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安宁不宁(1 / 1)

太上宝篆 一炁化三清 4425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第一百零七章 安宁不宁

“怎可如此”一个学士忍不住出声制止道。

“为什么不能”李浩成冰冷冷的回应道:“嗜杀也好,屠夫也罢,暴虐也行随便你们,甚至你们愿意,在我走后都在人文天地的史书当中都给我记上,也没问题。但我记得我等降临的学士,拥有一个选择一县之地实验自身所学的特权对吧那我现在要求在两界山外建立一个直属于两界山关,管辖周围村落的县城,没问题吧”

“话是如此,但,杀人终究有违仁道”那个学士皱眉道:“我们就不能用一些温和的手段”

李浩成笑了笑,望着那位学士笑了起来,被他盯着的学士只觉得自己浑身汗毛直立,李浩成转头看向两界山的方向,道:“我是不介意用些一些更加温和的手段处理这些事情,但所需要的时间,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你觉得荒古天地还有多少时间会与人文天地对撞,妖族会不会给我们时间处理这些矛盾人族耗得起吗我还是那句话,在种族的战争当中,没有善恶对错,一切想要阻止人族秩序安稳的存在,无论他们有什么理由,对于其余的人族而言,就是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这”那位学士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叹了口气不在言语。

李浩成把头转向另外一位沉默寡言的学士,他是这一代两界山关的镇守学士,历代镇守学士都有着人文天地的气数加持,越是到两界碰撞的时候,这种加持越是可怕,同时担任镇守学士的要求也越高。

平日镇守学士只需要进入学士境,学识足够,家族势力过硬,就可以。

可在这接近两界碰撞的时期,镇守学士必然是人文天地诸多学士当中最出色的一位,同时他在人道秩序的加持下,也可以发挥出九洲大儒的实力。

这也是诸子百家的一大特色,虽然下属天地因为本源被九洲把持,无法供养出地仙境的强者,但人道修士不一样,他们很多时候需要的只是自身觉悟和知识积累。哪怕是人道文心境修士,需要的也只是人道秩序的支持,而人文天地有着九洲人道秩序的支流,只要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跨入大儒境界,自然能够接引九洲秩序之力,成就大儒。

不过,人文天地的孕育出大儒,比起九洲大儒,除了在战斗力和境界上隐有胜出外,寿元并没有增加,还是只有着文气境的寿元,顶多在人道秩序的洗礼下,获得文气境极致的寿元。

“也罢你都愿意帮我们承担骂名,我又有什么好拒绝的”说完,镇守学士从怀中那种拿出一块令牌,在众多学士的惊骇目光中,递给李浩成,嘱咐道:“此物乃是两界山关的秩序令牌,你可以选择一地,引动两界山关秩序之力,建立县城。”

“多谢学士。”李浩成接过令牌,感受到冥冥之中一股力量落下,挑了挑眉头,正准备离去,又是被遵守学士叫住,他让一位姓唐的学士作为李浩成副官,同时又是从两界山关中调出三百士兵,跟谁李浩成一同去建立县城。

离开两界山关之后,李浩成就是望着自家副官,问道:“敢问唐学士,距离两界山关和外界交通枢纽的位置上可有村落数量如何最繁华的在哪里”

唐学士闻言,立马警惕道:“县令询问这个做什么”

“时间紧迫,自然是寻找一处村落作为县城的基础”李浩成随口回应。

唐学士大惊失色,赶忙道:“此事万万不可我等怎能夺取民宅”

“这怎么就成了夺取民宅”李浩成笑着反问,道:“我记得我刚才就说了,我是为了扫平周围的村落,那些村落当中的人,或是送回内地,或是统一管理,或是打断双腿,或是当场处死我要在两界对撞之前,让两界山脉附近再无平民,那些被废弃的村落,作为县城的基础,有何不好”

“这”唐学士有些纠结,李浩成见状,也不愿多问,就是拿出镇守学士赠送的令牌,引动人道秩序之力,显露出周围地形图,指着一处白光缭绕的地方道:“此村何名”

唐学士见状,苦笑道:“安宁”

“安宁”李浩成重复了一次,点头道:“倒是个好名字,我等就先去安宁村”

说完,李浩成就是带着三百士兵来到了安宁村,人文天地的村落和地星古代村落相差无多,起名大多是根据需求、环境和居住的人起的,比如安宁村就是典型的根据需求起的名字,村民们希望安宁的生活。

但李浩成来到安宁村之后,却不见丝毫安宁,还没接近村落,就是感受到人道秩序之力的些许混乱,远远观望,又是看到丝丝缕缕的煞气、怨气缭绕在村落上空,李浩成制止了三百士兵的跟随,伸手在半空中写了一个隐字,然后就是带着同样被隐去身形的唐学士,先一步进入安宁村。

