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6 章(1 / 1)

巨星从综艺主持人开始 村中野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录制达到了洛一明的预期,绝对会超越前五期,任何一期的节目。

也绝对会创造华夏,化综艺,相对的一个巅峰收视。

一切准备绪,洛一明和董青从办公室走出来,在房间里,两人进行了第六期节目的沟通。

这个沟通时间最长,不光是在熟悉整个录制的过程,内容,更主要的,董青在这一期当,迎接的挑战更大。

第五期是她个人秀,能够不能够涅槃起飞,这一期,董青的表现相信在播出时,也会让观众,媒体们普遍关注。

“没问题吧”

洛一明温柔地看着董青。

两人的关系,自那次拥抱后,变得格外不一样。

那不是和吴欣一样的闺蜜,哥们之情。

更像是亲人。

又不仅仅是亲人。

“我觉得,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还是要你这个总导演给我好好把关,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自然地把手拍在董青肩,洛一明道:“你肯定没问题的。我觉得是时候把你的才华呈现出来了,勇敢去做,好。”

董青点了点头,那只手给她肩头注入了无形力量,董青只觉得,有洛一明在身边,真好。

随着董青进入朗读厅,第六期的朗读者录制开始。

摄像,灯光,舞美,现场导演,音乐编辑,各工种工作人员,嘉宾全部到位。

洛一明喊倒计时“3,2,1”

录制正式开始。

董青今天穿着一套薄纱棉质的全身套裙,这个裙子是灰色的,是很有气质的一款,穿在董青身,把她知性美展现了出来。

头发不在那么狮子头,而是前世人们在朗读者看到的那个秀美可餐,楚楚动人的形象了。

手持着话筒,面对摄像,董青自信心爆棚。

更加,多了一份艺术的庄重感。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

“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

“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董青开说了,这是洛一明引进学顾问后,节目加入的学放水开篇。董青的朗读,活灵活现,将艺术的特质发挥到无可挑剔。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这是陆游和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白。”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的和这个世界告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

“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是”董青安静下来,然后微微转身,当走到墙壁的角落,她回眸,认真的看着镜头,轻轻道:“好好告别。”

好好告别,说字虽轻,但力量却如千钧之棒挥下来沉重。

伴随着那好好告别的结尾,董青换景之后,继续开始主题篇的录制。

“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告别。”

“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

“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

“而无论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面对。”

“告别多少有些伤感。”

“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

“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

“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又将如何还原再现一个告别的场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之前的朗读者会有前篇,会有铺垫,但是每一期的朗读者并非是这样的呈现方式,学性照这一期,差了许多。

可,今天这一期的朗读者,现场观众觉得董青不一样了,她真的把自己在节目的定位找到了,把自己的魅力在这个舞台绽放开来了。

前两期的董青,说她的光彩被洛一明盖住,但这一期,无可争议,董青是优秀的,是完美的。

并且,观众们都喜欢了这个气质怡然的董青,她不再是央视春晚那个呆板的,行为学的董青,她是学的,她是艺术的,她是行走的学艺术和灵魂。

第两百九十章、维和部队录制(超感动)

“嘉宾,战士都准备好了吗”洛一明作为总导演,再确认人员是否到位。

现场导演李得志在监听耳机里确认,已经绪。

“好,董青,可以开始了。”

听到总导演洛一明的声音,镜头再次切换到董青身,她温婉大气地说:“从1990年开始,我们国家派出军事力量,参与到世界维和任务当。”

“到目前为止,派驻的军事人员超过一万人次。”

“也为推动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做出了贡献。”

“2006年,国赴黎巴嫩维和行动的全体官兵,被授予了和平荣誉勋章。”

董青激动道:“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几位参与黎巴嫩维和行动的战友们。”

“掌声欢迎他们。”

这一期的主题是告别。

当董青说请来的嘉宾是参与黎巴嫩维和行动的战士,观众们立即升起了崇高的敬意。

战士们穿着维和部队的军装,本来,他们是会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挺直了腰身台的,但此刻,三个战士却是搀扶着一个腿受伤了的战士,慢慢的朝台走来。

“欢迎你们。”

董青面对战士,尊敬道。

四个战士这会已经训练有素的站坐了一排,其一个战士道:“敬礼。”

四位下一秒都朝着观众行军礼。

“礼毕。”

董青朝着四位战士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说道:“我们看到刚才徐卫国是被战友们扶着台的。是因为他在第四期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时,受了伤,现在还在康复的过程。”

“所以,他没有办法长久的站立。”

“来,徐卫国,可以稍微坐一会。”

工作人员为徐卫国搬来了一把椅子。

徐卫国拖着自己受伤的腿往椅子前挪动,他应当很痛苦,但却始终咬着牙,他屁股轻轻挨在椅子,整个身体却还保持着挺拔的身姿。

军人,是如此硬朗的。

哪怕是有一颗子弹打在了他的腿里,他在国家的人民跟前,依旧要保持微笑。

董青被这个战士的坚强感动着,她需要把这些战士的故事告诉大家。

“去执行维和任务是有生命危险的。你们在去之前,都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吗”

第一个战士万星道:“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递交了自己的志愿书。为了维护国家和军队的荣誉,甘愿流血,甚至牺牲。”

“无论多么危险,我们都觉得,使命重于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万星高声喊着,可谁听在耳朵里,都不认为那是大而空的口号,至少,他们在敌人的尖刀利炮下,是没有退缩的。

董青重复道:“走的时候,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那在走的时候会怎么样跟家人告别呢”

万星道:“家里边吃了个团圆饭,也没说什么东西。母亲说,你是妈妈的儿子,别人也是他妈妈的儿子,你要安全的回来,也要把别人的儿子安全带回来。”

第二个战士道:“我妈是跟我说,出了国之后,一定要记得和家里常联系,一定要家里人知道,你的安全。”

第三个战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