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沈晨的建议(1 / 1)

大唐仙师 水无形 1837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832章 沈晨的建议

  李二却说道:“世上本无最安全的方法,若是有心,任何法律也有漏洞,若是无形,便是天高海阔也能谨守本分,李氏乃是华夏之人,当守护华夏,宁死也做华夏之魂,但华夏不是李氏的华夏,若有一天,尔等胡作非为致使名不聊生,天下当有另一有才德者得知,届时,尔等大可拱手让之,勿使百姓白白流血。”

  这话说得像是亡国之君一样,在场众人听了总有一种百兽之王垂暮之时的悲凉,但这就是李二的豁达,他是如何抢到的帝国,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简单来讲就是从别人手里抢到的,而别人又是从别人手里抢到的。

  既然如此,那么别人从他手里抢到这个帝国也是理所应当,对此,李二非常豁达。

  但李家人却不太满意,特别是李治一脉,这样的安排就像在说他们是废物一样,而且,并非每一个帝王都能像李二如此豁达,更多的还是一些心胸狭隘,宁愿国破家亡也不愿意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家伙。

  当下就有人不爽的撇撇嘴,对李二的想法十分不以为然,很快,渐渐就有更多的李氏族人颇为反感,大有李二再把江山拱手让人,他们就不认大唐的感觉,与之原本历史上围聚武媚娘如畏惧狮子老虎的李氏族人没有丝毫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华夏强盛的顶峰在大唐,而衰弱的分割也在大唐的原因了,前几代的豁达和努力太过了,让后面躺在他们的功劳本上白吃白喝都行。

  如此下去,大唐必将还是会面临历史上的那一种过强则衰!

  沈晨在一旁听了,本来不想打扰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发言就好,做一个历史的见证者,看着一个王朝的更迭不是更好?

  但是,到了这一步,他却不得不做出表率了,否则,李二的子孙们非得把大唐目前的环境糟蹋得乱七八糟不可。

  “想要把王朝始终定格在李氏的手中也未尝不可。”

  沈晨悠悠的声音如同魔鬼的音符一样,一下子击穿了所有人的灵魂,就连李二也浑身猛地一震,说实话,李二之前所说不过是无可奈何而已,若是当真让李氏永远得到华夏,李二绝对是第一个举手的人。

  “怎么说?”

  沈晨道:“很简单,君主立宪就行。”

  “君主立宪?”李二似乎想到了什么,身体落回到卧榻上,拧着眉头继续思索起来。

  李治等李氏族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对此十分不解,于是,由李治带头,李氏族人向沈晨敬拜道:“请仙师解惑。”

  沈晨知道,这个事情一出,他就永远和李氏绑在一条船上去了,而不是单一的华夏身上。

  君主立宪的威力在目前的大唐来说见识就是核弹一般的存在,只要压榨还没有到一定程度,百姓还能活下去,那么这个制度将成为一种定格,那么,作为一手推动了李氏千年基业的存在,沈晨将被李氏族人世世代代奉为神明。

  “所谓君主立宪便是由君王立下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乃是凌驾于帝国一切人事物之上的存在,即便是君王也必须遵守,如此,将权力下放到有才能的百姓手上,由这些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大唐,使得大唐不会被昏君折腾没了,作为交换,百姓们在得到权力的同时,也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大唐最至高无上的皇室只有李氏,任何人哪怕掌管了大唐的一切,也不能推翻李氏。”

  话不多,两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可每一个字都如同万钧雷霆,一下一下抽打在李氏族人的灵魂之中,让他们随着沈晨所说的每一个字而颤抖。

  听到君王要屈尊于律法之下,他们愤怒,听到即便改朝换代也必须遵循他们为皇室,李氏的王朝可以延绵到很远很远,所有人都陶醉了。

  一些对朝政有所觉悟的人都知道,一个王朝出现一两个明君很艰难,否则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君王寂寂无闻,但是,只要有一个昏君,一个王朝就可以被终结。

  所以,他们觉得,君主立宪制最大的好处就是防备昏君!

  哪怕帝国落到了某个昏君手上,但因为这个昏君手中没有实权,他也只能享受完人间富贵之后死去,若是有了明君,君主立宪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打破,从而得到明君该有的权力。

  因此,君主立宪乍听上去似乎是限制了皇室,其实是保护了皇室,只要没有出现制度方面革命性的变化,则皇室将得到永存。

  李氏族人,特别是开国这一代的李氏族人没有人是傻瓜,很多人很快想到了其中的妙用,唯有李治感到十分挣扎。

  他还有着成为超越他老爹的明君的想法,若是弄了君主立宪,则他还如何成为超越他老爹的存在?

  至于后世子孙,他倒是觉得君主立宪很好,因此,,他所考虑的不是能不能立,而是什么时候立,至少要等到他风光无限地过完这一生才行啊!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就在大殿的旁侧,一道彩衣人影却浑身发凉,连头发间都在颤抖。

  她并非恐惧,而是在愤怒。

  沈晨短短一句话,一旦实现,则她所有的努力、梦想、野望将统统化为泡影,比直接杀死她还要让她难受。

  “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我武媚娘绝对要成为天下第一,绝不能将皇位拱手于人!”

  “我武氏子孙也该享受到李氏一样的人间大富贵!”

  “必须搞砸,必须搞砸!”

  由不得她多想,大殿上,李二已在卧榻上缓缓点头,“可。”

  顿时之间,大殿内一阵欢喜,尽管其中绝大部分的人穷极子孙无数代也不可能坐上那个皇位,但按照君主立宪的理解,只要皇室不灭,他就能一直是皇室,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就能永远站在所有人的顶端。

  见事已至此,李治没有办法,便躬身行礼,却加了一句,“然而,君主立宪虽好,但想要制定相关律法想来不能一蹴而就,儿臣斗胆询问父皇,可否慢慢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