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菜蔬长得还不错呢(1 / 1)

琉璃满京华 衣布衣出 376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七十二章 菜蔬长得还不错呢

夏珂几人对夏宴清打算派人去南方,开玻璃作坊这事儿,并无异议。只是夏梓堂埋怨了邵毅几句不懂规矩,这事儿就算定下了。

初步定下,把作坊大部分信得过工匠和熟练工派去南方,白先生和乔辰生带着几种新技术,主持那里的生意。

具体事情,还得明日和白先生、何中正、乔辰生商量,看哪些人能远赴南方。

晚饭时,姜夫人把家里存着的两盏玻璃壁灯挂在墙上,点燃了壁灯灯座上的油灯的灯芯。

随着壁灯店里,屋里瞬间出现了一种炫彩的光芒。

没想到,有了玻璃和玻璃中间简洁图案的遮挡,油灯的灯火竟是比往日更明亮了些。

家里几个人都啧啧称奇,不单单是因为玻璃壁灯的精美,更因为那明亮许多的灯火。

夏梓希的一双儿女,夏涵和夏熙坐在桌边,也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那亮闪闪、还有两朵漂亮芍药花的玻璃灯。

丫鬟婆子还在摆饭,夏梓希起身,站在壁灯下,认真看了半圈,不禁叹道:“这还真不是我的错觉,玻璃罩子中间的油灯,是真的比搁在外面时要亮上一些。”

他这一说,让众人更好奇起来。连姜夫人的两个丫鬟也都目光灼灼的,把壁灯和饭桌上的烛火对比着打量。

夏宴清看着他们惊讶,想起之前人们曾经议论过,使用电灯之前的煤油灯,为什么要用玻璃灯罩。

其实和当下这个壁灯是一样的道理,古代人不懂燃烧需要空气流通、氧气助燃,灯罩中的灯火燃烧,使热气向上升,冒出灯罩外满。

相应的,新鲜气流就会从玻璃壁灯的下方补充进来,这样,相当于给油灯增加了强制的空气流动。

不断有新鲜空气供应燃烧,油灯当然会更亮一些。

最后,夏珂也认定,有玻璃罩着的灯火,比没遮没拦的要更亮一些。

“说起来,宴清这玻璃灯着实是个好东西,不但灯光晶莹,还真能增加亮度,大善之物。”夏珂称赞。

夏梓堂很有些酸溜溜的对夏宴清说道:“你瞧,还是你本事大,能得父亲夸赞,四哥我虚长二十五年,竟是没得父亲一次夸奖。不过,这琉璃宫灯和壁灯是真好,四哥我是真的羡慕小妹的本事了。”

夏宴清立即就笑了,安慰道:“四哥觉得好就成,等咱们把作坊里靠不住的人都揪出来,我给爹娘和二哥、四哥屋里个做两对有玻璃罩的油灯,保证又亮、烟又少。“

杨氏笑着应道:“若真如小妹所说,有这等好处,那自是最好。说起来这油灯,虽然亮一些,可这黑烟着实让人伤脑筋。”

夏涵也煞有介事的点头:“就是呢,我也能看见油灯火焰上的黑烟,丝丝缕缕的母亲说,连那写字的墨条,都适用烧火的黑烟做的,很容易弄脏东西。”

夏宴清探手,摸摸他的头,顺便也捏了捏夏熙的小脸儿,笑着答应:“涵哥儿说的对呢,姑姑一定给给涵哥儿、熙姐儿,各做一个能放在桌子上、有玻璃灯罩的油灯。”

放在桌上的灯,玻璃自然需要清透的白玻璃,要讲究的是灯座。给两个小孩子的油灯灯座,样式一定要新奇有趣才好的。

“你们说说,咱们做个鸟儿形状的?还是做个小猴子托灯形状的?你们两个喜欢什么样子?说给姑姑,姑姑帮你们做。”。

他们姑侄在这里畅想未来,夏珂对姜夫人说道:“这玻璃壁灯,咱们今日看看就好,明日早点儿收起来,擦拭干净,给老宅送过去吧。”

夏宴清耳朵尖,立时就听到了,抬眼向着父母看过去。

她印象里,她这老爸不是个愚孝的人,今日怎么这么主动,要把她特意给家里留下的唯一一对壁灯送去老宅,给那帮自私自利的人去用?

