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真正的……自己!
今日,蓉城下起了雨,于这个冬天,更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湿凉。
梁川正坐在一家茶馆里,隔着小马路的对面,则是一家私人性质的图书馆。
普通人想要进入这家图书馆很难,需要提前半个月在网上预约,同时也可以持有会员卡进入,但会员早就在半年前就停止办理了。
现代都市生活很忙碌,也很紧张,对于当下绝大部分人年轻人来说,泡图书馆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哪怕是大学里的图书馆基本也是被学生当作自习室来使用,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手机阅读,图书馆,现如今更象征着一种情怀。
那种徜徉在书架之间,油墨香气在你身边酝酿盘旋的氛围,其实还停留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
无头的年轻人只是默然地站在图书馆门口,像是一个彷徨无助的孩子,可惜,这种画面照相机没办法捕捉,这个世界,能有资格有机会欣赏这个画面的人也是寥寥。
梁川走出了茶馆,走向了图书馆,有时候,能帮忙就帮忙,远来是客,吴大海曾问过自己冥店的寿衣为什么卖得这么紧俏,那也是因为口碑效应好。
哪怕是老太太,她其实也有自己的闺蜜圈子,大家年纪还都差不多,一位老太太死了,托梦告诉其他几个姊妹说这家店的寿衣穿着下去很好看,
生意,也就来了。
不过,在这件事上,梁川更多的,还是一种好奇。
他没去联系吴大海,也没去联系第一个告诉自己这件事的朱砂,而是选择自己一个人来到这里。
在心里,梁川有一点点的期待,他期待自己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哪怕找到的概率,真的太低太低。
人死,已经复生,
而人,是不知满足的,
既然重新活过来了,能不能有新的办法,让自己活得更好,活得更像是一个正常人
有时候,梁川觉得自己和那些被庞氏骗局欺骗的人差不多,虽然知道眼前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但都带着一种极大的侥幸。
试一试,
总归是没错的,
对吧
梁川一边这样问自己一边走到图书馆的门口。
“先生你好,请出示您的预约单号或者会员卡。”
前台有一名穿着正式的女人做接待,因为图书馆的客流量很低,所以只需要一个接待就绰绰有余了,不过在接待柜台后面,倒是好多个保安在巡查,这里的安保算是很严格了。
梁川拿出了一张卡,递送了过去,这是一张邮政储蓄卡。
“好了么”
梁川的手指轻轻地敲击柜台,目光看着女接待的双眼。
“好了么”
梁川又问了一次,这次声音很轻,很柔和。
女接待员目光中当即透露出些许迷茫,机械般习惯性地将梁川的邮政卡放在了扫码机上过了一遍,然后道:
“欢迎光临。”
女接待按下了按钮,前面类似高铁站进站口的小门自动打开。
梁川走了进去,一边走一边在打量着这里的布局,因为他是通过身份认证进来的,所以四周的保安并没有过多关注他。
图书馆的装潢设计可以显示出一种清晰的格调,带着一种文艺复兴时的气息,它有两层楼,占地面积不算小。
迈步上了二楼,一排排书架豁然开朗,每个书架上的书都不多,但摆放得很整齐,显得也很精致,但相对于图书馆三个字来说,却未免有些“敷衍了事”。
这时候,梁川身后刚刚进来了两名女性,她们是在梁川后面不久通过安检进来的,直接从梁川身边走过去,方向是二楼书架的最深处,她们的目的性,很是明确。
梁川也慢慢地跟了过去,走到尾端时,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周围墙壁和天花板的色调也开始逐渐变暗了下来,但不是那种鬼屋的黑暗,没给人造成不适感,同时营造出了一种肃穆的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这一点上,装修设计这个图书馆的人应该花费了不少心思,这里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充满着一种心理暗示。
里面有一个个小隔间,像是一个个休息室,梁川走入了其中的一个休息室,发现小小的空间里布满了壁画,有点像是莫高窟里的情景。
壁画很生动,运用了3d绘彩技术,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强。
