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7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把头上的大汗,走到沈溪跟前,道,“老爷,这位公子一直坚持要见您,怎么都拦不住!”

  朱厚照见到沈溪,脸上登时露出欢欣雀跃的笑容,大声叫道:“沈先生,你回京城了啊?”

  沈溪摆手道:“云伯,你且先退下,这里没你的事情了,还有……不许任何人过来打搅,如果有人来拜访,一律拦在门口不许进来!”

  云伯不太理解为什么沈溪对这个蛮横不讲理的少年郎如此恭谨,但他还是依言退下,赶紧去门口守着。

  等人离开,朱厚照蹿了过来,一把抓住沈溪的胳膊,委屈地说道:“沈先生,您回到京城,怎不到皇宫看望我?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找到法子出宫来的。”

  西北战局急速恶化,京城已经宣布戒严,朱厚照还能从宫里跑出来,甚至安全抵达自己的府邸,这多少让沈溪意想不到。

  沈溪让朱厚照先坐下,随后自己在正中的太师椅上坐下,面对熊孩子问道:“你出宫,他人可知晓?”

  “当然不知道了!如果被人知道的话,那我还出得来么?先生有所不知,您离京之后,父皇和母后待我刻薄,甚至禁足不许我出东宫走动,就连先生回到京城,我跟父皇说要跟先生见面,父皇都不准允。”

  “先生,听闻您要往西北领兵打仗,您看,我包袱都带来了,准备跟您一起上路!”

  朱厚照说着,指了指放在地上的包袱,还是显眼的黄布包袱,里面塞得鼓鼓囊囊,除了衣服应该还有些四四方方的东西,指不定是什么好吃好玩的物件。

  沈溪心想,还真是“一起上路”,本来往西北履职延绥巡抚就凶险异常,现在还带着太子一道,那干脆不用去了,直接去皇宫找皇帝认罪,等着被砍头更好,否则带这个熊孩子去西北,京城岂不反了天?

  弘治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皇帝之所以煞费苦心想出兵塞外,也是为了朱厚照登基能有个不错的内外环境,结果这小祖宗根本就不理解他老爹的良苦用心,一心想怎么出去嘚瑟,以为打仗是多么好玩的事情,却不知道战场是用鲜血和尸体堆积起来的。

  “回去!”

  沈溪喝斥一声,“太子身为储君,乃是我大明未来的基筑,也是天下黎明百姓的希望,岂能随臣往西北冒险,九死一生……如此岂非儿戏?”

  朱厚照没想到沈溪上来就斥骂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人几乎被骂傻了……以前沈溪就算对他有诸多教诲,甚至出言威胁,但用的都是文明的方式,他印象中沈溪就没给他甩过脸色。

  朱厚照不满地说道:“沈先生,您怎么能这样?我可是来投奔您的,准备跟您做大事,您不是说过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封狼居胥吗?还有那卫青、李绩和李靖,还有……还有我大明太宗皇帝,沈先生说过会带我建功立业,您可不能言而无信哪!”

  沈溪皱眉:“我几时说过要带太子建功立业?”

  “几时?我不管……反正沈先生以前说过!”朱厚照又想拿出耍赖的一套,但这对沈溪半点儿用都没有。

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

  朱厚照别的不行,耍赖可是一把好手,他就是认一个死理,沈溪去西北领兵打仗一定要带上他,他要学霍去病封狼居胥,但朱厚照连鞑靼人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沈溪眼中的朱厚照,已不是当年那个小不点儿,这会儿朱厚照个头又长高了些,但脸上稚气却未改,说话带着一股倔强和坚持。

  这小子如果不是沉迷逸乐,或许是个可造之才,成为一方雄主。但朱厚照的生长环境实在太特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朱厚照自小到大就未曾有过任何危机意识,让一个十二三岁的毛头孩子明白什么是历史责任,太过扯淡。

  沈溪不言不语,朱厚照气鼓鼓地跟沈溪杠上了,似乎沈溪不答应他誓不罢休。沈溪道:“关于西北战事,太子了解多少?”

  “沈先生这是在考校我吗?”朱厚照似乎挺有底气,像是之前做过这方面的功课。

  沈溪点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你且说来听听!”

  朱厚照道:“今年西北烽火重燃,是我大明跟鞑靼人间的战争,那鞑靼人,就是蒙古人的后裔,以前元朝就是他们建立的。”

  “蒙古人是我们大明的手下败将,现在胆敢到边疆来惹事,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明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沈先生领兵去跟鞑靼人交战,我就给先生当先锋,我骑马技术可好了,回头我能骑着高头大马冲锋在前!”

  初生牛犊不怕虎,沈溪总算是见识到了!

  朱厚照铁了心要跟他捣乱,去战场的请求纯属找死,还要亲自领兵当先锋,真当你是真龙天子,有祖宗神明庇佑?

  上了战场刀剑可是不认人的!

  沈溪劝谏道:“太子,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你可知道此番鞑靼犯境的兵马有多少,我大明兵马又有多少?”

  朱厚照扁扁嘴,嗤之以鼻:“管他多少呢,鞑靼人茹毛饮血,连先生以前也说过,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就算强悍又怎样?我大明将士丝毫不弱,我要让鞑靼人知道,我们大明没有胆小鬼,古有霍去病,今有我……朱厚照,跟他们一拼高下。”

  “先生如果不放心,可以跟我一起冲锋陷阵,我绝对不会让先生失望!”

  沈溪真想一巴掌拍在这小子脸上,你不怕死是你的事,别拖累我好不好?太子离开东宫,能隐瞒得了一时,却怎么都拖延不了一天。

  相对于边关失利,太子失踪更是大明头等大事,毕竟事关皇储,弘治皇帝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张皇后肚子里指不定是儿子还是女儿,就算生下儿子,身体哪怕健康,但也绝对不可能让襁褓中的孩子来做太子。

  沈溪很清楚弘治皇帝大限将至,如今最重要的莫过于确保大明皇权平稳交接。如果自己苦心培养太子,结果没等扶上皇位,就在西北之地一命呜呼,那我沈溪一直以来做的事情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好,你既然不知道,那我就告诉你!”

  沈溪恐吓道,“如今鞑靼人犯边人马,估摸在五万到八万之间,这只是初步估计,后续还有多少兵马,尚且是未知之数。我大明边疆守备的军队数量,大约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五万之间!”

  朱厚照兴奋地说道:“那容易啊,我们的优势如此明显,而且城池还是我们的,哈哈,沈先生,这简直太容易了,你就让我一起去吧,我保证不会给您添乱子!”

  沈溪接着说:“但是,鞑靼人这五万到八万人马,基本上都是骑兵,步兵仅限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