这时,一家人已经就座,夏梓希看见夏宴清的神情,笑着对她解释:“玻璃和琉璃世间罕有,尤其是这种用于照明的玻璃灯。若是父亲和咱们自己用了,把祖父撇在一边,有违孝道。”

夏宴清撇了撇嘴,夏梓希失笑:“你还别不当回事,这种事,若是让言官知道了,上书弹劾,这就是不孝。尤其对于朝廷官员来说,影响很大、也很恶劣。”

“唉。”夏宴清叹一口气,明白了,也理解了。

无论古代现代,儿子、孙子只管自己享受,把父母撇到一边,那都是要被舆论谴责的。

“没事,再过一段时间,作坊就能生产多种玻璃制品。到时候,咱们全家都能用上有玻璃灯罩的油灯。”

皇宫中,已经看熟了牡丹玻璃宫灯的皇帝,感受着房里一对壁灯洒下的漫漫光晕,也啧啧称奇:“这些天燃起宫灯时并不觉得如何,怎么这两个小小壁灯燃起来,居然会觉得亮堂了许多。瞧瞧那火苗,似乎也窜高了些呢。”

贴身伺候皇帝的大太监是孙从山,他笑着附和道:“刘统领也正是因为这壁灯稀罕,才给皇上送进来的,果然就是不寻常,烟也少了些呢。”

皇帝点头,顺手打开一本折子,再看看桌上的烛光说道:“夏珂家那妮子,虽说在乡野长大,却也着实见过些稀奇东西,居然能让她做出如此稀罕物。若好好扶持,她能大量制作各种玻璃和玻璃灯罩,想来也算有益于朝廷和百姓。”

听得皇帝对夏家女颇有赞许,孙从山想起在外面办事的太监提起的传言,笑着说道:“奴婢听下面的人说,外面那些关注夏家琉璃作坊的人,看见有一批瑕疵极多的玻璃,被送去夏家庄子。”

皇帝诧异,视线从折子上移开,看向孙从山:“难道夏家把劣质玻璃给庄子上的农户用了?”瑕疵再多,那也是玻璃,全部给庄子上的农户用,好像过了点啊。

孙从山忙解释道:“没有,若是那样,倒不稀罕了。他们说,夏家用那劣质玻璃,把两间房子向阳的墙和顶子拆了,装了玻璃,做成半拱形,里面种的是菜蔬。”

他适时停住,果然见皇帝有了兴趣,“这种天气种菜蔬长出来了吗?”

孙从山笑呵呵的说道:“那有玻璃墙的房子看护甚严,人们到不了跟前,但是和庄子上的人打听,据说菜蔬不但长出来了,长得还不错呢。”

第一百七十三 临近唐州郡

邵毅是经历过一世的人,虽然在夏宴清那里有了些挫败感,却没耽误正经事。他从庄子回去当天,就把唐州周边的情况梳理一遍。

上一世,他遇见夏宴清那年,是现在的七年之后,他去唐州办事,对那里的过往还算熟悉。

唐州是富庶之地,土地肥沃、商贸发达,能在唐州获得连任,那都是好事。

与唐州相邻的平阳郡则反之,土地贫瘠、地域又小。

当年的平阳郡知府张鼎臣,之前是唐洲知府,只因接连两年政绩考评都是下等,便被发落到平阳郡担任知府。

邵毅那年去唐州办事时,张鼎臣已经在贫瘠的平阳郡任职八年,可谓一把辛酸泪无处述说。

也就是说,这一世的现在,张鼎臣刚去平阳郡任知府不久。

当年张鼎臣被发落到平阳郡,是因为受到唐州郡乡绅的排挤,才导致年年政绩不佳。

这种事挺常见,若朝廷派驻官员和当地势力相处不融洽,极有可能被当地势力联手,暗地里阻碍官员施政,政绩不佳也就顺理成章。

但张鼎臣这种状况,对于夏宴清在平阳郡开办玻璃作坊,对抗唐州的玻璃生意极有利。

邵毅决定把玻璃作坊的地点定在平阳郡,不管张鼎臣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还是为了打击唐州乡绅,他也一定愿意大力庇护玻璃作坊正常运作。

只是,把希望全部压在朝廷官员身上,却不是很保险。

这时,就能用得着丁博昌等人了,这几个闲得要长毛的家伙在京城,只有纨绔的牌面。可是去到地方上,他们的身份就大不一样了,很能唬一唬人。

只是他们几个得在作坊建成,玻璃生意开始获利、容易让人眼热时,再让他们过去压阵。

免得他们现在动身,消息一定被成郡王府知晓。

鉴于这种情况,邵毅先去了感业寺,找广源询问,他能不能再云游一次,先带着银子,去平阳郡打开局面。

事情说定,他带着修远前往窑场,向夏宴清交底。

去到窑场,却意外的在窑场管事房遇到了洪大贵。

邵毅进门时,夏宴清、白先生和洪大贵都起身致意,相互见礼之后,各自入座。

邵毅看一眼洪大贵,还记得前两天,在夏家庄子上见过此人,不由诧异问道:“怎么了?可是玻璃暖房那里有事?”

