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台风(3)(1 / 1)

分手信 蓝色的奥斯汀 331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8章 台风(3)

暴雨席卷整个城市。

颂颂走了, 只留了一张字条。

亦辰冲到楼下, 外面已经一片汪洋。刚才还拥堵的街道,半小时不到忽然变得畅通无阻。他站在路边通过手机叫车, 十分钟没有回应,路上也看不见出租,只有几辆晚归的私家车风驰电掣般滑过街道, 溅起一片污水。

雨点象石子一般打在脸上。他再次拨打颂颂的电话, 仍然是一声接一声局促的忙音。

路上叫不到车,而他的车就在车库里。他奔回到楼里,坐电梯下到车库, 打开车门,将钥匙插/进锁眼,启动汽车。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撞击耳膜,他觉得一阵焦虑, 额头冒起豆大的汗滴,四周的墙壁象排山倒海般朝他压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自从三年前那场车祸, 他还从来没有开过车,每次坐到方向盘后几乎都是一样的反应:压抑, 恐惧,焦虑, 无法呼吸。晚上很难入睡,几乎一睡着就进入噩梦,每一次噩梦都带他回到同一个地方 --- 大雨, 山路,远处雨幕中的红灯,闪了闪变绿。

坐在逼仄的方向盘后,他闭上眼,又睁开,朱医生的话在耳边回响,要试着接受过去,不要试图否定。现在不是软弱的时候,唯有勇敢直面自己的过错,看清自己的无能,懦弱,卑鄙,和丑陋。

一脚油门下去,车子摇摇晃晃冲出车位。外面大雨如注,雨点噼噼叭叭砸在车窗上。他转动方向盘,几乎是凭本能在开车。

雨刷奋力在窗前挥舞,仍然看不清道路,四周一片水域泽国。

三年前的五月,也是这样一场台风。那一年他二十七岁,贝克在公司失势,他被流放到中国来组建一个新的团队,有雄心,有挫败,有希望,最重要的是有大把时间思考。他在大学里玩过的那辆车被他运到中国来,闲来无事,他把车进一步改装了一遍,换了一个5.4升的减压引擎。虽然他已过了公路飙车的年纪,但仍然爱自由驰骋的快·感,在盘山公路上向下俯冲时候是他最理想的思考时间。这之后发生的每一件事,至今都历历在目。

他常在梦里见得当时的情景 ----漫天大雨,他大开着音乐,顺盘山公路而下。已经天黑,路况不好,眼前几乎只能看见车窗前努力挥舞的雨刷。幸好路上没人,前后左右都没有车,他没有减速。

记得他开车出了山,回到郊区,一个九十度的大拐弯,前面是第一个红绿灯。车的速度没有降下来,在红灯刚刚转绿的那一瞬间冲过斑马线。

“吱”的一声,轮胎尖锐的惊叫。一片雨幕中,前面似乎有什么挡住去路,他紧急踩下刹车,但已然来不及。他感到车身一震,十字路口还没来得及穿越的车被他撞到,耀眼的车灯划过弧线,疾速朝路边斜插。紧随而来的是一声巨响,对面的车翻下路面,四十五度角倾斜在路边的沟渠里。

剧烈的冲击力下,他的车也在路中央疾速地转了三百六十度。他拼命抓住方向盘,才在最后一刻稳住车身。车在剧烈的震动后停下,他的头狠狠砸在方向盘上。眼前一黑,他短暂失去了知觉,再次醒来,看到的是车窗上长长的一道裂缝,和窗外一片雨幕。

头剧烈地疼痛。他扶住脑袋,想起来卷入事故翻进沟里的另一辆车。忍着剧痛打开车门,大雨劈头盖脸地砸在身上。他狂奔到路边的沟里,另一辆车前,抹开窗上的雨水朝里张望。驾驶座上坐着一个中年人,满头鲜血,头靠在方向盘上,似乎已经失去了知觉。另一个年轻一些,斜靠在副驾驶座边的窗上,嘴角挂着血,双眼紧闭。

他拼命拉车门的把手,但打不开车门,又用力拍车窗,声嘶力竭地喊,试图唤醒车里的人。车窗被他拍得啪啪作响,可是大雨挟着风声,他的耳朵嗡嗡作响,他的喊声连自己都听不见。他看见副驾驶座上的年轻人艰难得睁开眼睛,车门这时候应声而开。

年轻人身子一歪,立刻要倒下来,他扶住他,抓住他的手:“你等一等,不要睡着,我现在报警。”

年轻人似乎微弱地点了点头。他关上车门,重新冲回雨里,狂奔回自己车上,找到手机,拨打了110.

放下电话,坐在驾驶座上,他才发现自己在发抖。夜晚气温骤降,衣服浸满雨水紧贴在身上。自己的样子狼狈不堪,浑身上下都是血,脸上是血,身上也是,方向盘上是血,座椅上也是,分不清是自己的血,还是那位受害者的。他张开双掌,手上沾满鲜血,一片触目惊心的殷红。

救护车很快呼啸而至,一起来的还有警车。那位中年人当场被宣布死亡,他和那一位年轻的受害者被同车送进医院。那一段记忆恍惚,他只记得头剧烈地疼痛,救护车上,那位年轻人睁着眼,呆呆地看他的方向。不知是不是有意识的,还是只是为了缓解身体的疼痛,年轻人狠狠抓住他的手腕。

他的额头被缝了两针,其他并无大碍。但他记得整日整日地头疼,连续七十二个小时无法入睡,一闭眼就是当时的情景,大雨如注,他浑身是血,双掌摊开,手上一片鲜红。警察来录口供,他也是恍惚的状态:

喝酒了吗?