绘画中大部分描绘的是地狱的场景,但都抽象化和唯美化了,并不会引起观看者的反感,反而能够给人提供一种凝思的氛围,仿佛,你已经身临地狱。
“生命,是一种馈赠,它来自于你的父母,来自于这个星球,当然,也可能来自于上帝。”
梁川听到了声音,像是讲座,这声音,让梁川微微皱眉,似乎,很是熟悉,仿佛在哪里曾经听过。
“我们需要赞美它,去仰慕它,同时,也需要去敬畏它;
但与之相对应的,
死亡,
我们也需要去赞美,也必须去仰慕,同时,大家基本与生俱来地都会本能地去畏惧它。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个极端,都有着它的两面性。
生与死,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方式去延续我们的寿命,去打开我们的生命密码,但实际上,我们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
我们真正想要获得的东西,其实是在我们的脚下,而我们却一直尝试踮着脚,把手伸向高空去无用地摸索。
我们自信,我们也自负;
因为科技,因为科学,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理论体系正在没日没夜地给我们灌输这种思维模式,让我去相信一种谎言,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和一切的规则,都能被科学所解释,任何的一切,都能披上科学的外衣,人类给自己制造了叫做“科学”的牢笼,然后再讲自己关了进去,并且怡然自得,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
但是,这种行为,就像是鸵鸟讲自己的头埋进沙子里一样。
因为科学,
我们忘记了膜拜,
忘记了去感悟,
忘记了去寻找,
我们嘲讽先民的信仰,无视千年以来的图腾,鄙夷他们的智慧,
但其实有些答案,早就深藏在其中,
比如
死亡,真的是不可逆转的么
人死,
真的是不能复生的么”
梁川寻着声音走过去,在一排独具特色的小休息室之后,有一个类似阶梯教室的圆台,一层层台阶下去,由高到低,四周几乎没有采光,只有前方模糊的投影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入口处有一个柜子,上面放着一个个面具,都是魔鬼的面具,形态各异,但异曲同工。
每个走进那里的人,都顺手戴上了面具,他们跪伏在那里,双手合什,很是诚恳。
他们在念诵着晦涩难懂的东西,
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忘我,仿佛已经在此时超然物外。
没有过度的血腥,没有太过的神秘,从进入这个图书馆到现在,总体上给人一种读书交流会的感觉,不像是什么邪教组织,因为它似乎没有那么的极端。
不过,在入口处的位置,有三个人头雕塑,栩栩如生,表情冷漠,这三个人头雕塑摆放在石蹲上,注视着前来这里的人。
中间一个人头雕塑,梁川很眼熟,他是见过无头青年的脸的,这中间的那个,其实就是他。
梁川伸手下意识地想要触摸这个雕塑,但就在此时,一个人走到他身后,淡淡地道:
“先生,你应该清楚,这些雕塑是神圣的,禁止触摸和亵渎。”
站在梁川身后的,是一个女人,她戴着面具,看不见其真容,但她说话的语气,却带着一种属于上位者的不容置疑。
梁川收回自己的手,没说什么。
“给你。”
女人拿起一张面具递给了梁川。
“谢谢。”
梁川道谢,将面具戴了上去。
随后,女人没有和梁川有过多的交流,直接走了下去,在一个空缺的位置上跪伏了下来,和周围数十个面具人一样,双手合什,聆听着属于那道声音的教诲。
梁川也慢慢地走了下去,像是走入了正在放映的电影院。
原本梁川以为这里会有人在做讲座,但实际上,这些人跪伏在这里一边祷告一边正在聆听着的,是一段视频。
墙壁上有一个投影仪,画面被打在了墙壁上,有些斑驳,也有些模糊,但声音,却很清晰。
一开始,梁川就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但自己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这是谁的声音,自己又曾在哪里听过
所以,梁川沿着过道慢慢地往下走,
越往下,也就是越往前,距离投影画面的墙壁也就越近,自然也就能看得更清晰一些了。
只是,当梁川走到一个台阶上,终于看清楚视频画面中正在演讲的人时,
他那被面具所遮盖住的面容瞬间露出了震惊之色,
他的双手也开始颤栗起来,
画面中正在演讲的人,
居然就是他自己,
真正的,
自己
书已小肥,养肥的亲可开宰啦!
