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7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步而行,待寒冬降临鞑靼撤兵,尾随其后逐步收复失地,扬我大明国威。”

  这话可以说说到沈溪心坎儿里了。

  李频此番话说得婉转,所提观点,跟沈溪设想基本一样,就是不着急出兵,等鞑靼人主力撤了再出击。

  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不动我不动,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其实说白了就是守住一个“怂”字,绝对不跟鞑靼正面交锋,如此就不会遭遇失败,就算最后计算功劳时没有大功,至少也无过。

  本来这个建议极好,但问题是朝廷不允许这么做,沈溪被朝廷当成炮灰一样送往西北,领的是延绥巡抚的差事,朝廷那些大佬会说,你沈溪身为延绥巡抚,进兵未到延绥镇,尚在几百里外的居庸关就畏缩不前,那你去西北的目的就是消极避战?

  “畏缩不前,实不可取。”

  沈溪苦笑道,“本官始终要为天下黎民负责,与鞑靼这一战,乃是我大明朝廷准备良久的一场战事,为的是扬我国威,若等到鞑靼主动撤兵再出击,那时本官就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如何有面目在朝中自处?”

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宁的旅途

  西北三边及大同、宣府等地,波谲云诡,战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京城上下都在关注。

  自打京师戒严,平民百姓便知道西北战事没有像朝廷宣传的那般顺利,但由于所得消息有限,并不知晓西北如今是个什么状况。

  此时大运河上,沈家一家正在回京的路上。

  沈家北上的队伍非常庞大,包下四条船,加上车马帮的弟兄和玉娘派来护送的人马,船上足足有七八十人。

  作为沈溪的正妻,一家主母,谢韵儿在北上途中负责操持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对她而言,有心力交瘁之感。

  跟丈夫分离已经有大半年,偶尔遇上儿子生病,或者是身边姐妹因为途中不适路途辛苦感染风寒又或者是晕船,她都悉心打点,但最让她头疼的还要数带着一同上京的小姑子沈亦儿和小叔子沈运。

  沈明钧夫妇尚在宁化县,没有随同队伍一起北上。

  两口子把儿女留在沈溪身边,说是为了沈亦儿和沈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但在谢韵儿看来,是婆婆为难自己,明知道她要照顾儿子,身边还有怀孕的谢恒奴以及几个不懂事的妹妹,依然还把沈亦儿和沈运塞给她,让她一路不得安生。

  “姐姐,我有些饿了,想吃一些酸的东西,可以吗?”

  这天船队进入山东境内,眼看京师在望,谢韵儿想到很快就能跟丈夫团聚,心中的抑郁总算疏解了些,可当面对谢恒奴可怜兮兮的请求时,她又有些犯难。

  谢恒奴身娇肉贵,在谢府一直便被当作掌上明珠,从来没吃过苦,嫁给沈溪后她很懂事,听话乖巧,从来不搞特殊化,过门不过一年多就已身怀六甲,又恰逢沈溪回京,山长水远一路辛苦,谢恒奴这一路上才是最受罪那个。

  谢恒奴很懂事,一路上从未给队伍制造麻烦,这妮子自律自立,就算沈溪未陪伴身边,宁可晚上躲起来偷偷哭泣,也不想影响其他人的心情。第二天从船舱出来,她依然笑眯眯地跟尹文和陆曦儿玩,这让谢韵儿觉得非常不易。

  谢韵儿甚至觉得,自己这个同姓的闺中姐妹,更适合做一家大妇,因为谢韵儿有着大户人家女孩独有的坚强和包容。

  这几天谢恒奴胃口不好,因为长期以来晕船,几乎是吃多少吐多少,虽然已过了妊娠反应期,但看着好姐妹这么辛苦,谢韵儿不由一阵心疼。

  谢韵儿心想:“要是相公在,不知道会多疼君儿呢!君儿这么懂事,难怪相公将她捧在手心里。”

  “君儿,这样吧,等下午靠岸时,我让人去岸上走走看,是否有集市,到时给你买一些酸的东西回来。”

  “你要多保重身体,就算胃口不好,也要多吃一点儿,哪怕只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儿。”谢韵儿拉着谢恒奴的手,语气和缓。

  谢恒奴点点头,道:“嗯,知道了,好久没见到七哥,不知道七哥怎么样了?”

  谢韵儿心疼不已:“相公一切都好,这会儿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我们回到京城就能跟相公团聚。你先吃东西,或者去跟曦儿和小文打打牌,这样能开心些……”

  “韵儿姐姐,我没精神,这几天不知怎么了,无精打采的,老是嗜睡。姐姐,我腹中的骨肉,不会出事吧?”

  谢恒奴紧张地问道。

  “傻丫头,做女人都会遇到这种事,我们行船还要好一些,如果是行车,路途上更加颠簸,对你来说更加辛苦。你先休息着,我这就叫人准备,等到岸上,多给你买一些开胃的零碎回来!”

  谢韵儿摸着谢恒奴的头,充满怜爱地说。

  谢韵儿离开船舱,赶紧去找小玉,让小玉跟马九交待一下,等靠岸后让马九去岸上买一些酸的食物回来:“……如果有蜜饯、花生、瓜子儿等什么的,也顺便买一些,这是银两,小玉,你多劳心了。”

  小玉道:“夫人,让奴婢去吧,九哥粗手粗脚,我怕他选不好。”

  “岸上太乱,还是让男人去比较好,你交待仔细点儿,要不然写一张纸条也可以,但最好不要下船,这北边地界不太平啊!”谢韵儿对身边女眷都很关心,哪怕小玉只是奴仆,她也当作是自家人看待。

  “是,夫人。奴婢记着了。”

  小玉没有马上去找马九,因为四条船上,靠近中间的这条官船上基本都是女眷,除了船家外,男子轻易不会踏足官场,需要靠岸后,小玉才能遵命行事。

  谢韵儿刚把事情交待好,准备回船舱,便听到“砰砰砰砰”靴子踏船板的声音,然后是“咯咯咯咯”好像小母鸡叫唤的声音。谢韵儿眉头微微蹙起,不用说便知道是沈运和沈亦儿在船舱里玩耍。

  “嫂子,你快看,我抓到一条鱼!”

  沈亦儿一溜烟地跑到谢韵儿身边,力气之大差点儿将谢韵儿撞倒,谢韵儿扶着舱壁才堪堪站定,定睛看过去,果然见沈亦儿手上捧着一条鱼,鱼的个头不小,要说这是一个虚岁才七岁的小姑娘凭手抓来的,她怎么都不信。

  谢韵儿问道:“哪儿来的?”

  “我抓的啊,嘿,厉害吧?我们用这个煮鱼汤喝,好不好?”沈亦儿一副鬼精灵的模样,捧着条兀自在挣扎的大鱼,一点儿没有害怕的意思,照理说这么大的小姑娘最讨厌这种会动的、滑腻腻的东西。

  旁边沈运还在摇头晃脑地帮腔:“姐姐抓了一条大鱼,可厉害了。”

  或许是一直受到沈亦儿的“教育”,沈运自小就会“拍马屁”,对象不是沈明钧夫妇,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