就是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跪在类似祠堂的建筑前,她身前摆放着一具六岁孩童的尸体,孩子是被开膛破肚的,一颗颗细小的肉粒,放在地上,妇女头发散乱,脸上、衣上、手上全是鲜血,手中抓着一柄菜刀,哭一阵,笑一阵,指手划脚,半哭半笑道:“我家小四没有偷吃,他没有偷吃没有偷吃”

唐学士起目眦欲裂,想要上前询问,却被李浩成拦住,他看向李浩成,就见李浩成摇了摇头,然后虚空写下言论二字,周围围观的百姓就是忍不住开始小声交流起来。

“哎宗家这件事,做得太急躁了些,这是要活活逼死王家六口啊也不怕将来遭报应”

“报应那是什么两界山脉附近哪里有什么报应”

通过周围你一句我一句的交谈,李浩成二人知道了眼前这位妇女是那孩童的母亲,夫家姓王,一家六口,平日大家都叫她王大娘,而王大娘之所以变成现在这副样子,是因为安宁村的一大地主宗家。

话说也是王家倒霉,搬过来没多久,就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宗家,被宗家处处针对不说,昨晚还被宗家诬陷他家孩子偷鹅吃。

偏偏,王家园子里还真有一地的鹅毛,双方争执之下,宗家的一个少爷就是问王家最小的儿子最近吃了什么

那孩子五六岁大,哪里知道事情险恶,就是喊道吃“我,吃,我,吃,我。”

明明是模糊不清的叫喊,却成了宗家所谓的证据,将王大娘的打的血肉模糊,话也说不出了,只是胡里胡涂地乱叫。

王大娘心急之下,就是一把拖着自己的小儿子,一手拿着菜刀,叫上了左右乡邻做个见证,一起来到这祠堂前,将自己的小儿子给开膛破肚。

从孩子的肚子里,找出一颗颗螺肉,原来王家因为刚刚搬到安宁村两三年,家中贫寒,没什么东西可以裹腹,那小孩的哥哥姐姐就是带着他去田里摸田螺吃。那螺肉烧煮之后,质地很硬,五六岁的小孩哪里咬的烂,一颗颗囫囵吞枣似的吞了下去,都还没消化完,就是被他娘取了出来。

而那孩童先前所谓的“吃我,吃我”,其实是在说“吃螺”

第一把零八章 这条在乎

“混账”唐学士听到最后,手握成拳,手背上青筋毕露,眼中杀机隐现

李浩成抬头看了看唐学士,笑道:“这就受不了了”

说完,李浩成随手写下一个“隔”字,下一刻就听到唐学士低吼道:“你还笑得出来”

“为什么不能笑这事具体的情况还不知道,王家悲惨是一回事,礼法是另外一回事,若是王家是真的被冤枉的,那么就是我们来晚一步。

李浩成望着陷入沉思的唐学士,心中有些感慨,人文天地虽然是一个诸子百家的世外桃源,但人文天地的问题也很大。

作为一直被诸子百家扶持的下属天地,此方天地内一切能够对人族产生威胁的力量,都已经被当年的百家大能给清理干净,加上人道秩序的不管贯穿,人文天地内地可谓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种环境下养育出来的学士,虽然有各种书画天地,演化丑恶之事告知他们人心险恶,但他们日常所见依旧以真善美为主,所以比起九洲学士还是有点理想主义,当年两界山脉村落能够存留下来,除了一些镇守学士的确处理不当,也有人文天地的一些智者,希望借助两界山脉的恶人,打破一些生活在内地学士的固有理念。

“走吧该我们出场了”李浩成随手写了一个字,然后带着唐学士回到三百士兵身边,简单诉说了一下安宁村中的事情,然后带着三百士兵来到安宁村旁边。

唐学士上前,以文气震动虚空道:“两界山关特使前来,还请安宁村村长现身。”

片刻后,一个满头白发,精神矍铄,满面皱纹,腰板笔直,浑浊目光中带着冰冷戒备的老者,带着几个身穿棉衣的中年汉子走了出来,对着站在最前面的李浩成随意拱手道:“老朽宗学理,见过两界山特使。”

学理李浩成有些好笑,自己创立心理二学,没想到来到人文天地之后的第一天,就是要对付一个学理之人。

人文天地虽然人道化大半,但九洲的一些天地道则依旧能够正常运转,比如怨气、比如执念。

虽然这些怨气和执念因为人道秩序的存在,已经无法影响现世当中的人族,但它们又是确实存在的东西,

望着周身缭绕丝丝缕缕黑气的宗学理一行人,李浩成淡然道:“本使受命管辖两界山下属村落,路径此地,无意间发现此地秩序混乱,礼法衰败,因此有些好奇,不知道村长能否与本使解释一二”

