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重生之花好悦缘 陈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另外五家的黄豆就卖不出去了。

村里一共有十家,商人并没有限定哪五家,说是要比较看看谁家的黄豆粒大饱满,长的好,质量好,就要哪家的。

那其它被淘汰人家就想了办法,他们降低收购价格,商人一想呀,这也不错呀,于是便决定要,可是你会降,我也会降呀,于是大家纷纷效仿。

这个说,那我就只要一块七,另一个又说,我只要一块五,最后黄豆的价格竟然跌到了五毛钱一斤。

大家不愿意卖,觉得太便宜,这时候商人看出来了,大家都求着他呢,故意说你们爱卖不卖,反正我还可以去别的地方收购,人家指不定给我四毛呢,于是大家便只能以五毛钱的价格,将黄豆给卖了。”

陈悦之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停顿了下,李清霞反应比较快,脑瓜子灵活,一下子想到原因道:“人家只要一百斤,他们却有一千斤,都想卖出去,那价格肯定低嘛,谁让黄豆比较多呢。”

陈悦之佩服的看了一眼自家老娘,见爸爸好像若有所思,她也没有打断他,而是继续说道:“商人走了之后,大家都很后悔,决定明年再也不种黄豆了,今年已经血本无归了,明年还种,那不是傻子吗

于是他们决定呀,明年改种芝麻好了,听说芝麻要五块钱一斤呢,于是大家都纷纷种了芝麻。

只有一户人家因为太穷了,没钱买芝麻种子,看着家里还有大量的黄豆,索性继续种黄豆。但是他们家种黄豆的时候,却被村里的人嘲笑,说他们笨死了,把钱往水里扔,但是他们没办法。

第二年,由于天气的原因,全国各地的黄豆欠收,黄豆的收购价格从原先的两块涨到了六块五。

之前那个商人突然想到这个村子里的黄豆便宜呀,赶紧跑来,谁料另外一个商人也来了,竟有两个商人来收购黄豆。

结果他们发现村子里只有一户人种黄豆,而且黄豆的产量还不是太多,只有两百斤。

两个商人都需要这两百斤黄豆,那就要想办法啦,那户人家便说了,谁出的价格高,我就给谁。

于是黄豆价格,便从五毛钱一斤,一路涨到了六块钱一斤,最后另外一个商人,觉得再涨下去,没得赚了,自动放弃。

那户人家的两百斤黄豆,非但没有折本,反而大赚了一笔,其它村民看见了,都后悔不已。”

付桂花也认真听了之后说道:“粥少僧多,那粥肯定稀罕啦。”

陈悦之知道,其实真正说出来,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有时候容易被眼前的假象迷惑了而已。

“外婆说的很对,第一次的时候,黄豆多,要收购的人少,这时候是供大于求,所以黄豆价格一路跌低;

而第二次的时候,黄豆少,而收购的人多,这时候是供小于求,也就是供不应求啦,那黄豆的价格自然一路飙升喽。

这些都是政治老师告诉我的,我觉得很有趣,所以今天才说给你们听听。”

陈悦之故意临了加这一句,就是想要告诉大家,这可不是她自己个儿想出来的,她还没有那么妖孽啦,这是政治老师说的,她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陈维这时候才抬起头来,认认真真看向自家小女儿,沉吟半晌才道:“阿悦的意思是想说,今年的棉价很低,那是因为大家都种了棉花,而且今年雨水好,棉花丰收,所以才会价格低。

而明年棉价可能会上涨,因为今年太低了,许多人会不种,到时候棉花的总量就变少了,那价格就会相应增加了”

“爸,你真是太厉害了,居然和我们政治老师说的一模一样哎。我们政治老师家里也种了棉花,并且他还决定,明年继续种,还要多种,指不定就能将今年的本捞回来呢。”

陈悦之赶紧拍了马屁,其实供求关系是下学期内容,老师现在哪里会教,她不过是借此当个由头罢了。

农村里的人大多对老师有一种肃然起敬的佩服,那是对知识的尊重和敬畏,觉得他们无所不知,所以陈悦之这样说,他们也就相信了,并不会怀疑,更不会去找老师确认。

李清霞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丫头你的意思是,我们明年还要继续种棉花”

陈悦之自然不能轻易说出明年产棉基地会发洪水的事,转了转眼珠子,便这样说道:“爸,我今天听我们政治老师,还说了一个词儿,叫宏关调控。

用我们土话来说,就是国家为了保证农民收入,不会让农作物的价格一直处于很低的地位。如果某样东西价格太高,国家就会想办法扩大生产,让它价格平稳下来。

如果某样东西价格太低,国家又会用补偿政策鼓励生产,要不然稻棉粮油都一直那么低,入不敷出,谁愿意种地呀农民都不种地了,工人们领导们吃啥喝啥穿啥呀”

024、偏心的丈母娘

陈维是有些政治头脑的,要不然先前也当不了村会计,而且平时没事去村委里坐着,跟他们聊天说话,知道的事儿也比一般的农民多,听见这话,便点头道:“阿悦说的有理,那你的意思就是,明年棉价肯定会上涨喽。”

“我虽然不敢打包票,但如果明年的棉价还是这么低,我敢肯定的一点是,国家一定会对种棉花的农民进行补偿,让种收至少会持平,不会让他们亏损的太厉害。

当然啦,种的越多,补偿的就越多。要不然的话,肯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和恐慌,那对国家的和平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而且你们想呀,如果大家都不种棉花了,那全国大批量的棉纺工厂肯定都要倒毙,因为没有地方收购棉花,他们拿什么东西去制作棉被和棉衣呢”

陈悦之刚才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国家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的手里,那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这取决于当地领导班子的清明程度吧。

不过她现在的目地是游说老爸多种棉花,明年赚差价,当然不会说这样的话来影响陈维的决定了。

“丫头说的有道理呀,那个啥什么调控的我不懂,但是我晓得一个道理,据我现在所知,整个金林村的人,至少有一大半都决定了,明年不再种棉花了,其它地方恐怕也是一样的行情。

那明年棉花变少了,不管国家调不调控,补不补偿,那价格肯定是要上涨的,因为棉花变少了嘛。”

李清霞立即一拍大腿,满脸绽开了笑意,原本的郁闷也一扫而空,仿佛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陈悦之赶紧趴在李清霞的肩膀上面,搂着她的脖子撒娇道:“哇塞,原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