没有。

闯红灯了吗?

没有。

超速了吗?

没有……我不知道。

……

头停止痛后,律师带他去见车祸受害者的家属。记得律师忧心忡忡地皱紧眉头推眼镜:“警察裁定你负有主要责任,追究刑事责任你是要坐牢的。现在唯有花钱消灾,先取得死亡家属的谅解,争取缓刑。”

第一次见到颂颂时是在她家的楼下。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身材不高,脸色苍白,肩膀上仿佛压了千斤重担,看起来楚楚可怜,说的话却铿锵有力。他们第一次见面不欢而散,她直接拒绝任何和解,眼神冷冷地扫过他脸上:“赔偿?你们拿什么赔?事故双方都有责任,可死的怎么不是你?”

律师说鲁颂颂是最难搞定的对象,此人根本已经失去理智。他却常常想到她当时的眼神,并不是失去理智,而是一种最深沉的悲哀,一种空洞而没有眼泪的悲哀,仿佛身处深渊眼前一片漆黑,最后一点希望也化成了灰烬。

是啊,造化弄人,死的为什么不是他?如果离开的是他的亲人,赔多少钱才能买回他的原谅?

律师也曾说:“天雨路滑,也没证据说你一定超速,你又没闯红灯,和拐弯的车撞上,对方一定也是有责任的。警方判定你负主要责任,也许我们应该申请复核。”

他想起鲁颂颂绝望的眼神,只说:“该我负的责任我不会逃避。”

为了这两份谅解协议,他和律师尽了最大的努力,跑医院,拜访家属,说尽好话,忏悔了几千次。他的父亲那时候还在美国,正在准备参加议员竞选,不知从哪里听到风声,突然从天而降。

父亲的失望毋庸置疑,他从他的眼神里可以清楚地看见。而他很抗拒父亲的介入:“我的事我自己会处理,请您还是先回去。”

父亲嗤之以鼻: “你所谓的处理包括坐牢?”

他也很执拗:“如果该我坐牢,我也不会逃避。”

父亲的眼神冷冷扫过来:“你该做什么不由你一个人决定。你是陈家的继承人,陈家几百年清誉你一个人担不起,我陈致之也不会有个坐过牢的儿子。”

是不是所有的政客都是一样。从小到大,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从来只有严厉的要求,似乎无论他做什么都无法让他满意。他始终觉得,比起自己的孩子,父亲更爱惜自己的羽毛。

父亲和林深的父母进行了一次关上门的长谈,不知许诺了什么,和解了。至于鲁颂颂,一直对他们避而不见,而他,不知为什么,更迫切地想取得她的谅解。

他曾经在口袋里翻出一团沾满雨水和血迹的废纸。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他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他在打开车门的那一刻扶了一把林深,抓住林深的手。林深的手里似乎有些什么掉下来,他忙乱中把林深的东西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那是一封分手信,写在离别的大雨天。他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暴雨将至,窗外刮着阵雨前的大风,她没等到他来,留了一封信给他。他捏着信追来,如果不是遇到车祸,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不知鲁颂颂可有后悔过,后悔当初没等到林深来就离开,后悔没能好好说声再见。

各种噩梦常常折磨他的神经。几个人鲜活的人生,因为那一刻他选择不踩刹车而嘎然而止。如果真让他去坐牢,也许他还好过一些。

他再也不能开车,每次坐到方向盘后都天旋地转,恐惧到窒息。他去车行修车,又把车里的座椅全部换掉,还是不行。朱医生是父亲曾经资助过的学生,现在是他的心理医生,告诉他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一种。康复需要时间,需要他对自己的过去坦然面对。

他连续几天去鲁颂颂家的楼下,希望能见到她一面。有几次见她从楼上下来,他迎上去想要和她说话,她总是冷冷朝他瞥一眼,不等他上前就迅速走开。

他当然明白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但鲁教授追悼会那一天还是去了。阴天,殡仪馆又长又深的走廊灯光幽暗。举行仪式的礼堂就在走廊的最深处,门口排满大大小小的花圈,范羽站在门口,把白色纸花一朵一朵分发给来宾。他走到离门口几十步的地方停下,犹豫要不要再往前走。穿过礼堂半开的黑色大门,他能看到鲁颂颂远处的身影,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微微低着头,单薄瘦弱,沉默地站在礼堂最里端,背后就是鲁教授的大幅黑白照片。

直到追悼会结束,他也没能鼓起勇气走进那扇门。仪式结束,大批宾客从礼堂里涌出来,他只好退到拐角处的墙后。宾客从他身边经过,他听到有人议论:“颂颂太可怜了,本来就是个没妈的孩子,同一天没了爸爸和男朋友,要是换了我,肯定是生无可恋,想死的心都有。”另一个人说:“可不是,那个肇事司机就该不得好死。”

那一晚他毫无意外地失眠,吞了一把朱医生开的安眠药才勉强睡着。一闭上眼,噩梦就如潮水般袭来。他梦见鲁颂颂站在灵堂的最深处,低着头,长发盖住大半边脸颊。不知为什么,他伸出手去,想要撩开她的头发。她在这一刻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冰冷地落在他脸上。这时候他才注意到她手上握着一把剪刀,剪刀的头上挂着血滴,她的脖子上也有一道深深的血痕,鲜血滴滴答答流到她的白衬衫领子上。他下意识低头,摊开自己的双掌,发现双手一片鲜红……

他从梦中霍然惊醒,脊背冰凉,满身是汗。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跑去鲁颂颂家楼下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