁都未将刘瑾和太子南下这件事联系在一起,在他的潜意识里,不相信一个皇帝的家奴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拐带太子出京。

  当然,谢迁还有个揣测,那就是太子自己隐瞒了身份,暗中花银子找人帮忙,办理了一套假路引。

  毕竟太子跟着沈溪学了几年,对于市井之事知道的不少,再加上随着年长,自小营养充足的朱厚照身高体壮,虽然只有十四岁,但乍一看起来已与一般大人无异,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很大。

  “太子自行南下,这一路上必然有诸多艰难险阻,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跟陛下、皇后交待?我之前倒是上了几封奏折,劝陛下放宽心,找太子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但现在却没有一点儿头绪,我该如何跟陛下奏报此事?”

  谢迁左右为难。

  他基本上已经确定朱厚照是到湖广投奔沈溪去了,但他又不敢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皇帝,更不敢把这件事张扬开来。

  现在谢迁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人去追赶朱厚照,但因为对朱厚照行事手法以及行为习惯完全不了解,只能猜想太子大致走运河一线。

  谢迁手上只有东厂和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