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9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总会卖我的。”刘瑾把拳头握紧道。

  刘瑾自行找地方写信去了,高凤看着他的背影,连连摇头,一脸的不以为然。

  你刘瑾在东宫随从当中,最得太子欢心,自然人人都要巴结你,可你也别把自己太当盘菜了。

  寿宁侯和建昌伯是什么身份,他们会听从你的调遣?还要把一个东宫讲官撤换,你真当这皇宫上下你能做主?

  ……

  ……

  刘瑾的信很快送到寿宁侯府。

  内侍给外臣写信,历朝历代都是大忌,可寿宁侯和刘瑾都是宫里的“红人”,一个是国舅爷,一个是深得太子信任的近侍,就算有人知晓也不敢乱说话。

  “这刘瑾,愈发没规矩了,居然敢写信指使我做事!”

  张鹤龄看完信后心中气愤难平,他一直对之前太子出宫之事耿耿于怀,现在再看到这封信,不由火冒三丈。

  张延龄笑道:“刘瑾当我们不知道他心底那点儿小心思吧?这沈溪刚得罪他,他就想把人调走,看来,这沈溪倒是可以为我们所用。”

  在张氏兄弟心目中,沈溪这个人虽然有些特立独行,至今未专程到府上拜访问候,但至少他们没把沈溪当成“敌人”,毕竟沈溪在东宫担任讲师,与太子关系也不错,张氏兄弟便想用一些手段拉拢沈溪,为其所用。

  “沈溪倒是做了不少实事,连陛下对他也是隆宠有加,如今年方十五,就得圣恩主持顺天府乡试。”张鹤龄想了想,道,“对了,之前不是有几家想让他们的子弟通过乡试吗?找人去活动一下……”

  张延龄道:“大哥,自从前年礼部会试鬻题案发,朝野上下精神都崩得很紧,咱们这个时候干预乡试,是否会引火烧身?”

  “照理说应该没多大问题,乡试比起会试来,影响没那么大。再说了,上届乡试就算是王华这样的老顽固,最后不也乖乖屈服了?这届是沈溪担任主考官,他年少性弱,应该会容易许多。”张鹤龄道。

  张延龄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现在汀州商会已经作古,沈溪作为商会少东,与我们曾有生意上的往来,应该会很好说话。最可恶的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当初允诺给我们的好处一概未兑现……少了要挟的手段,就怕沈溪那小子不肯轻易就范。”

  张氏兄弟一贯奉行的原则,就是给出多少好处必须得收取成倍的回报。至于拿别人的好处,两兄弟则觉得这是我应得的,从来不思回报。

  “他想要什么,给他就是,他现在娇妻美妾不缺,家资丰厚,酒色财气之中,就剩下个气,那就想办法给他扬扬名,让他在士林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再吩咐他做事,也就容易多了。”

  张鹤龄非常有头脑,他先把好处给了,到时候沈溪根本推脱不了。

  不过,好处是为沈溪扬名,但扬名这东西不过是一两句话的问题,若不跟沈溪说明,估计沈溪由始至终都刽是一头雾水。

  “那刘瑾……”张延龄试探着问道。

  “不管他。”

  张鹤龄厉声道,“待皇后撤去他东宫侍从的身份,看他还有什么底气跟我写信……嘿,什么玩意儿,一个没卵子的鸟人,自以为是个人物,居然对我颐指气使,我看他是活的不耐烦了!”

第七二三章 阴谋

  沈溪刚从詹事府回家,恰好碰到送礼的队伍……却是寿宁侯府送来的礼物,光是抬箱子和护送的就有三四十号人。

  沈府门口正好有前来送拜帖的士子,见到这一幕,都想知道沈溪会怎么办,是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沈大人,这是侯爷让我等送来的一点薄礼,还有一封请柬,请您过侯府一叙。”寿宁侯府给沈溪送礼不是一次两次,沈溪都快把这几张脸给记住了。

  沈溪拱手道:“礼物太过贵重,在下不能收,还请诸位把礼物带回去吧。”

  “沈大人,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们都把礼物送来了,你怎么也要收下!”寿宁侯府来人中为首那位为难地说道,“你别让小的们太难做。”

  你们难做,我就不难做了!?

  你们以前送来的礼,还算是打着恭贺乔迁、节庆等名号,我不收是看不起张氏兄弟,连带着对皇后不敬,可这次你们倒好,直接当着众多士子的面给我这个乡试主考官送礼,这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我沈溪是个贪官,而且跟外戚党关系密切,你们考试不送礼休想中举!

  何其毒也!

  沈溪道:“送不送礼在于寿宁侯,但收不收却在我,若几位愿意,把礼物就留在门口,遗失概不负责,送客!”

  沈溪态度之强硬,是寿宁侯府中人从未见过的,他们到了别人府上,别人都恭恭敬敬迎接,哪里有沈溪这样直接摆脸色的?

  “大人,您……”

  “咣!”

  话还没等说完,大门就直接关上了。

  后面有人赶紧过来询问:“孙管事,您看这……”

  “抬回去,敢对我寿宁侯府中人无礼,那就是对皇后、对陛下无礼。”孙管事一脸嚣张,“今天有隆宠在身,明天肯定死无葬身之地!”

  孙管事越是声色俱厉,那些围观的士子看了越解气,到后面已经有人忍不住叫好。

  “沈大人清正廉明,连寿宁侯府送礼都不收,遑论其他人?看来这次乡试凭借的是真才实学,我等回去当多温习功课!”

  有人一招呼,士子们都觉得有道理,一边称颂沈溪清正廉明,一边有说有笑地散去了,很快沈溪拒绝寿宁侯府送礼的消息便传遍京城。

  且说沈溪进了府门,一眼瞥见谢韵儿在院子里招呼丫鬟做事。

  经过一个月的调养,谢韵儿身体基本恢复正常,又开始管理起家务来。

  “相公,今天平儿满月,是否在府上设宴?”

  谢韵儿不说沈溪都忘记当天是儿子满月了,但现在这种情况,实在不宜大张旗鼓,沈溪叹道:“自家人凑一块儿吃点儿好吃的就行,别惊动外人,我们在京城没什么亲戚,乐得轻松自在。倒是掌柜的那边……娘子过去还点礼吧。”

  别人生孩子,都恨不能让同僚知道,大肆派发请柬,然后在府上设宴等着别人前来送礼,而沈溪生儿子却很低调,连詹事府的同僚都没通知。

  虽然看起来有些怠慢,但詹事府主要是为皇帝一家服务,在这里当官平日彼此很难见上一面,自顾自的谁愿意管别人?

  谢韵儿去安排给惠娘还礼的事情,沈溪逗弄了一下儿子,然后进书房写东西。

  ……

  ……

  大张旗鼓送礼却在沈府门外吃了瘪,孙管事带着一群人回到寿宁侯府,进去第一件事,就是向张鹤龄告状。

  正在与大哥商量事情的张延龄勃然大怒:“这沈溪,太不识相,敢这么不给我们面子!大哥,看来你估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