宗学理还未来得及开口,就是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宗学理转头看去,就是看到几个宗家的人,脸上或现恐惧,或显愤恨,围绕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妇人,但周围却无人敢走近她身旁。

只见那妇人一路三拜九叩的来到村门口,指着宗学理,大笑道:“宗老爷,你金玉满堂,四季发财啊我给你磕头,叫老天爷开开眼,保佑你啊。”

说着,妇人又是以头触地,撞得额头全是鲜血,却似丝毫感觉不到疼痛的一遍,一面磕头,还一面高声呼叫:“宗老爷,你大仁大义,大富大贵,多福多寿,百子千孙,后福无穷啊”

“这是”李浩成转头看向王大娘,又是看了看宗学理,似乎在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候一个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伸手拉起王大娘,好声劝慰,劝慰的同时又是在扶起王大娘的时候,低声道:“你别忘了,你丈夫和其他几个孩子还活着”

听到这话,王大娘顿时愣了一愣,随后痴痴呆呆地站了起来,半晌不言不语,就在宗家的人是松口气的时候,突然又是捶胸大哭,声音凄惨悲怆至极:“我的儿啊,你死得好苦啊。老天爷你开开眼,你没偷人家的鹅吃啊”

那个中年男子见状,顿时气急败坏,他握起的拳头,悄悄的望了眼李浩成,又是悄然松开,如此反复三次,深吸了一口气,正打算继续劝说,李浩成却开口道:“等等,现在我倒是更想要听听这话妇人的解释”

“特使勿怪,这王大娘因为孩子死了,得了失心疯,化做不得数”宗学理说着,就是向着身后一个中年男子使了个眼色,那男子赶忙上前,准备拉扯王大娘,却不想一缕文气落下,护住王大娘。

王大娘见到有人撑腰,也是豁了出去,倒豆子似的将事情的起末说出,李浩成似笑非笑的望着宗学理问道:“宗村长,这位妇人说的话,可是真的”

宗学理从文气浮现的书剑就是时脸色铁青,他咬牙道:“阁下作为一名学士,何必为了一个妇人同我宗家纠缠不清你若是想要功绩,我宗家在安宁村还有些人脉,能够让你送十几户人家回到内地,你看如何”

唐学士闻言,顿时冷冷扫了他一眼,心中冷笑,正打算开口,就听李浩成道:“宗村长倒是好威风,不过我不得不告诉你一句,本特使的任务是统合两界山脉村落,建立县城,所以你的要求,请恕我不能答应。”

李浩成近乎戏虐的话语,让横行霸道惯了的宗家人十分气氛,其中一个年级稍轻的男子更是面露凶相,怒吼道:“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也敢来我们安宁村撒野,当我们安宁村无人吗还有,你说王家的事情,整个村子都知道那是她自己杀了自己的孩子,你要是敢污蔑我们,我们就敢去两界山关告状,撞死在两界山关前”

男子越说越凶,见李浩成一直不反驳,更是嗤笑着吐了口口水。

“无礼当诛”李浩成伸手一划,一个诛字在半空中浮现,落在男子眉心,他眼中的光辉顿时消失不见。

边上的人都是炸了似的,稍微有些见识的宗学理立马知道来者不善,他看了看李浩成身边的三百士兵,又是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小儿子,双眼充血,吼道:“你到底想要做什么这边境的不平事多得是你管得过来吗你又救得了几个”

“的确,世间不平事太多,我是救不了几个。”李浩成叹了口气,对他的话表示认同。

宗学理听到这话,咬牙切齿道:“那你为何要跟我过不去

李浩成沉默片刻,轻声道:“昔日,道家亚圣子沐游至南海,见潮落之后有无数小鱼被留在海滩的浅水处,无法回到海里,此事本是常态,子沐也没多想,但那天好巧不巧的是,海边一个孩子正用手不停把小鱼们转移到海里,子沐亚圣有些奇怪,上前劝道傻孩子,小鱼这么多,你能救得了几个不过是徒劳无功谁会在乎哪知,孩子一边将手中的小鱼送回海里,一边满脸稚气地回答;不,我救的了这条小鱼,起码这条鱼在乎”

是的,至少我救的了这条小鱼,而这条鱼在乎。

正所谓: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既然我心向明,那便尽我所能,这世道黑暗,与我何干这人心沉沦,与我何干我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而不是别人的看法

李浩成望着宗家,眼中流转着点点光辉,而宗学理则是彻底傻在哪里。

“唐学士,我记得你有辅修过法家之学,等一下就拜托帮忙将村子里的罪犯揪出来”说完,李浩成就是找了块石头坐下,心思沉浸到识海之中,避神幡高悬上方,无数文字化作文章飞舞,几日李浩成两方有着些许冲突的言论,刺激到了避神幡内的心学理学气数,无数理念衍生而出,互相碰撞,又是衍生出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