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那你如果想学,我教你便是了。”
“真的吗,那谢谢梅老师了。”
“先别谢我,现在,我要先听听你的声音,来,你先吼两嗓子。”
梅葆九大师,是要听听洛一明的嗓子到底够不够亮。
这对于京剧很重要。
“啊”洛一明打开了声音。
“用你最高最亮的声音,喊出来。”
“好。”深吸一口气,洛一明这下完全放开了,他伸开双臂,放松大喊道:“啊”
“还可以。嗓子的基础还算不错。我看你最适合的应当是歌旦的青衣,要不,你就先从青衣学起吧。”
“青衣”
那穿着联袂长衣,舞动衣袖,遂唱出优美歌曲的青衣
洛一明当然想学,但是他却知,京剧里的青衣拿捏是最难,唱功要求最高的,他只担心自己学不好。
“我可以吗,老师”
“可不可以,要问你自己。”梅葆九不苟言笑,有些严肃的说。
“好,我觉得我可以。我学。”就算再难,洛一明也要尝试一下,他才二十一岁,洛一明这一世有的是时间揣摩。
第二期的大牌来了。
洛一明不想应付。
所以,能够真的能和大师在京剧上有切磋,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的去推广京剧的国粹。
其实,当初要学习京剧。
洛一明也是觉得,他应该为京剧做点什么。
更加,可以试着在节目中去推动一下新京剧的发展。
前世,新京剧是07年兴起的,新京剧是楚兰兰发起和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一种新的表演方式。
国粹艺术和现代艺术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理念,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业界内外的一致认可。
洛一明是想要推广京剧,也是采用一种新京剧的方式。
这样,才真的能够让京剧振兴,才能提起对京剧一点不感冒的年轻人的好奇心。
时间很匆忙,一个礼拜的时间,可有梅葆九大师的指教,洛一明觉得,他对于京剧的了解,在节目开录时,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s:加更了四更了,订阅要给力冲啊。求订阅,求推荐票和打赏。
第一百四十一章、爆炸眼球,爆炸耳朵(为天海祥云加更)
身在帝都,在观园住下,洛一明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学他的青衣。
青衣的学习,除了打之外,唱念做都要修炼。
而这种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学成的。
前两天在梅葆九老师的指导下,洛一明大抵是明白青衣在京剧中的角色扮演。
再接下来的一天,梅葆九老师也是让洛一明在早晨的时间,跟随自己学习发声。
练气洛一明表现的很不错,发声上边,洛一明也不像是一个刚刚接触京剧的人。
梅老并不知道,洛一明前世就很喜欢两个“新京剧”的歌手。
一个正是07年发起新京剧推广的楚兰兰。
另外一个则是今年下半年因参加星光大道,开始走红的李煜钢。
关于京剧的爱好。
就是这两人将京剧和现代的流行音乐结合,从而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表演方式,这种方式被叫做新京剧,其实就是京剧的流行演唱。
时代是发展的。
洛一明不得不承认,如果单单去推广古老的京剧,那可能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体现。
毕竟,在古代,京剧所以盛行,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流行音乐的存在。
京剧是在元曲,昆腔,时代的演变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到了现代,京剧和主流的流行音乐以及其他音乐形式比起来,势必会不受年轻人的追捧。
不过,说京剧就彻底没落了。
这种传统的文化要被时代湮灭。
洛一明认为不是这样的,如果真的一种艺术没有了传承,那是华夏民族的悲哀。
可继承他,还要发扬他,创新他。
洛一明这个时候才想到了,在大牌来了的节目中,去提出新京剧的概念,并且,在自己学得了京剧之后,为京剧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奉献一点力所能及的力量。
怀着这么一种美好的期待,洛一明发声的学习也很快,像是深吸慢呼长音练习,托气断音练习,洛一明比起梅老第一个韩东柏还要快一些。
持续五天的学习,洛一明终于可以简单唱一些选段。
更加,比起曾经的那个自己,洛一明学习了京剧,被梅葆九大师点拨后,他的京剧演唱立即是提升了一个高度。
发现洛一明唱得还有滋有味后,梅葆九又开始对洛一明悉心培养。
实际上,老人家是想要在下个月的28号,让洛一明参加一下纪念自己父亲梅兰芳返乡五十周年京剧票友演唱会。
虽说不是什么盛会,但对于京剧爱好者来说,这也是不小的一个台面。
让洛一明登台表演,也是梅葆九对父亲的一个交代。
京剧要求唱念做打,洛一明能唱,可在念,做,打上边,也要具备基本功。
一台京剧,自然是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的,这种集结了多种手艺的京剧其实就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京剧上的舞就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而打则是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想要洛一明全面掌握京剧,梅葆九觉得,趁洛一明现在才二十一岁,是要把各门技艺都攻克下来。
好在洛一明有着舞蹈底子,他每天去练身形,练拉腿,练倒立,翻跟头,尽管天还是冬天,洛一明都累得是大汗淋漓。
在洛一明跟着梅葆九大师艰苦的攻坚京剧一个礼拜,芒果卫视的最后通牒也下来了。
大牌来了定下了播出时间。
所有的准备也基本上完成。
不出所料,大牌来了接档了谁是英雄,不过,因为第二期的大牌来了还未开始录制。
芒果台安插进去了一期谁是英雄的节目回顾。
这样一来,第一期的大牌来了会在3月12号首播。依旧在每周日晚上的八点半开讲。
接着第二期便是在3月19号与观众见面。
这是台里为洛一明争取的时间。
虽然往后推了一周,可时间依旧紧迫,又练习了三天,洛一明在一个午后,给梅葆九大师在石椅上倒好茶后,也是拉他坐了下来。
时间紧急,接触了一个多礼拜的京剧表演后,洛一明觉得也是时候把他想要发展新京剧,以及需要梅老去台里做节目的事情说出来了。
梅葆九大师坐下,洛一明认真道:“老师,咱们初次见面的时候,我跟您说过,我想要为推广传承京剧做出一份贡献。”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京剧,戏曲这些。为什么年轻人不想学。”
洛一明想表达什么,梅葆九哪里不知道。
京剧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不好学,而且不好玩。
没有了那份时代的印记,京剧一出口,就感觉与这个时代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