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享,成药药方可是咱药铺和杨氏药铺赚钱的秘诀,你把药方给了他们,咱凭什么赚钱?他们要卖成药,自己配就是了,难不成回头卖掉的药把人吃出问题,还想把责任推在咱的药方上?”

  惠娘想了想,那些药铺之所以提这个请求,的确有这层意思在里面。陆氏药铺和杨氏药铺经营的成药,虽然很多药方出自沈溪,算是“秘方”,但也有很多就是普通的头疼脑热药,一般药铺自己就能配出来,他们不选择自己配,其实跟惠娘最初不敢配成药的道理一样,就是怕药给人吃了出问题不好收场。

  沈溪见惠娘蹙眉沉思,久久没有说话,赶紧趁热打铁,“姨,有件事您要抓紧些做了,就像之前说的一样,咱们药铺需要坐堂大夫,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

  惠娘不解地问道:“什么是规避风险?”

  沈溪解释道:“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有人吃了咱的药,病没好反而有个三长两短,人家上门来闹可怎么办?风险是存在的,咱们需要坐堂大夫来规避,要不姨你亲自坐堂得了?”

  “我?我不行……我哪里懂得给人看病啊?”

  惠娘连忙摆手,虽然她知道一些医理,但也只是看了看医书,并跟着曾经做过大夫的丈夫学过一些,可是没有系统的医学知识,更无临床经验,让她坐堂实在勉为其难。至于外界盛传她是“女神医”,仅仅是因为种牛痘避免天花泛滥,跟她的医术无关。

  沈溪点了点头:“如果姨不肯的话,那就要请人回来当坐堂大夫。可请个男大夫回来总归有些不便,若有个女大夫,而且是医术好的那种,那就再好不过了。”

  沈溪脸上带着狡狯的笑容,惠娘见了不由带着几分疑惑,随即苦笑道:“这天下间的大夫,就没听说有女的……大夫不都是男子吗?”

  沈溪回道:“姨,您没贴告示出去,又怎知道招不来呢?”

第一四二章 来自京城的谢家千金

  在这个封建伦理达到登峰造极的时代,祖传下来的手艺大都有传男不传女的思想,再加上女人社会地位低微,平日里崇尚的是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行为标准,想找个女大夫比大海捞针还难。

  但惠娘毕竟是寡妇,要是药铺请个男大夫回来,就算是找个老态龙钟的,对于她的清誉也有影响。

  小年这天,药铺只在上午开门营业。

  过了正午,合上门板后,惠娘让秀儿和宁儿在药铺外张贴告示,大意是聘请女大夫坐诊,引来不少百姓围观。

  当然,这些百姓只当是笑话,嘻嘻哈哈调侃一番也就散去了。

  陆氏药铺和杨氏药铺的经营基本是一体的,这边要请女大夫坐堂,那边自然也要请大夫,不过杨氏药铺的条件就相对宽松许多。

  因为杨氏药铺和陆氏药铺相继卖成药,加上府城其他药铺也有卖成药的意思,对于靠出诊赚钱的大夫来说,算不得好消息。

  这个时候的人得病,但凡不是穷困潦倒到家中揭不开锅的地步,通常都会先看大夫,付了诊金,让大夫开出药方后再拿着方子去药铺抓药。

  药店卖成药,等于是改变百姓寻医问药的习惯。

  汀州府城里的大夫感觉到了生存压力,除了在心底里谴责卖成药的药铺,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

  眼下杨氏药铺请大夫,算是一条出路。到药铺当坐堂大夫,等于是把原来浮动诊金变成固定的工钱,而且还有病人看病的提成,收入比起以往只多不少。

  杨氏药铺自从张贴告示要请大夫,除了杨家人自己找寻有声望的杏林高手外,也有不少大夫毛遂自荐。

  陆氏药铺因为点名要找女大夫,告示挂出去两天,仍旧无人应征。甚至惠娘还特别托商会的人帮忙打听,可惜得到的回馈却让人失望……汀州府周围除了惠娘这个“女神医”外,就没听说过有什么女大夫。

  腊月二十五,印刷作坊最后一天开工。

  这年头的人,对于春节和上元节非常重视,需要提前进行准备的事很多,年底作坊只能停工。

  腊月二十以后,彩色年画的印刷基本停止,库存已经足够春节期间以及未来几个月所需,宁化和府城的印刷作坊都在赶工印刷彩色连环画。

  惠娘这天一早就去了印刷作坊,为年底停工做准备,她指挥人手,把印版和印好的成品连环画,还有未剪裁好的半成品悉数运到另外租的仓库堆放好。忙完这些,工人们领了工钱就可以回家了。

  惠娘回到药铺,跟周氏商量了一下年底库房的值守问题。

  沈明钧作为印刷作坊掌柜,年关这段时间白天会过去守着,要是回家过夜的话就得雇人看着,防止失窃。

  等交流完毕,周氏便回家去跟沈明钧商议年底是否回宁化。惠娘在宁化没亲戚,在哪里过年都一样。趁着有空,她把沈溪叫到一边商议。

  “……小郎,你说药铺得找个女大夫坐堂,但眼下这告示张贴出去已经有几天了,没见有人过来应征啊。”

  惠娘颇为无奈,若是真能找个女大夫回来,药铺有个懂行的人看着能令她心安外,还能大大提升药铺的档次,这样她卖起成药来也能更安心。

  沈溪支着头想了想,道:“我也奇怪为何招不到人……可能是人家嫌咱的庙小,不想来吧。”

  惠娘蹙眉问道:“小郎,你在说谁?”

  沈溪咧嘴笑了笑,有些事他不能说的太明白。初来府城时,他跟沈明钧在城里四处逛,为彩色年画找销售渠道,曾在城中一处三层小楼见到个亭亭玉立的绝美女子,沈溪当时见老爹魂不守舍,便暗自留心了。

  之后沈溪亲自去打探那女子的来历,方知是从北方回乡省亲的杏林世家谢家的千金小姐,名字不知道,但听说谢家一度在京城很有名望。只是这谢家千金的祖父,在京城为一权贵看病时,一味药出了差错,导致病人病情恶化,差点儿一命呜呼,随后谢家两代皆被下狱,谢家就此遭了殃。

  谢家往上三代都是一脉单传,到谢家小姐这代,虽然开枝散叶下面有了弟弟妹妹,但年岁都小,谢家小姐在京城到处找人疏通,可惜没有成功。

  本来谢家小姐早与人订亲,即将过门,这事发生后夫家那边退了亲,这对女儿家来说,可算是奇耻大辱。

  眼看家财散尽,谢家小姐走投无路,只能带着长辈和几个弟妹回到祖籍汀州府。之前沈溪和沈明钧惊鸿一瞥时,却是谢家刚来到长汀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