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1)

九零大丹符师 酸梅红豆 266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8章

原本他们的主要市场就是在县里, 现在俞溪的成绩那么好,完全就可以去市里。

所以凌小君就动了心思, 这件事情她之前也跟俞国强商量过, 凌小君的性格是跟何菊香完全不一样的。

跟俞国强好的时候倒是不能说何菊香有什么不好,她就是爱占一点小便宜,当初也是真心为了三房的。

反正是人都有私心。何菊香就不那么习惯跟俞国强商量, 有什么事情她自己就拿主意了,告诉俞国强一声也就是了。

而凌小君就喜欢凡事跟俞国强商量, 以前她是没人可以商量,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志同道合的能商量的, 自然是什么都跟他商量。

这就无意中的让俞国强的感觉很不一样了,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那个, 是被自己妻子看中的。

虽说凌小君跟自己的情分目前还比不上十几年的何菊香, 但是凌小君在俞国强的心里比重正在一点一点的变重……

听儿媳妇儿这么说,俞老太反倒是有些保守了起来。

“现在咱们就去市里,会不会太快了?市里的一个摊位, 价格上面肯定是县里的好几倍。”

因为这段时间俞家兄弟的蔬菜大棚在全村得到了推广,兄弟几个做技术推广员,在村子里的人缘也越来越好。

那些个技术,除了俞国军兄弟几个, 村民们都不太懂, 常常要找他们来问, 就不能把他们给得罪了。

再说了, 一下子从蔬菜勉强够吃, 到蔬菜太多了吃不完,如果找不到销路,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蔬菜烂在地里。

作为农民,哪里会舍得糟蹋粮食,所以除了几家头脑灵活的,大多数还是依赖俞家才能把这些蔬菜给卖出去。

而住在一个村子里的,好几代下来,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俞家兄弟自己致富的同时,也要努力带动村民致富。

那些头脑灵活自己单干的,俞家人也不会说什么,俞家当初肯把好不容易才研究出来的技术告诉村民,也是为了让村民们能够跟着一起富裕起来。

根本就没藏私。至于学会之后,他们要做什么,这就不是他们要想的了,所以说俞家人的气量大。

当然,但凡要点脸的也都会顾忌俞家几分,不会做的太过分。

俞家兄弟倒是想得开,只是即便是这样,县里的生意还是被抢了不少,毕竟市场有限,忽然之间涌进来大批新鲜的蔬菜,是肯定会抢一些市场的。

不过,就算是县里的市场被抢占,可是市里,省会城市这些呢?俞家比其他人起步的更早,眼界更宽,而且资本也更多。

完全就可以走在他们的前面。当然,若是面对的市场大了,难免还会有其他的竞争者,这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俞家的菜园就十分注重对品质的培养。对蔬菜进行“甲乙丙丁”分类。甲等的是最好的,品相最好,味道也是最好的。

这种最好其实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若是不那么挑剔的人,可能吃着也觉得差不多。

但是若是稍微有些挑剔的人就会知道,这甲等的蔬菜跟其他的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一般人区别菜的好坏就是看外观的,外观是不是生的好看,颜色是不是鲜亮,是不是新鲜等……

但是俞溪的舌头是俞家最厉害的,经过她的嘴巴说好的,那就是甲等,其余次一点的就往下排。

俞老太还是老样子,管着家里的几头猪,就是出于尊重,俞家的事情一般都会通过全家人来商量,所以俞老太偶尔被她的三个儿子接到镇上来。

“这个应该不会,我跟国强都打听过来,价格上面的确是贵一点,但是收益也是县里的好几倍呢。算下来,咱们也是稳赚不赔的。”

凌小君说到这个,眼睛就跟着发亮。

王彩琴和周秀兰对视一眼。

周秀兰其实也挺心动的,闺女儿的成绩考得好,如果去市里,那自己还在镇上干什么?