夏宴清看起来有些烦恼,却并不惊慌。

她说道:“今天晌午前,有皇宫里的人去庄子里,专程看暖棚里的菜蔬长势。”

邵毅并不意外有人知道暖棚里种菜的事情。

当时从窑场送出那批瑕疵玻璃,就引的很多人注意,虽然庄子上安排了人,严密看护庄子周边,不让外人进入。

可庄子里的农户很多,暖棚种菜的消息却是瞒不住的。

但是,连皇宫都知道此事,甚至还派了人过来查看,这影响力可就有点玄乎了。

“可知来的是什么人?”邵毅问道。

如果这是皇帝的意思还好,弄好了,菜蔬能送进宫、给皇帝尝尝,那是大好事。

怕只怕这是有人借着皇帝的名义打秋风,那就是麻烦。

夏宴清看向洪大贵,示意他回答。

迄今为止,她只知道当朝皇帝年号庆元,名下有五个皇子,三个公主,别的就不清楚了。

至于来的那个太监是何许人,对于她来说,那更是云里雾里的。

洪大贵坐在下首的椅子上,躬了躬身,答道:“那是位中年太监,很是精干,身边跟着的人都叫他孙公公。”

邵毅一听就放下心来,精干的中年太监,又被下面人称作孙公公,不出意外的话就是皇帝的贴身大太监孙从山。

这就是说,宫里这一趟来人,是替皇上走这一遭的。

邵毅笑道:“这是好事,这位是贴身伺候皇上的大总管孙公公,皇上自然不会谋算这点菜蔬。不过,从现在开始,暖棚得加紧人手看护。这时的新鲜菜蔬可是稀罕物,说不得蔬菜采摘时,要给宫里送上一些。”

夏宴清点头应下,没想到这么简单就被皇帝知道了这事儿。

谁这么好?居然无偿帮夏家铺这种路子。

“只是皇帝他老人家,每日里一定龙肝凤髓的伺候着,应该什么都不缺吧?”夏宴清琢磨着,皇宫没准儿有别的途径获取蔬菜,比如像“一骑红尘妃子笑”那样的情形,从南边飞马送来。

只是,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就算真的有,她也不好明目张胆的说出来。

邵毅笑道:“哪里有什么龙肝凤髓,无非就是把鸡鸭鱼肉,各种菜蔬做的精致一些而已。皇宫偶尔也有南边官员快马进贡的蔬菜,但经过几天颠簸,其鲜嫩程度,和你这里刚采摘的没法儿比。重要的是,冬季能种出作物,皇帝一定好奇。”

“那行。”夏宴清欣然。

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又是宫灯又是菜蔬的,皇帝在她夏家又吃又拿,总要对夏珂和夏梓堂稍稍偏心一点儿。

照着邵毅的前世记忆,夏珂父子的个人能力应该很强,这一世再有她帮着扬名,只要他们不出差错,照着邵毅上一世那样行事,官运亨通是稳稳地。

说不定在皇帝的政策倾斜下,次辅、副统领什么的,很可能就直接变成首辅和统领了。

洪大贵是带着夏宴清的严肃吩咐走的,从今天开始,暖棚除了以前那两个老农,在挑选耿直中正的庄丁,轮班看守暖棚。

看守暖棚期间,什么干私活、喝酒这类事情,一概杜绝。

看着洪大贵领命而去,邵毅迟疑着说道:“农人终究不是专业守卫,我那里有父亲之前留下的人,都是大内侍卫出身。要是夏姑娘信得过,我调几个人去庄子上帮忙看护,应该更有保障。”

夏宴清想了想,也就应下了。这事儿事关重大,照着邵毅对上一世阿灿的感情,绝对不可能坑她。

“那行,你的护卫多少月银,我出三倍雇用好了。”她见邵毅脸色不好,干笑两声,“再多些也行,要不,邵公子也不好和手下交代不是。”

邵毅斜她一眼,冷声说道:“在下不缺那几个银子!”

夏宴清撇撇嘴,他不过是靠吃朝廷俸禄、和几个庄子出息生活的,难道他的银子还能比她多吗?

不和他一般见识,夏宴清问道:“邵公子此来,可是南边做琉璃作坊的地方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