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4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守,我大明九边囤积粮草三去其二,兵马粮草皆不足,如何增援京师?”

  “各地勤王兵马,不过乃地方卫所驻兵,骑兵极少,步兵兵器老化,军容不整,如何与鞑靼精锐骑兵一战?”

  林恒想了半天,才被迫点头。

  沈溪继续说道:“如今鞑子战术,就是围城打援,一旦京畿周边各城塞相继失守,京城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乱世出妖孽,京师内或有宵小为鞑靼人所用,城门失守,京师将无法求存,天下必将大乱。即便京师内部不乱,城外没有兵马互成犄角,也未必会坚持多久……”

  说着,沈溪抬头看向京城方向,心中焦虑不安。

  林恒见沈溪若有所思,没敢出言打搅,等沈溪重新收回目光,林恒才问:“沈大人,您觉得我们这路人马,如果杀到京城,可否解京城之围?”

  “唉!”

  沈溪轻叹一声,摇头道:“或可解,但也未必。我兵马杀回京城,此时京师周边或全为鞑靼人所占,那时行军作战将极为艰难。关键在于,京城主军政之人,是否能审时度势,关键时刻主动出击,一举打掉鞑子的锐气,使得其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可能只有等宣府、大同一线战事有了结果后再说,但那时京师是否还能坚守,另当别论!”

  林恒这才想到,大明与鞑靼人交锋,不但京城会面临大战,宣府和大同之地同样会发生激烈碰撞。

  京城这边是由鞑靼汗部人马,也就是达延可汗巴图蒙克为主导,几十个蒙古小部族为辅,攻打明朝京师。

  宣府、大同一线,则是由鞑靼国师亦思马因所部为主,与明朝三边回撤兵马一战。

  沈溪道:“天城卫一战,我边军折损近万,军心士气受到严重打击,若刘尚书不能一战得胜,三边兵马无法撤回,京城安危就只能系于你我之身!”

第一二二一章 夺权

  “气死本太子了!”

  正阳门城门楼三楼上,朱厚照气得拍桌子瞪眼,好像天下人都负了他一般,愤懑不平。

  张苑在旁劝说:“太子殿下,请息怒……您在这里生闷气,别人又不知道,白白让自己吃亏!”

  这话说出来,宛若煽风点火,朱厚照不但没有息怒,反而暴跳如雷,他一把将签筒和军令牌抛在楼板上,瞪着眼道:

  “本宫让张老公爷、马尚书他们过来商讨军事,一个二个拒不露面,如今鞑子杀到京城之下已有两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据报鞑子主力不过三万余,实力又不是多离谱,为什么不能划拨给本宫五万人马,让本宫带出城去跟鞑子决一死战?”

  张苑满脸为难之色,心道:“小主子太难侍候了……之前鞑靼前锋兵马到来,您老说要带两万人出去,就将张公爷和马尚书他们给吓着了,这次居然要带五万人出城,咱可是听说京城总兵力仅有十万出头,人都拨给你了,回头出去后败,那京城可就守不住了。就算获胜,您老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谁来继承大明皇位?”

  这会儿马文升、张懋、张鹤龄等人都学聪明了,不管朱厚照在正阳门怎么闹,他们来了个避而不见,看你这个熊孩子能嘚瑟到哪里去。

  “报……太子殿下,西直门一线鞑靼主力兵马开始攻城!”信使突然把消息带到正阳门城楼,将正在观察城下鞑子动向的朱厚照吓了一大跳。

  朱厚照哆嗦了一下,问道:“鞑子……攻城了?”

  张苑战战兢兢:“太……太子殿下,您……是否移驾?”

  朱厚照声音颤抖,道:“移……移什么驾?西直门驻守兵马多吗,我记得那边土房子不少,但之前都被鞑子给推平了,本宫手上无兵,仓促前去岂非送死?你们几个,快快快,给本宫传令兵部左侍郎熊侍郎,让他到这里来见本宫,如果他不来……就给本宫绑过来!”

  之前两日,鞑靼人只是对京城各城门展开不间断骚扰,等到鞑靼人完成对京城周边的卫城的清剿后,突然纠结兵力对西直门发起攻击。

  东宫常侍带着人前去传召兵部侍郎代尚书事的熊绣过来相见,而朱厚照则在城门楼三楼来回踱步,口中一直重复“完了完了”,之前的自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彷徨无助。

  张苑心想:“太子殿下之前还信誓旦旦说要带兵与鞑靼人一战,现在听说鞑靼人攻城,突然就乱了方寸,可见太子还是难以担当大任……唉,京城若失守,大事可就不妙了!”

  朱厚照在正阳门城头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也没把熊绣等来,此时正阳门驻军显得一片混乱,显然西直门那边的战事影响到了京城九门防卫,朱厚照不时从正阳门往城西方向眺望,但因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西直门那边是个什么状况。

  “到底怎么回事?本宫传召熊侍郎,他到现在还不见人,莫非想抗旨不遵?”朱厚照恼火地说道,“本宫奉旨监国,代天子行事,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兵部侍郎就敢敷衍本宫?”

  周边的锦衣卫、旗手卫、府军前卫等十二卫亲军,根本就不敢跟朱厚照搭话……兵部侍郎可是正三品大员,管的便是将领,对于当兵的来说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好不好?

  就在朱厚照干着急时,寿宁侯的车驾停到了正阳门下。张鹤龄从马车车厢里下来,抬头看了一眼,匆匆上了城头,又爬上城楼,见到朱厚照本人,行礼道:“太子殿下,宫中传令,臣前来接您回宫!”

  朱厚照怒道:“谁让你来接本宫的,本宫尚未与鞑子拼死一战呢!”

  张鹤龄有些着急,心想:“皇后让我来传召太子回宫,可这小子犟得很,老喜欢和人对着干……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把他骗回宫去……”

  原来张皇后在坤宁宫照顾小公主,听说儿子上了正阳门,一晚都没回宫,又惊又怒,赶紧让人传话给张鹤龄,让国舅爷务必把太子接回宫。

  张鹤龄道:“太子殿下,陛下有军机要务与你商谈,请太子即刻回宫!”

  “父皇找我?嗯……一定是父皇准备委命我全权负责军政之事,恰好我要跟父皇告那些对本宫大不敬的臣子,舅舅,你快带我回宫!”

  朱厚照之前还闹别扭,但听说皇帝老爹醒了,心里多了几分期待,立即答应跟张鹤龄一起回宫。

  张鹤龄将太子车驾送入大明门,站在宫门口,忍不住擦了一把冷汗,摇头道:“京师正遭遇鞑靼人攻城,这小子居然还有心思在正阳门凑热闹,真是不知者无畏……来人啊,马上为本侯准备快马!”

  城门值守的金吾前卫军官上前问道:“侯爷这是往何处去?”

  “阜成门!”张鹤龄焦虑不安地说,“西直门遭遇鞑子攻城,阜成门必然也会有危险,本侯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