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1 / 1)

朕绝不当仁宗 烟花若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于一败涂地,众卿莫不是还想回到过去不成?”

王曾又道:“陛下,唐末藩镇之乱尤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陛下重用武将不是不可,但也应注意防范武将专权!”

赵祯其实倒不怕倒不怕武将造反,因为新编的大宋军团都有着严格的军纪军规,自从赵祯整编军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再给他们灌输着崇高的军人思想,那就是忠于大宋,忠于百姓。当然到了眼下,实际上军队已经演变成了个人崇拜,而士兵们崇拜的人无疑是赵祯。

当然这只是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才造成的结果。

兵部拟定狄青晋升一等青海候、正二品征西将军,赏银万两。其中正二品征西将军是虚职,赏银万两也不算为过,最主要的是这个一等青海候让朝廷的文官们不能接受,要知道当朝宰相王曾也不过只是一等伯爵而已,所以这也是文官集团不惜构陷狄青的最主要原因。

人言可畏,舌箭难防,尤其是遇到这样一群偏执成性的神经质大臣,赵祯也很是无奈,文和武似乎是注定不能够和平共处的。

狄青其实一点过错都没有,如果有,那就是错在人格上过于完美了,须知道大唐军神李靖在灭了突厥之后,都不得不自黑以免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猜忌。

想到此,赵祯便问道:“若是众卿以为兵部的赏赐不合适,那么又当如何赏赐?”

王曾见此出言道:“回禀陛下,狄青此前不过是秦州总兵,上个月,海南路总督去世,一直空缺,不若掉狄青去海南路担任总督。”

好家伙,竟然想把狄青调到海岛上去,赵祯也是真服了这帮文臣了,忙说道:“那爵位呢?”

王曾又道:“爵加一等,封三等琼州伯即可,若官家以为不妥,赏赐可以封盛一点,不如赏银十万两!”

赵祯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刚想发火,但突然想起什么,而后说道:“狄青先前守卫秦州有功,当晋升爵位一等,其后指挥大军击破吐蕃十五万大军,并且平定了吐蕃,朕就是封其为国公都不为过!”

说到此,赵祯看了几人一眼,又道:“但念其年轻,资历不深,恐重赏之后升骄奢之心,因此晋升狄青为二等熙州伯,正三品镇西将军,赏银十万两,众卿可有意义?”

几人见此相视一眼,心想陛下最终还是妥协了,因此忙拜道:“陛下英明!臣无异议!”

见众人都同意了,赵祯方才说道:“朕记得狄青尚未婚配?不知几位相公家中,是否有合适的女儿可嫁给狄青?”

几人家中却有待字闺中的儿女,但没人愿意将其嫁给出身卑微的狄青,王曾出言道:“陛下,臣的孙女知书达理,仰慕的是向陛下这样英明神武的君王,又岂肯嫁给武将这等粗痞之人。”

见此赵祯方才笑道:“朕的妹妹卫国长公主赵敏儿双十年华,在朕面前不止一次提起狄青,言语之间多仰慕之情,狄青立此大功,光靠这点这点赏赐不足以慰三军,因此朕决议卫国长公主下嫁熙州伯狄青,一应礼节就交由夏卿去操持吧!”

王曾忙拜道:“陛下!狄青脸上有刺青,面相有损,恐有失皇家威严,再者狄青出自寒门,祖上三代既不是书香门第,又不是官宦之家,臣认为赏公主有点过了!”

“朕的妹妹嫁给谁是皇家的私事,众卿就不必过问了。”

赵祯淡淡的说道。

吕夷简出言道:“陛下!臣怕朝中大臣们对此有微词啊?还望陛下三思!”

“有微词就给朕把嘴闭上,什么微词,说到底不过是嫉妒之心在作祟而已,朕如今有四个女儿,传诏下去,若有能为我大宋开疆辟土者,朕不介意同其家中子侄定娃娃亲!”

王曾又道:“陛下如此一意孤行,臣不好同朝廷众臣交代啊!”

赵祯见此盯着王曾说道:“王相!在你看来给众臣交代重要还是给我大宋近百万士卒交代重要呢?”

“这......”

赵祯又道:“卫国公主下嫁狄青一事,就这样定了,谁若有意见,不必给朕呈奏疏,可直接入宫见朕!”

......

卫国公主下嫁狄青的事情很快就传至朝廷大臣耳中,虽然宋朝有着公主下嫁武将勋贵之家的传统,但这些武将都是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的那一批,可以说是功勋之后,而狄青的出身实在太低了,大臣们都认为不配,因此不乏有入宫面见赵祯的。

但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凡是入宫见了赵祯的,都被赵祯给臭骂了一顿,而后将锦衣卫搜集的有关他们的罪证一一呈上,然后原本揣着一肚子牢骚的大臣们顿时偃旗息鼓,毕竟当官那么多年,每个人的屁股底下都不怎么干净。

赵祯以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些大臣们的小动作视而不见,也不会拿锦衣卫搜集的罪证去威胁这伙文官,但这次不一样,这群文官们的小人之心实在是太过了。

因此凡是入了宫的文官随后都被监察院请去喝茶了,而后不但要交出赃款,还会被贬谪。

大臣们多的是见风使舵之人,见此自也不敢再入宫劝说赵祯收回成命。

......

延福宫,一处空闲之地,赵祯拿起木剑正在同刚从青唐回来不久的狄青切磋武艺,当然赵祯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皇帝自是打不过长期驻守边关的狄青。

但狄青总是有意无意的放水,以至于本来很快就能结束的切磋,愣是以平局收场。

“汉臣!你没有尽全力啊?”

赵祯接过李画眉递来的一块毛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而后朝着狄青笑道。

“官家万金之躯,臣是武将,若是用全力,恐怕会有失!”

狄青忙恭敬的回道。

赵祯看了一眼谦虚的狄青,而后问道:“朕对你的赏赐,你可还满意!”

狄青忙后退一步,而后拜道:“官家!臣之所以能有今日,全靠官家提携之恩,此次大胜全赖官家护佑,臣不敢居功自傲,臣听闻朝中有人弹劾臣,臣愿不要任何奖赏,只求能为我大宋守卫边疆!”

“什么都不要?难不成汉臣连朕的皇妹都看不上吗?”

赵祯打趣道。

“官家!臣......不是这个意思,公主愿意下嫁给臣,是臣万年修来的福分,臣一定好好待公主,以不负官家隆恩!”

狄青忙拜道。

“嗯!有你狄大将军这句话,朕就可以放心的把皇妹交给你了!”

狄青又道:“官家!臣和大婚之后,臣还是请求戍位边疆,还望官家应允!”

赵祯回道:“眼下西边战事已定,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军事行动,而南边交趾正陷入同占城国的战事当中,再者有王凯坐镇南疆,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差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