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1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院的印刷作坊开始正式印制试卷。

  “沈谕德、靳中允,这……是否太过草率了一些?题目不是要等大家商议过以后再送交去印刷的吗?”

  姓胡的同考官又开始嚷嚷起来,看得出来,他很在意三道四书文考题,毕竟涉及到举子的录取,沈溪和靳贵不通过他们直接把题目交到印刷作坊,等于是断了他们把题目送出内帘的途径。

  沈溪笑着解释:“诸位都在食堂享用丰盛的午餐,本官回来后心想,左右就三道考题,就不劳烦诸位了,便与靳中允商议好题目,直接送呈偏院印制试卷,毕竟乡试临近,尽可能节省时间。”

  “这……这……这分明是不尊重我等!却不知沈谕德和靳中允,出的是何题目?如今出完,总该与我们商议一下吧?”

  胡姓同考官还是不依不饶。

  沈溪收起笑容,道:“不必了,本官虽才疏学浅,但怎么都是三元及第,翰林出身,如今为陛下日讲官,难道连最基础的四书题都出不好?”

  “那可不一定,沈大人。”

  旁边一名韩姓的中年同考官道,“沈大人之前可是与我等商议用抓阄之法来出题,莫非这三道题目也是用此法所出?”

  沈溪心想,你想激将我,让我告诉你题目是什么?完全是白费工夫!我怎么都不会给你们可乘之机。

  沈溪道:“至于是否抓阄出题,与诸位无关,题目是本官与靳中允商议所出,不信的话,可以问靳中允。”

  所有人都看向靳贵,靳贵点了点头道:“题目的确是我与沈谕德商讨得出,并非抓阄所得,诸位大可放心。”

  自打进入内帘,一众乡试同考官心情都很放松,因为沈溪上午出题时每道题都会跟下面的人商讨,甚至五经文直接采用其他同考官的题目,显得没一点儿脾气,结果这才吃了一顿饭,沈溪便性情大变,直接把题目出好,显得非常武断。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难道已经送去印制的考题,还能更改?”说到这儿,沈溪脸色转冷。

  作为内帘主考,又是这次乡试中官职最高的翰林官,沈溪的确有权利自行决定考题,连续出言质问的几个连官职都没有的内帘同考官,根本就没资格跟他平等对话。

  有的同考官看向两名翰林出身的同考官,希望他们上前说句公道话,但这二人本身也很清高,虽然收下足额文币,但并未承诺什么,此时索性装聋作哑。

  从规矩上来说,沈溪不经商议直接出题,既合乎法理,又保证了题目不会外泄。

  但这其中其实也蕴含巨大风险,沈溪很清楚,若是他跟下面的人共同商量出的考题,若最后出现泄题的状况,担责的人很多,按照法不责众的原则,在查无实证是他放出考题的情况下,罪过不会很重。

  但若是自行出题,而最后题目又外泄,那朝廷很大可能会追究主考官的责任,到时候他便无法解释。

  内帘同考官泄露考题是一个渠道,谁又敢保贡院里很安全?那些负责印刷的工匠,虽然是朝廷直接从司礼监和国子监抽调,但难保顺天府不会提前收买,他们当中或许有人会把题目泄露出去。

  不管怎么说,四书文的三道考题,眼下知道的只有沈溪、靳贵和负责印刷的工匠,短时间内旁人无法知悉。

  ……

  ……

  寿宁侯府,张鹤龄进宫面圣后,匆忙回府。

  这天是顺天府乡试出题的日子,按照前两届顺天府乡试的情况,到这一天,题目会自动送到张鹤龄面前,张鹤龄可以自行决定把题目交给谁,以这种方式来对某些世家大族和大臣进行收买。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二老爷在里面等了您半天了。”一名管事看到张鹤龄,眼前一亮,赶忙上前行礼。

  “二弟也在?”

  张鹤龄皱皱眉头,问道,“顺天府的人来了吗?”

  管事摇了摇头,这让张鹤龄的脸色转冷,随后大步向会客堂而去。

  这会儿偌大的会客厅中,张延龄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冲着寿宁侯府一名向他敬茶的丫鬟动手动脚。

  “嗯哼!”

  张鹤龄清了清嗓子才走进门。

  张延龄看了老哥一眼,撇撇嘴,把手缩了回去,那丫鬟被撞破奸情,满脸通红,赶紧跪在地上向张鹤龄磕头。

  “下去!”

  张鹤龄对家中奴仆要求不是很严格,不像张延龄一样动辄就喜欢拿府里的人开打,就算他觉得这丫鬟不顾体统,也只是喝了一声,挥手让丫鬟退下。

  张延龄翻了翻白眼:“兄长,你何必跟一个小丫头置气?不过你还别说,这丫头模样挺俊……”

  “胡闹,平日里你身边的女人少了吗?现在居然把手伸到我府上来了,我且问你,顺天府那边是怎么回事?”

  张鹤龄坐下来,气呼呼喝问。

  张延龄没好气地回答:“兄长也是,顺天府那边不是早已经沟通好了吗?还担心什么?但事情确实有些蹊跷,今天我派了两拨人过去问,都是同样的回复,说是内帘那边并未将题目送出来。”

  “一道四书文的考题都没透露?”张鹤龄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就算内帘那边出了问题,但顺天府通常会提前跟内帘官中的部分人员有交待,让他们尽量参与四书文出题,哪怕出的题目没获得主考官采纳,也必须尽量套取主考官出的题目,以做到未开考而得悉考题。

  结果,一天都快过去了,现在贡院那边连一道四书文的考题都没获取,在张鹤龄看来,不是内帘官搞鬼,就是顺天府有意欺瞒侯府。

  “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状况,可能要等到天黑以后才有结果。”张延龄道,“若是等到晚上题目都没出来,那就真出问题了。”

  张鹤龄并未迁怒弟弟,因为他知道这事情跟张延龄无关,虽然张延龄胡闹了些,但在一些大事上不会含糊。

  “留下来吃晚饭,等天黑后再看看是个什么情形,不行的话……我会亲自往顺天府一趟!”

  张延龄不太喜欢留在兄长家里吃饭,因为张鹤龄家里的饭菜不像他府上那么丰盛。

  张鹤龄虽然出手大方,但对于自己和家人还是比较刻薄的,因为张鹤龄少年时遭过罪,跟着父亲四处送礼,经常碰壁,体会过别人的白眼,所以更懂得节省。而张延龄也就幼年时受了一些苦,但由于年纪小已经没什么印象。随着姐姐嫁入太子府邸家境便迅速改观,到他成年已经是嚣张跋扈的纨绔……姐姐是皇后,姐夫是皇帝,这天下我怕谁?

  吃过晚饭,张延龄到了书房,继续跟为他敬茶的小丫头眉来眼去。

  张鹤龄并未留意弟弟的举动,他看了看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