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1)

可能。

毕竟贾诩的性格李儒是了解的,如果吕布麾下有其他人可用,贾诩还真有可能偷懒。

只是,不是他李儒自负,像他和贾诩这种级别的谋士,甚至是稍弱一筹的谋士,哪里是这么好碰到的?

这吕奉先难道真有这样的魅力,不仅能让贾诩效忠,还能让其他大才效力?

心中带着诸多的疑惑,李儒回到了大帐中。

大帐里,本来醉酒的董卓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又坐了起来。

而李儒看着坐在桌案后面,并没有多少醉态的董卓,也是没有半点的惊讶。

很显然,刚才董卓只是装醉。

望着回到大帐中的李儒,董卓也是笑着问道:“怎么样,文优,你觉得这吕奉先如何?”

闻言,李儒沉吟片刻,最后缓缓道:“实力深不可测,并且眼光不错,不是纯粹的武夫。不过就目前来说,儒还是很难理解师兄为何会效忠于他。”

“哦?”听到李儒这么说,董卓也是来了几分兴趣:“怎么,文优,莫非你那位师兄眼光这么高吗,连吕奉先这般人物都入不了他的眼?”

微微摇了摇头,李儒略显无奈道:“岳丈大人,儒那位师兄不是眼光高不高的问题,他是性格很特殊的那种。以儒对他的了解,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是不会效忠别人的。”

“还有这样的奇人?”董卓一听也是来了兴趣:“就算许他高官厚禄也不行吗?”

李儒依旧摇头,道:“岳丈大人可曾听说过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

董卓道:“没听说过。”

李儒道:“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便是庄子钓于濮水。”

面对李儒的普及,董卓也是连连摆手:“文优,你又不是不知道咱没读过什么书,你就直接跟咱说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见状,李儒也是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解释道:“儒那师兄,便如这文中的庄子一般,相较于高官厚禄,他更在乎的是怎么才能自在的活下去。所以,只要他还能衣食无忧的活下去一天,就算是再怎么以高官厚禄相诱,他都不会投效的。”

“所以,儒不是说这吕奉先不行,只是以儒那师兄的性格,竟然效忠于这吕奉先,的确是让人费解的事情。”

听到这里,董卓也就没有了再讨论下去的意思。

他笑道:“说不定就是看对眼了呢?就像文优你一样,胸又大略,不也愿意来辅佐咱这么一个粗人?”

李儒心道这能一样吗?

我这是因为娶了你女儿。

不过既然董卓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谈下去了,他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而董卓也是继续问道:“不过,文优,方才你为什么让咱答应不给那杨党好处?这些阉党的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不给他们好处,他们多半要从中使绊子。”

面对董卓的疑问,李儒也是缓缓道:“大将军太瞻前顾后了,明明天下兵马尽在掌握,只需一道命令下来,区区十常侍,不过是土鸡瓦狗,翻手可灭。但是大将军却偏要处处忍让,助长阉党气焰不说,更是让那些世家大臣得寸进尺。长此下去,他们有天子和太后支持,局势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

闻言,董卓也是若有所思:“所以文优你的意思是”

“儒以为我们要主动激化大将军和阉党之间的矛盾。”李儒道:“不管是岳丈大人,还是那位吕刺史,都是大将军调来平乱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行为就代表着大将军的意志。所以,面对这杨党,我们不仅不能让,而且态度要强硬,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就算这样,也未尝不可。”

一边说着,李儒一边对着董卓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大将军现在还在犹豫,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有退路,毕竟天子是他的外甥,太后是他的妹妹。等到他觉得已经没有其他路可选的时候,他就只能选择诛尽阉党。届时大将军大权在握,岳丈大人的地位自然也能水涨船高。”

说完,李儒看着似乎还有些迟疑的董卓,又加了一把火道:“岳丈大人不要忘了,那些世家大族现在也都是站在大将军的对立面的。既然他们瞧不起岳丈大人,那么岳丈大人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大将军了。”

听李儒提到世家,本来还在犹豫的董卓也是一咬牙:“干了!”

91.华仓(2/5)

董卓出身并不好,他的父亲董君雅只是一个负责缉捕盗贼的小官。

也就是董卓自己比较争气,为人义气豪爽,再加上一身武艺还算不错,凉州地区又战乱频发,所以董卓才能有机会屡立战功,最后一步步走到了河东太守的位子上。

说实话,出身低微的人之所以敌视世家大族,多半都是因为在世家大族那里碰了壁,绝大多数人一开始还是想着朝世家大族靠拢的。

董卓也是如此。

他在一开始立下战功,地位逐步提高的时候,还是很想跟那些世家大族攀交情的。

甚至于,为了攀附世家大族,已经有了一定地位的董卓一度自愿投到袁隗门下。

然而事实证明,在那些世家大族眼里,对于董卓这种出身低微的人来说,你想加入他们,他们却只拿你当狗。

董卓也是因此才转投到大将军何进门下。

事实上,不光是四世三公的袁家看不起董卓,即使董卓现在当上了河东太守,河东卫家这种与袁家相差甚远的世家都没有把董卓放在眼里。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虽然董卓在世家那里处处碰壁,但是现在的董卓还是对世家抱有几分幻想的。

像是吕布这样带着后世思维的穿越者,之前王家家主王赋那样对他,他都已经在跟贾诩合计着回头该怎么把王家给灭了——王赋好歹表面上还维持着客气呢,董卓这边人家可是连面子都不愿意给他!

所以说,如果董卓的遭遇放在吕布身上,汝南袁家跟河东卫家可能早就成为历史了。

不过,董卓虽然还对世家抱有几分幻想,但是心里对这些世家的不满也不是假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同意李儒的想法。

说白了,董卓的想法跟吕布完全不一样。

吕布想的是,你瞧不起我,那我就弄死你。

而董卓想的是,你不带我混,那我就要证明我跟着何进混能混的更好。

只能说,现在的董卓还不是后面的那个混世魔王。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