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1 / 1)

朕绝不当仁宗 烟花若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解啊!”

刘娥双眼眯成一条线,盯着赵祯说道。

赵祯回道:“回禀大娘娘,儿子认为,自古以来为明君者,无外乎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明辨忠奸!”

“哟!那哀家倒想问问在官家眼里,丁谓是忠还是奸啊?”

刘娥双目迥然地看着赵祯说道。

“咳咳咳!”

赵祯四下打量了一言殿中的内侍宫女,意思是说,有外人在,不好言语。

“尔等都下去吧!”

刘娥朝着周围的宫女太监挥了挥手,只留下内侍位都知任守忠。

赵祯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任守忠。

刘娥若有深意的看了赵祯一眼,方才说道:“守忠!你去殿外守着,若有人想接近仁明殿,一律拿下!”

“诺!”

任守忠忙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这一年以来,官家不但学问见长,而且连心思愈发成熟了,连屏退左右都懂,不得不说晏殊将官家教的很好!”

刘娥淡淡地说道。

赵祯此时方才说道:“大娘娘!在儿臣眼里丁谓是权奸!”

笑话,如果北宋五鬼之首的丁谓是忠臣的话,那么整个大宋的官员就没有一个不是忠良了。

“哀家怎么记得朝堂上,官家将丁谓比作诸葛武侯呢?官家现今说这番话,岂不是自相矛盾?哀家倒想听听官家有何解释?”

刘娥不解的问道。

赵祯回道:“大娘娘,说起丁谓是忠还是奸,就不得不提父皇,然则父皇已然驾崩,身为人子,岂能言父之过,然则今日大娘娘问儿臣丁谓是忠是奸,儿臣就不得不说说父皇的功过是非!”

刘娥此时方才直视起眼前的赵祯,良久方才说道:“那官家倒是说说看!”

赵祯方才说道:“群臣给父皇上的谥号是文明章圣元孝皇帝,请恕儿臣不敢苟同。”

“继续说!”

刘娥皱着眉头说道。

“景德元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帝,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而父皇也想南逃,幸亏宰相寇准力劝,父皇方才至前线督战,因而我军士气大阵,辽军再难进半分,然而最终父皇却同辽国签订了城下之盟,我大宋自太祖建国以来,何曾同他国签订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以百姓之血汗换取和平,父皇有何颜面称圣?”

赵祯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

杨氏早就被赵祯的话给惊得目瞪口呆,而刘娥良久才说出一个字来。

“父皇好大喜功,却又胆小懦弱,论文治武功不及汉之武帝,唐之太宗三分,然而却听信丁谓等奸臣谗言,甚至伪造天书,三翻四次行封禅之事,劳民伤财,此举在大娘娘心中当真是英明之主所为吗?儿臣......”

“够了!”

刘娥喘着粗气大声斥责道。

“哀家让你说丁谓是忠是奸!你却将话题扯到你父皇头上,身为大宋官家,竟然诋毁先帝,你.....”

刘娥朝着赵祯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赵祯硬着脖子说道:“寇准李迪国之栋梁者,然丁谓等三番五次妄想加害,实乃国之奸佞也!父皇身为人君,听信奸臣之言,是为失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啪!”

赵祯的话还没说完,脸上就挨了一记八章!

“我去!说不过就动手!难怪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啊!”

赵祯捂着右脸,一脸惶恐的看着刘娥。

“姐姐暂请息怒!官家年幼,定然是受小人挑唆,才会妄言先帝之功过......”

杨氏见此赶忙上前劝慰着刘娥,朝着赵祯不停地使眼色。

赵祯见此也忙跪在刘娥面前说道:“大娘娘!儿子妄言了!还望大娘娘保重身体!儿子任凭大娘娘责罚!”

“呼.......”

刘娥此时才舒了一口气。捂着额头说道:“官家既然知道错了!那就去延庆殿向先帝悔过吧!”

“大娘娘保重!儿子告退!”

赵祯朝着刘娥磕了一头,方才退了出去。

第十二章 事出反常皆有因

延庆殿内,赵祯恭敬地跪在宋真宗的灵柩面前。

他不明白刘娥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完全没理由啊!要只知道史书上对刘娥的记载可是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啊!

宋真宗英明与否,刘娥心里应该很清楚,即便他不顾长幼尊卑,贸然评论先帝,有点冒失,但也不至于挨这一巴掌啊!

难不成是因为此事?赵祯忽然想起了什么。

话说宋真宗执政后期,身体状况很是不好,可能是服用了过多丹药的原因,要知道古代封建王朝道士炼的丹药可是害死了不止一位皇帝。

按理来说,宋真宗身体不好,应该没时间也没心思打理朝政才对,但即便真宗病重,朝政也依旧如同往常一样运转,殊不知,皆是刘娥这位贴身秘书的功劳。

丈夫身体不适,不能再打里事业,身为妻子,无论是从感情上讲,还是从家庭的角度出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刘娥不仅姿色出众,智商和情商更是爆表,关键是悟性还高,不但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能协助宋真宗处理政务,刘娥之所以能干政也是这么来的。

但当夫妻之间的感情变成了冰冷的权力分配之后,事情就变得异常复杂了。

宋真宗的心情应该是极度纠结的,一方面他需要仰仗皇后刘娥的周谨恭密,另一方面又对这位大权在握的贤内助即为忌惮。

宋真宗虽然好大喜功,但也明白“妇人与政,乱之本也!”的道理。

宋朝以前,因为后宫干政而造成的乱局不在少数。

西汉时期,吕后专权,刘氏宗室惨遭荼毒。西晋贾南风丑人多作怪,引发八王之乱。

唐朝就更多了,先是武后篡唐称帝,堂而皇之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后韦后乱政,闹得乌烟瘴气,甚至太平公主都想发动兵变当皇帝,再往后,唐玄宗公然霸占儿媳,宠幸杨贵妃,更是惹得天怒人怨,以至于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红颜祸水虽然是对妇女的妄加指责,但在封建王朝的时代背景之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封建社会下,妇女的圈子普遍较小,受教育程度也比较低,如果让女人把持朝政,她们势必会借助外戚和宦官的势力,极有可能威胁到一家之天下的统治,也是祸乱的根源。

当初宋真宗提议刘娥为皇后的时候,寇准、李迪、杨亿等人都是坚定的反对者,而寇准更是把皇后刘娥往死里得罪。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娥登上皇后的宝座,不但刘美跟着加官晋爵,就连刘美的亲戚也得到了照顾。

事情的起因是刘美的亲戚在蜀中目无王法,蛮不讲理,想要抢夺百姓手中的盐井,说白了就是空口套白狼,继而谋取暴力,结果被一名叫章频的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