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宫?”

  张懋满心疑惑,皇帝这是怎么了,虽然说您身体有所康复,但却老把儿子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送,难道就不怕您的江山没了继承人?

  朱厚照追问:“张老公爷,您还没说,西直门现在怎么了,为何到处都兵荒马乱?”

  张懋仍旧骑在马上,这会儿他可没时间进宫求证太子所说是否属实,但白天皇帝派太子去正阳门劳军的事情他很清楚,他却不知道这次乃是朱厚照一意孤行,只好道:“太子殿下,刚得到消息,北寇兵马从朝阳门之南的智化寺方向进犯京师城垣,老臣率三千兵马前去增援!”

  朱厚照一惊:“鞑子真狡猾,现在不但发起夜袭,还学会声东击西,朝阳门那边鞑靼人肯定少不了,张老公爷带三千兵马够吗?算了,本宫跟您一起去朝阳门吧!”

  张懋道:“太子殿下,您不能去!”

  “为什么不能?父皇既然安排我劳军,哪里有需要,我就应该出现在哪里,张老公爷,不说别的,这京城如此大,总有防备空虚之处,鞑子觊觎京师久矣,若不能有本宫这样的大人物鼓舞军心,士兵凭什么血战到底?”朱厚照据理力争。

  张懋此时正焦头烂额,也不知太子是否真是皇帝委派,但料想如果没有皇帝手谕,太子无法出宫,无奈地说:“既然太子想一起去,那老臣便护送太子前往,就算拼死也要回护太子周全!”

  朱厚照笑了笑,道:“拼死就不必了,有本宫在,料想那些个鞑靼人定会闻风而逃,本宫要跟张老公爷并肩作战,最后欢庆胜利!”

  ……

  ……

  “……阁老,刚收到消息,太子往朝阳门去了,还是跟英国公一起去的!”

  谢迁出宫门后乘马车追赶朱厚照,谁知道朱厚照的车驾很快,谢迁刚赶到鸣玉坊广济寺,准备阜成门和西直门都去看看,但突然得知朱厚照往朝阳门去了,谢迁顿时感觉一阵无力。

  “嘿,不愧是沈溪小儿栽培出来的弟子,做事风风火火……怪不得太子口子时刻挂念沈溪小儿,果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若沈溪小儿将来回到京城,而太子又登基,那沈溪小儿的前途岂不是一帆风顺?”

  谢迁开始时心情糟糕,但他知道沈溪已平安无事进到居庸关,不知不觉轻松起来。年老体衰后,谢迁总想有人继承他的衣钵,选来选去觉得沈溪最合适,以前他总为把谢恒奴嫁给沈溪而不值,现在他却觉得这门婚事太妙了。

  欣喜之余,谢迁脸上又布满阴霾。

  这次却是为京师的紧张局势而揪心不已,沈溪虽然安全了,但京城这边却很危险,如今一日三惊,若真有个纰漏,连他自身都保不住,更不要说什么传承衣钵。

  这时,隶属于府军前卫的侍卫过来问询:“阁老,您老……还准备往西直门去?”

  谢迁没好气地说:“太子已不在西直门,去作甚?折道往朝阳门,这回从教忠坊那边走!”

  随后车队起行,谢迁在马车车厢中休息,不一会儿马车就剧烈颠簸几下,他连连出声抱怨:“老夫这身板,都要颠散架了!”

  好不容易到了朝阳门大街,谢迁刚从马车上下来,人尚未站稳,就听到城门处传来“咣咣”的撞门声,细问才知道原来是鞑靼人在撞城门。

  谢迁正担心,当得知仅是瓮城城门时心头才稍微轻松些,四处看了一眼,喝问:“太子何在?”

  侍卫抓了一名将官过来,那将官神色中带着一抹迷茫……他并不认识谢迁,只知道这是朝廷的大官。将官道:“太子?太子殿下未曾光临,这位大人,您是哪个衙门的?”

  谢迁感觉不妙,明明听说太子到朝阳门来了,为何人未至?

  正要去东直门那边看过,谢迁猛地一拍脑袋,道:“怎这般粗心大意,太子走的是江米巷,哪里有这么快过来?来人,护送老夫上城头!”

  原来,从西直门到朝阳门有两条道,一条是从皇城北边,走鼓楼街、安定门大街到朝阳门,另一条则由大明门南的江米巷,折道崇文门大街、牌楼街到朝阳门,两条路相对而言,南面的路较为好走但会绕远道,北面的路虽然近但很颠簸,谢迁为了追赶太子,所以选择了走北面,结果赶到前面来了。

  尽管谢迁有些晕血,但事关城防大事,谢迁心说这种督战的事情还是要自己来,赶紧让侍卫护送他上了城头。

  朝阳门的城楼没正阳门那么高,仅有三层,而且朝阳门这一段城墙因年久失修,破损之处不少,有很多地方甚至把包砖内的夯土给露出来了,谢迁看得不是很真切,但他知道一件事,朝阳门更不容易防守。

  谢迁问询值守城门的副总兵胡洛:“朝阳门驻兵多少?为何光见火光,听到声音,却不见狄夷兵马的身影?”

  胡洛道:“回谢阁老的话,鞑子兵马刚刚撤离!”

  “撤了?”

  谢迁悚然一惊,“往何处去了?”

  胡洛道:“阁老,末将不清楚……要不,您老派人去周边城门问问?”

  尽管谢迁脾气不错,但这会儿他也有忍不住骂娘的冲动,心想:“北寇这种折磨人的攻城方式真要命,这不是让我各路驻守兵马都把弦紧绷了,连个安稳觉都不能睡?看来太子说的没错,久守必失,如果再不主动出击,几天下来京城守军便承受不住!”

  谢迁正在琢磨,一名侍卫气喘吁吁赶到谢迁面前,禀报道:“阁老,刚得到传信,太子往安定门方向去了!”

  “安定门?”

  谢迁感觉一阵泄气。

  安定门是京师北城门两座城门中靠东一座,距离顺天府衙、国子监和文庙很近,谢迁刚刚才从那边路过,想到自己又要被折腾,顿觉力不从心。

  谢迁一摆手:“走,往安定门,唉!真是要折磨死个人!扶老夫下城头……再找人举着火把照亮!”

  大半夜爬城头,谢迁很怕自己一脚踩空,毕竟身子骨不是年轻力壮那会儿,侍卫也知道谢迁状况,更知道这位是朝中人人称颂的“谢公”,唯恐巴结不得,自然对谢迁照顾有加。

  谢迁刚下城头,安定门遭遇鞑子袭击的消息已传遍京城。

  谢迁马不停蹄往安定门而去,终于在近四更天时抵达,此时谢迁已经在马车里睡了一觉。

  ……

  ……

  鞑靼人轮番攻城,京师九门都未幸免,晚上有实攻,也有佯攻,总之是要让明军疲于应付。

  谢迁在安定门终于找到朱厚照,然后在安定门城楼上陪太子住了一宿,太子闷闷不乐,因为他坚持认为自己老爹应派兵马出城,与鞑靼人正面交战。

  “再不派兵出城,过个三五天,等所有官兵都筋疲力尽,估摸京师就要失守了!”

  天亮时,朱厚照坐在城垛上,自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