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7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区上缴国库的钱粮数目不满意,不是让沈溪整顿地方,因为沈溪是督抚,要整顿地方官府隔着一道布政使司衙门,让马中锡这个名义上的一省主官来处置最合适不过。

  ……

  ……

  马中锡到地方,对沈溪来说是大好事。之前布政使司衙门和地方官绅都在防备他,一旦马中锡对地头蛇展开打击,这些人只会迅速把矛头转向马中锡,也就没时间把精力放在沈溪身上了,那时他甚至可以用高高在上的审判官的身份,坐观地方官府内斗。

  这跟以前沈溪到粤省,地方三司衙门拧成一股绳来针对他完全不同,在心态上更加轻松自在。

  送走马中锡后,沈溪回后院时不禁失声笑了起来。

  跟在身边的马九不解地问道:“老爷,您因何发笑?”

  沈溪笑眯眯地说:“我在想,一向秉公任直的马藩台遇到地方官绅财色贿赂,会作何反应?白花花的银子,一送就是几百上千两,美女一送就是十名二十名……哈,那必然是很有趣!”

  马九一脸迷惑,沈溪这边居然在想马中锡收到贿赂时的反应,之前沈溪似乎都吊儿郎当做事,无心当封疆大吏,而现在越发像是一个市井顽童。

  沈溪随口问道:“九哥,让你张贴告示招募书吏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马九收摄心神:“回老爷的话,告示已经张贴出去了,还向两省地方县府发去了公函,告之总督府衙门此番一次性招募二十名书吏……可要将之前的书吏都撤换?”

  沈溪笑了笑,道:“他们如果愿意竞聘上岗,我不反对,但要想既在我衙门里赚俸禄,就得有真才实学,还不能尸位素餐混日子!”

  “从即日起,你负责把投过来的书帖收拢一下,记好了,只有拥有秀才功名的人才能参加竞聘,同时年岁限定在三十岁以下,跟他们说明白,我这儿不阻碍他们将来考举人考进士,但若谁来我这里混吃等死,趁早滚蛋!”

  沈溪对之前督抚衙门几名留守书吏不是很满意,这次想多招募些人手。

  对于请唐伯虎和夏宽这样的“大佬”作师爷,他如今的俸禄可养不起,干脆就以衙门名义聘请普通书吏,能帮忙处理公函文书,平日帮自己做点事跑个腿便可以,至于唐寅就让他留在琼崖,好好打理盐业生意好了。

  这次选书吏,沈溪采用的是“竞聘上岗”的模式,公开选拔人才,不局限于武昌府本地,可以是湖广、江赣两省的秀才。

  只是此次招募时间很紧,前后也就半个月左右,能得到消息并且及时赶路过来的,一律列在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能否顺利选中满意的书吏,得等沈溪亲自组织考核和选拔后才能确定。如果参与的考核的人杰确实很多,人数可以不局限于二十,虽然沈溪这边不养混吃等死的庸才,但可以多招募些人手为未来储备人才。

第一三四三章 谢老儿不上朝

  沈溪得意自在,而京城那边谢迁可就焦头烂额,茫然不知所措了。

  谢迁带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花了几天时间在京城各处找寻朱厚照,他本以为熊孩子玩累了自然而然就会回宫去,结果找了几天,几乎把京城上下都翻遍了,愣是没有找到太子的下落。

  朱厚照竟然失踪了!

  这样的结果让谢迁分外恼火,京城也就那么大,如今鞑子撤出长城一线京城解除了戒严状态,但进出城门依然要有官凭和路引才行,熊孩子离开皇宫能去哪儿?

  涉及大明储君安危,甚至直接影响大明国祚安定,谢迁那叫一个忧心如焚,每日都坐镇东厂和锦衣卫衙门,调查朱厚照的下落。

  由于分析方方面面的情报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如今谢迁连内阁那边都没法兼顾了,他只好向皇帝请了病假,知道其中内幕的弘治皇帝自然恩准,这下让刘健和李东阳的日子很不好过。

  此时刘健和李东阳仍旧不知道太子失踪的事情,但因谢迁不到文渊阁处置奏本,以至于内阁积压的奏本愈发增多,刘健和李东阳一个总以自己年老体迈为由推脱公事,而另一个则喜欢以自己绝后又身体有病为借口不干活。

  以前内阁中就谢迁属于任劳任怨型,现在谢迁忽然不在了,在票拟上刘健和李东阳加起来都比不了谢迁一人做事的效率。

  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刘健和李东阳合计一下,在皇帝没准允新的阁臣人选前,必须先让谢迁请回来将差事给担起来。

  这是没事时把谢迁推到一边不予理会,现在发现内阁运转不灵了,就要厚着脸皮去请谢迁出山当差。

  于是李东阳带着刘健的殷殷嘱托,带着礼物赴谢府登门问病,结果到了地头才被告知,说是谢迁这几天没回家。

  李东阳大惑不解,赶紧回去把消息告知刘健。

  刘健老脸横皱,道:“于乔平日做事并非推诿之人,难道他向陛下撒了谎,故意不上朝来为难你我?”

  到这时候,刘健和李东阳很难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

  他们联手杯葛谢迁,在处理重大事务上从来不问谢迁的意见,而小事则一律丢给谢迁拟定票拟,是个人都能感受出他们准备把谢迁隔绝在核心权力外,这时候谢迁突然告病请假不来文渊阁,摆明是要给他俩施压。

  李东阳感到事情有些棘手,问道:“刘少傅认为当如何?”

  这个问题一出口,李东阳等于承认他自己跟刘健抱有同样的想法。

  刘健叹了口气,道:“于乔始终是阁臣,这几年他兢兢业业为朝廷做事,从未称病推辞过公事……以如今这情形,我以为还是应先寻到他本人,促膝长谈,解开彼此心中隔阂为宜!”

  你谢迁不是闹情绪吗?

  那我们就跟你暂时达成妥协,表明我们不是要疏离你,也不是想培养别人来取代你的位置,是你多心误解了!以后我们三位阁臣同心协力,共同匡扶大明江山社稷,你就别闹情绪,回来安心做事。

  大不了以后朝廷重大事务我们也让你旁听一下,但最好不要发表意见,因为就算有看法我们也不听你那一套。

  刘健和李东阳虽然在大多数文官心目中,属于那种刚直不阿、贤良方正的文臣,但实际上他们最擅长玩这种阴谋手段,被他们愚弄了还让你无话可说。当然,二人并不觉得这样做有多卑鄙,反而认为这是用正常的手段达成目的,无可指责。

  朝廷的军政大权就这样被他们用近乎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