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1 / 1)

重生之花好悦缘 陈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份报纸,让她好好看看。

这年代报纸其实还是稀奇玩意儿,农村里谁没事订它呀,镇上订的人都少,也就是周明这样有先见之明的人,才会订报纸,每天看看国家大事或是县里政策有什么新动向的。

正好就让他看见了这个消息,他想着说不清楚,倒不如直接把报纸送过来。

陈悦之拿到报纸后,一翻开来,便看到第一大版面,逐渐被里面的内容吸引,看的她十分畅快,她几乎都可以肯定,这篇文章一登出,姜琴默想要祸害她的计划肯定是化为泡影了,最主要的是她自己的那什么古乐协会副主席的位置,肯定也是没有了。

“护花使者,这个人会是谁呢”陈悦之想着自己只是把事情告诉了姜琴声和沈端两个人而已,难道是他们帮自己的

再一想,也不对,姜琴声可是姜琴默的哥哥,就算是再讨厌她挖墙角,也不会言词犀利,直接在报纸上批露出来,而且还列了十几通电话号码和身份,这样的事也不可能是姜老做的出来的。

因为姜琴默毕竟是姜家人,她倒了霉,姜琴声的脸上也不一定有光。

难道是沈叔叔陈悦之想想又摇头,沈端毕竟是生意人,她与沈家又没有过份亲近的关系,只是双方友好合作罢了,沈端不太可能为她出这个头。

那还有谁呢

不过不管是谁,反正这是件好事,姜琴默倒霉了,她就开心呀,立即将这件事告诉了爸妈和哥哥姐姐们,他们也都连声道姜琴默活该。

此刻最难受最生气的恐怕就是姜琴默了吧,她几乎是一把将报纸扯烂,拼命的将办公桌上的文件都推到地上,气愤的大叫道:“是谁,究竟是谁,居然敢这样大胆,敢跟我作对”

“叮咛咛”一阵电话响起,姜琴默稳定情绪接了电话,脸色逐渐黑了起来,待电话一挂断,她彻底的爆发出来。

原来刚才那通电话,是金林省古乐协会打来的,通知她的副主席竞选资格被取消了。

“啊啊,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是谁,这篇文章究竟是谁写的如果让我逮到你,我一定让你生不如死。”姜琴默疯狂而尖利的大叫起来。

200、忆往昔,泪潸然

“叮咛咛”又是一长串的电话铃声响起来。

姜琴默的手颤抖着,放在电话上面,许久才接了起来,只听见里面传来音乐学院副校长急切的声音。

“姜校长,你快点来吧,学校发生大事了。学校的赞助商要求撤资,还有许多学生围在这里,嚷嚷着让我们退学费,他们都说要退学呢。”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姜琴默只觉得要脑冲血了,心跳速率急速上升,在听完二遍过后,直接眼白一翻,口吐白沫,竟是气的中风了。

“姜校长,姜校长”副校长不停的在电话里大声喊,但是也没有人回应他。

姜琴默因为心高气傲,一生都没有结婚,自然也没有子女,还是到了中午的时候,来帮助做饭的保姆发现了,赶紧将她送往医院。

但是来的太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已经是没办法痊愈了。

姜琴默的后半生都要躺在床榻上度过了,而且她因为救治太迟,留下了后遗症,本来最是高贵漂亮的脸庞,现在变成了口眼歪斜的怪模样,还不停流口水,连话也说不全了。

姜琴声和陈颜听到消息后,赶到医院,看了她的模样,真是又恨又同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你说你为老不尊的,跟一个孩子较什么劲。

陈悦之研究半天也没明白护花使者是谁,后来也撂开手了,若这个人真有心,以后总有端倪的。

她还是操心下她家的作坊建设吧,烘炉终于送来了。他们挺不好意思的,因为小孩子生病,所以耽误了几天。为了表示歉意,对方不但主动便宜了五十块钱,还带来了电工,帮着把烘炉要用的线路都重新铺设了一遍。

大家都来看新鲜,当听说这大家伙一开动起来。一小时就要两度电。顿时全都咋舌了,妈呀,这一天下来。得费多少钱呀

陈维和李清霞也听的眼都不敢眨的,有些心疼电费钱。

陈悦之算帐给他们听,这机器开动起来,就算一天用十小时吧。也就是二十度电,现在乡村里一度电是三毛钱。也就是六块钱。两台烘炉每天就是十二块钱的电费。

但是,每台烘炉,有四个抽屉,每个里面可以放五十个饼。一次性就能烤出两百个饼来。两个烘炉就是四百个饼。他们家往饭店送的量是一千个饼,那么只需要五炉就行了。

陈礼之十分感兴趣的摸着烘炉问道:“那这玩意儿,一炉得多长时间呀”

“三哥问的好。这也正是我要说的重点了,我们平时用石板烤饼。十个饼至少得烤上二十分钟,才三百个饼而已,我们全家人就要从天不亮忙到天黑,家里其它的活都来不及做了。太耽误事,现在又扩大的了销量,如果还用石板,那估计得累死人了,我也考虑过那种烧蜂窝煤的铁皮筒子,便宜是便宜,但是一来不卫生,二来也费时间,还得注意换蜂窝煤,不像烘炉,只要有电,就能生产。每炉饼只要半小时就能搞定。干净又卫生。”

李清霞听的眼睛立即发亮呀,两百个饼只要半小时就能烤出来了天哪,这也太神奇了吧

那一千个饼,岂不是只需要五个小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家可就轻松了,根本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孩子既要上学,还要放学回家帮忙,太辛苦了。

“爸,妈,阿悦说的对呀,我们要把目光放远一点。你看我们现在这样,人力不是钱吗,还要出柴钱,而且天天连轴转的,除了人身体受不了外,田地里的活计也没有人干,耽误更多。我们家的板栗饼现在卖的这样好,一个饼净赚一块钱,每天就是一千块钱的收入,刨开电费,成本和人工,我们还能赚好几百块呢。”陈礼之也掰着手指头算给陈维听,把他听的直点头,觉得儿子说的对呀。

陈悦之又将说明书交给二哥三哥,让他们俩负责教会爸妈和外婆。

李清霞会用之后,就心痒痒起来,对着陈悦之笑道:“阿悦,我真想看看,这电炉子烘出来的饼,和我们用石板烤出来的饼,有啥不同,反正家里有的是面粉,要不咱现在就试一试吧。”

付桂花也直点头,今晚不试成功,她是无论如何睡不着觉的,听说就这样一台铁皮架子,还得五六百块钱呢,而且每天还要十二块钱的电费。

“但是家里已经没有板栗泥了,那些都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