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她特有的方式在保护自己,她让自己勤快一点,让自己嘴甜一点,都是在教她处事的方式。
可惜那时年少不懂,一味只觉得自己是家中不受宠的,自卑加上偏执,最后竟落得那样的下场。
陈悦之虽然在古代当了十几年的大将军爱女,双手不沾阳春水,后来又入宫当了五六年的皇后,更是只用花脑子,不用自己身体力行的干活。但现在做这些事,却就像手到擒来一般。
她快速将堂屋里的茶杯都洗干净,又用布抹干净摆摆整齐,就端着水盆出去,将脸盆的水整齐的倒在断院墙外面的花株根上面。
院墙是水泥和着土还有破砖建成的,墙根一溜沿的栽了许多的月季,鸡冠花,蔷薇还有喇叭花等,那些喇叭花喜欢攀爬,此刻已经将院墙爬的满目绿荫了。
现在还能这样活着,还能重来一次,还能看见外婆,这样的感觉真好。
陈悦之从簸箕里拉出来一截截的山芋藤,拿刀切了一段段的,放进锅里,和着一些山芋根,还有碎米和糠煮了起来,盖上锅盖,对着坐在灶前的外婆说道,“再架一根大柴就行了,外婆,我去扫院子,你帮着看锅别糊了。”
陈悦之从门后面拿出来一把竹枝编的大扫把,那扫把和她一样高,有些沉,她拖着走到院子里,开始将一些灰尘和树叶,还有因为人走过留下的垃圾扫到院根的灰坑里,等这些垃圾积满的时候,父亲会把它们拢一起烧成灰,肥田。
付桂花坐在灶前面,虽然心里仍然很惊讶,这丫头怎么才过一晚上,就变得如此勤快了,但还是很欣慰。
她也没料想到保了这个丫头一命,竟会让自己的女婿丢了生计工作,更不会想到村里那帮人太狠了,竟然把好好一个家弄的家徒四壁。也不知道是真的国家政策严厉,还是有门道在里面,反正陈家的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还有满仓的稻谷,能值点钱的家俱都被充了公。
大女儿家的生活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也觉得有些愧疚,丈夫每每看见大女儿吃苦,就会拿这事出来说,她一气之下,就住到女儿家来了。
陈悦之一边扫着院子,一边下意识的挥舞起大扫把,脑海中冒出以前学过的招式,竟然都还在,她欣喜若狂,扫的也越发卖力起来。
她快速的扫完院子,付桂花已经揭开锅盖,在把猪食往大木桶里舀了,热气蒸腾中外婆的脸越发朦胧起来,看着这一副熟悉的画面,陈悦之的眼睛再度被泪给迷蒙住了。
这一世,她必不会再重蹈覆辙,必不会再让外婆那么早去逝。
003、哥哥其实很护短
“喂,那个捡来的丫头,你拿着扫把杵那干嘛呢,别挡我道”
突然有人在后面推了陈悦之一把,她趔趄了往旁边一歪,幸好手撑着墙面了,才没摔倒,不过手掌也擦破了一点皮,火辣辣的疼。
陈悦之让了开来,看见两张一样的面孔,不过左面那张皮肤略黑,看起来也魁梧一些,这是二哥陈明之。
右面那个皮肤较白,斯斯文文的,这是她的三哥陈礼之,今年都十六了,在流桐中学读初一。
他们小的时候很喜欢欺负陈悦之,因为他们知道家里现在这样的宭境都是因为生了陈悦之才造成的,所以都喜欢说她是捡来的。
前世陈悦之小时候为了这样的话,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有时候看见爸妈对自己厌恶的模样,也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捡来的,所以才不受人喜欢。
付桂花一看两个外孙起来了,赶紧招呼着,“明之和礼之起来了,快点过来刷牙洗脸吃早饭。”
陈明之还在怒瞪陈悦之,陈礼之则是嘴甜的和外婆打招呼,还主动帮忙打洗脸水,挤牙膏。
不管两个孙子是如何行径,有礼貌或是没礼貌,付桂花都喜欢的要命。
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重男轻女的思想就一直都存在,陈悦之太习惯了。
陈明之和陈礼之的早饭是蛋炒饭,陈明之特别喜欢气陈悦之,所以故意端着早饭在陈悦之眼前晃。
陈悦之在喂猪,她一边把热腾腾的猪食放进猪槽,一边洒些糠进去,这样猪就是稀的加稠的一起吃,不会饿着了,要不然还没到中饭时候,就会饿的哇哇叫,吵的人不得安宁。
“哇,今天外婆吵的这蛋炒饭真好吃”
陈明之已经是端着饭碗来回走了三趟了,可是奇怪了,以往那个总拿袖子抹眼泪的死丫头居然看也不看一眼,实在是让他感觉到挫败。
陈悦之经过他身边时,只觉得他这模样可笑又可爱,她活了两世,年龄加起来和外婆差不多大了,自然还不会如同前世一般,和一个小屁孩一般计较,便朝着他一吐舌头扮了个鬼脸,还冲他说,“好吃你就多吃点吧。”
“哎,捡来的丫头,你只要帮我一个小忙,我就剩半碗给你吃怎么样”
陈悦之用脚趾头都能猜到他想干嘛。肯定是想让她帮写作业,免谈
陈悦之从小成绩就好,而且上学时候很刻苦,人家要学五年的课程,她四年就搞定了。
要不是因为最初上学时,营养不良,个头太矮,学校不收,等到十岁时才上了一年级,她现在恐怕都要读初三了。
十岁上学,只花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课程,今年十四,现在在青阳初中读初一。
而陈明之兄弟俩则有些搞笑了,本来成绩就不行,留级一年,后来在初一又跟人打架,把腿弄骨折了,又留一年,所以现在倒变成了和妹妹同年级。
而他破罐子破摔,索性后来就不想学,最近正天天磨爸妈,说想出去打工。
陈礼之的情况比陈明之好那么一丁点,他倒是想好好学的,可是陈明之到哪里都要拉上他,害的他也跟着一起倒霉。
为什么陈家三个子女,却在两个不同的中学读书呢,这个原因前世的陈悦之也是到结婚后才搞明白的。
金林村只有一个小学,就是利阳小学,这四乡八村的孩子几乎都要到这里来上学;
而金林镇只有两个初中,一个是镇上的金林初中,一个就是流桐初中。
录取分数线呢,金林初中稍高,而流桐初中等于是金林初中的回收站,凡是进不去金林初中的,都进了流桐初中。
青阳中学位于金林镇和青阳镇的交界处,都属于金林市。
按照常规来说,镇内的学生一般都只上镇内的学校,不会越镇,但是陈悦之小学升初中时,分数考的真的很高,连利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