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是文官,且是状元出身,但这下面士卒一辈子是兵那世世代代就都是兵,您要是不让他们抢,就怕他们闹情绪不肯卖力,到时候南澳岛可能就打不下来了。”
在这个问题上,沈溪不得不做一些妥协:“这样吧,传令三军,明日不得有动乱之事发生,违令者斩。至于财货,以百户为一营,各营所得暂时记录到同一个账目上,最后军功厘定便以营为基础!”
既然不能杜绝士兵在战场上抢掠,那就只能禁制官兵做动乱之事,让士兵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以百户所为单位的好处,是让士兵以百户所的荣耀为自己的荣耀,一百多人为一个利益整体,彼此休戚相关,在战场上能互帮互助。
“营所获财货,一律上缴五成,若意外发现埋藏地下的钱库,本官会酌情奖赏……剩下五成由营中官兵平分,人人都有!至于小旗以上,由中军犒赏,斩首、俘虏贼寇者另计。营内每折损一人,分得财货减一成,重伤一人减半成,有官兵被俘或逃亡,所得财货全数充公!失踪按逃亡计!”
沈溪先给官兵抢回来的东西厘定一个上缴数量,看起来似乎很苛刻居然要交出五成,但有个好处,就是高级将官不参与分配,也就意味着士兵有一个算一个,抢十两银子回来能拿出五两来平分。
不能逞个人英雄主义,百户所内官兵基本是同乡,很多是多年老友,他们不好意思私藏,私藏后容易被人发现举报,因为这是营内所有人共有的财富。
沈溪制定惩罚制度,一个百户所,死一个人或者重伤两个人,要上缴的财货就要多一成,那死五个人或者伤十个,所有官兵就等于白忙活了。
此外,沈溪还设立一刀切的制度,就是有一个活口被贼寇俘虏,或者百户所内有一名逃兵,那整个百户所就要喝西北风,抢再多也是别人的。
如此一来,就需要通力合作,就算面前有一万两银子,你也要先考虑周围战友的死活,不然抢了也白抢,那是给他人做嫁衣裳。
沈溪此举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建立荣辱意识,你一个人怕死不要紧,跑了之后连带整个百户所的人都要背黑锅分不到战利品,你不想回到家里被同乡人戳脊梁骨,就老老实实在军中效命。
在这种地域狭窄的海岛上与贼寇交战,沈溪觉得以百户所为单位很合适,因为全岛贼军数量充其量也就七八百,以百户所为单位,足以能应付突发情况。
若是遇上大规模交战,沈溪就要把这种“连保连坐”制度单位扩大为千户所,再将可以牺牲和受伤的将士人数上调,同时继续加强对降兵和逃兵的处罚,那战斗力想必会提升很多。
这条制度尚属第一次在军中施行,是沈溪临时想出来的,以百户所为单位,也有试行的意思,让官兵们尝试做事时先考虑战友。
遇到困难时即便不相信战友的义气,也要相信为了利益袍泽会主动施加援手,阵前官兵的战斗力会随之提升。
沈溪于此时提出这种连坐制度,主要是想改变军中官兵懒散、骄纵、怕死的做派,至于是否能行之有效尚需观察,但他相信这一套如果能在军中严格执行的话,会对三军战斗力提升有帮助。
士兵抢到财货,就算要折半,也不怕被将官克扣,因为折半有定数而克扣无定数。
士兵就算抢得少,也不用担心无钱财可分而铤而走险或者当逃兵,因为还有同营的人帮着抢。
抢的多的会成为英雄,获得军人的荣耀,可以逐渐在军中获得话语权,拥有优先晋升的机会,而抢的少的就说明没脑子,会被人厌弃,知耻而后勇。
如果单纯是抢得少的,也不怕,因为被抽上去的五成的税赋,是留给那些杀敌有功人员,就算一文钱都不抢,能多砍几个脑袋,多俘获几个贼寇,赚的比那些负责抢掠的人还要多。
“大人,您说的这些太过复杂,能否……再说一遍?”
孙熙年听了半天没听懂,只好开口相问。
沈溪道:“不劳你们传达,等下将营中所有千户和百户,全部召集到中军大帐来,本官亲自对他们叙述传达。”
“明日之战,便照此执行!”
第九六八章 实战考核
“轰!”
随着黎明前的一声炮响,大明官军对南澳岛发起第一波进攻。总共八十五艘船只,于五更天从大澳岛出发,旭日东升时,先头船队已经登岸。
沈溪之前一直不敢让官兵“自由发挥”,是怕士卒大面积折损,一来他不好对朝廷交待,二来辜负官兵和其家属对他的信任,三来则是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是一笔大数目,以目前羸弱的财政基础,一下子死太多人说不定会让他破产。
但这次沈溪想明白了,永远把所有事情计划好,再让官兵按部就班根据计划实施,那这支军队永远也不会成长为一支骁勇善战之师,将领和士兵也不会成为良将精兵,只会成为军中的官僚和老兵油子,得过且过混日子。
与其如此,不如大胆放手,让将士们自由发挥,他就站在远处,好似演习指挥官一样,让官兵们尽可能使出本事。
有折损,那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练兵的目的,没有经历过死亡威胁的士兵难以发生质的蜕变,现在只是面对一群草寇便已无法招架,那遇到鞑靼人或者装备精良的倭寇又当如何?
这个时候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继续战斗,那明日别人就会从你的尸体旁边走过。
连坐制度下,官兵们知道以百户所为一个营,所有一切都围绕这个营来行事,有奔头有指挥,加上关于岛上情形的各种情报,剩下就看他们对战局的理解来自行发挥,最后有多少人能囫囵着从岛上下来是个未知数。
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的海平面上升起,大明兵马已经从南澳岛西北方面向后江湾的四个地点同时发起进攻。
这四个方向,由四个千户所负责。
大约有八百名士兵,也就是每个千户所各自留下一个百户营作为沈溪的亲卫和炮手,留守船上,还有四百人留守大澳岛以及黄冈海边的东礁排,其余倾巢出动。
现在沈溪给了四个千户所同样的机会,就看他们自己能否顺利完成差事。
因为大澳岛和南澳岛间相去不远,即便是小船横渡也有保障,因而大军几乎是同时出发。小船第一批登岸,每个千户所的先头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