他从地狱来已经十万字出头,已小肥,养肥的亲,可以开宰杀一波了。
这本书,龙写得很认真,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代入情绪地在写,码字的时候,龙甚至会模仿主角受伤时的喘息声,模仿里面的角色在自言自语。
可以说,这本书,作为作者,龙写得很爽,是真的过瘾
前天,一位和龙同一类型的大神找龙聊天,说新书他看了,很好看,希望龙继续保持,就写这种故事。
龙说自己写得很舒服,但心里有点虚。
他说他能理解,他也想写这种故事,但现在不敢,他说龙很有勇气。
网络小说的关键点,在于金手指,然后就是铺垫、压抑、打脸、换地图,流水线的模式,制造出流水线式样的爽感。
其实,很多看龙的书很久了的老读者都清楚,龙写文时喜欢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如果龙开始去研究套路,开始去换地图这样写,你们也不会看龙的书。
新书期,作者总会有些焦虑,龙也一样,其实,如果龙再写一部恐怖xx,一切顺手拈来,熟门熟路,无非是将早过的路,再走一遍,龙走得轻松,成绩也绝对不会差。
但龙今年才25岁,如果龙今年三十或者三十五岁,讲真,说不定真会这么干,年纪大一些,就懒得动了,就没那么多的心思了。
但25岁就开始想着吃老本,龙还真的有些难以接受,这得吃多久啊,要吃腻的啊,哈哈。
广播后期,龙对小说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写出了例如老富贵这样子的角色,而这本,其实是龙承上启下的一种坚持。
在龙的认知里,小说,讲的其实是故事,故事是人物,是剧情,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角色。
龙在努力去尝试做这些,尝试去继续寻求新的突破。
再讲老实话,再写一本恐怖xx,说真的,龙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可以超越恐怖广播的水平,没办法超越过去的自己,也是一件让人难受的事情,所以,还是硬着头皮,任性一把吧。
可能有点文青了,因为网文,终究需要人看,终究需要读者去买单,你作者,也终究需要吃饭。
好在,龙暂时饿不死,当你饿不死的时候,总得想弄点新的追求,正如书里吴大海一样,想弄点新的进步。
书评区里时常看有读者留言,问主线为什么还没出来。
龙很难回答,龙知道问问题的人是什么意思,但龙做不到,臣妾做不到啊。
难道再丢一个主神出来或者广播出来或者给主角编织一个罪大恶极的仇人一路走上复仇之路或者去劈山救母
有一部日本的电视剧,叫深夜食堂,相信很多朋友看过,龙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也很纯粹。
主角守着自己的“冥百货”,然后讲述在他身上以及在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和故事,当然,后面会改一些中外有名的案子,加入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相信会很精彩。
清粥小菜,它养胃啊。
很多老读者和龙说过,喜欢看广播前期的悬疑和惊悚感,龙也一样,也喜欢写那样的故事,所以这本,龙打算这样做,也打算这样坚持下去。
真的,你让主角一下子变得很强大,那你再想写出恐怖悬疑的感觉,根本就做不到,写着写着,就成玄幻了,动不动山崩地裂水倒流,动不动破碎虚空。
如果实在不符合您的口味,看不下去了,可以不要为难和勉强,您可以等等,或许一年之后,您在推荐上忽然看见了一本叫恐怖xx的新书,然后一看作者名,是“纯洁滴小龙”,
那啥,
那时候您可以笑骂一声:“这衰仔果然扑街了,终于回来写老本行了。”
到时,您再点个收藏,
咱再续下前缘。
最后,
莫慌,
这次换龙抱紧大家,
一直抱到新书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