不行的话就把这店面给租出去,每年收一收租金也挺好的。周秀兰这辈子,出嫁之前听父母的,出嫁之后自己的主意反倒是逐渐多了起来。

但是一旦碰到跟孩子有关的事情,自己的什么想法都可以被推翻。这大概就是父母。

如今三家人说起来,肯定也是二房的存款要比较多。如果在市里买房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到。但是若是到市里去租个房子还是住得起的。

要不还是再开一家文具店?在自家闺女儿的学校门口?这么一想,周秀兰的眼睛立即就亮了起来,她不会卖菜,也不会做吃食。

她比周老太要好一点,会做一点菜,不过那也是出嫁之后学的。做女儿的可以懒,也可以啥都不会干。可是给人做媳妇儿,关键时刻你就得顶上。

你平时可以什么都不做,可万一家里没人做了,你还不做,就不像话了。

不过周秀兰虽然会做,可是可能就是因为从小家里的女人不怎么下厨,所以厨艺着实是不好。

因此她也不可能跟长房一样,还能靠着做吃食发家,她能想到的也就是在俞溪新学校的门口开文具店了。

反正在镇上开了大半年的文具店了,对这一套都十分了解。从进货到盘货,取货,收钱等。

周秀兰越想就越是这么一回事,她想起她妹妹跟妹夫给她那个外甥女儿买的东西,那些个铅笔盒啊,书包啊,简直就跟不要钱似的。

所以小孩子的东西无疑是很挣钱的。特别是市里的文具店,因为市里的那些人肯定更加不缺钱。

“娘,不如咱们找个时间去市里看看,就当是去见见世面,顺便找找地方?”

周秀兰开口了,俞老太就不得不重视了。

这三个儿媳之中,俞老太本来是最看重王彩琴的,毕竟华国传统就是嫡长子继承的。虽说现在年代不一样了,老一辈的思想之中,长子本来就是有不一样的地位的。

因此但凡不是拎不清的人家在给长子找媳妇儿的时候都会慎重很多。

当初俞老太对王彩琴也是满意的,因为王老太早死,王彩琴是跟着她嫂子长大的,也算是精明能干。

再说,俞老太自己有闺女儿,她就觉得,以王彩琴的那些成长经历,她自己原本是小姑子,现在嫁过来,下面有个小姑子,以后她死了,王彩琴这个做长嫂的也不至于苛待小姑子。

只是现在,最在老太太跟前得脸的大概就是周秀兰了。

因为俞老太最喜欢的孩子就是俞溪,周秀兰的性格又是温柔和顺讨人喜欢。

所以俞老太对这个儿媳妇儿又待见了许多,当然,周秀兰在老一辈子人看来,绝对是一个好媳妇儿。

俞溪出生的时候是七十年代后期,在那个时代,计划生育已经逐渐严格起来了,可她的运气就是那么好,再加上周家的关系,愣是给俞家生了三个孩子。

这样的儿媳妇儿谁会不喜欢呢?

“去看看也成,正好几个孩子都考完试了,也应该放松放松。不过俊丰的成绩很快就出来了,我看,还不如等俊丰的成绩出来,到时候大家一起去也热闹。”

这个年代高考志愿是在成绩出来之前到学校填报的,俞俊丰填的是燕京大学,是华国第一学府,是全国学子的梦想。

如果能考上燕京大学,简直就跟古代中状元一样。而小小的永熙镇中学也能靠着他风光很长的时间。

因此,这段时间,除了俞俊丰,俞溪,以及沉稳了不少的俞俊泽之外,包括俞老太在内的周秀兰夫妇,乃至王彩琴,凌小君夫妇都是很紧张的。

这个年代,考个大学都是了不得的,更别说是华国第一学府了!

俞俊丰第一志愿是燕京大学,第二志愿却是本省江南省省会城市江南市的一所重点学府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也是名列前茅,不管是底蕴还是师资跟燕京大学都是不相上下的。

甚至在某些专业,还要比燕京大学强,录取分数线也不会太低。

周秀兰作为亲妈,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身边,不过俞俊丰跟俞溪不一样,他是男孩子。

作为男孩子就更加应该出去闯荡,而不是留在本地,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周秀兰对儿子的志愿并没有干涉,到时候哪所大学录取了就去哪里。

只是,如果俞俊丰去了江南市,那俞溪去了他们本市江东市读高中,那么他们一家子是跟去江南市还是江东市呢?

周秀兰有些琢磨不透婆婆的意思。如果按照她自己的想法,肯定是跟着闺女儿了,问都不用问。

俞俊丰的分数出来了,按照这个分数,很有可能是省状元,省状元如果还去不了燕京大学,那本省就没有谁能去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