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二:停,该朕装……发言了(1 / 1)

我在改造大唐 小星看不见 4708 汉字|15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24章 李二:停,该朕装……发言了

  第二天寅时,天还蒙蒙暗,皇宫朱雀门前。

  程咬金等人从皇宫里走了出来,静静的站在门边等待。

  不久“咕噜——”“嘚哒——”声,从朱雀门前的朱雀街另一边慢慢传来,众人转头一看,一眼便认出这是秦琼的马车,虽然是武将出身,但秦叔宝的身体状况已经日趋下降。

  众人都能明显感觉出来。因而与其他武将不同,他往往都是坐马车来上朝。

  李二也已经不止一次的让太医院的御医为他诊治,得出的结果也是暗伤成疾,积劳成疾,即使是最好的御医也是无从下手,只能开药慢慢调和。

  看到是秦琼的马车,程咬金一股脑的便冲了过去。

  “叔宝,俺来了,快让俺上去。”

  车夫的小厮看着一个五大三粗的粗壮大汉从朱雀门前跑来,本能的就想到是程咬金。

  不过又连忙摇摇头,怎么可能,鲁国公每次不都是差不多卡点来?今日为何那么早,难道今天的太阳会打西边出来?

  “前面可是鲁国公程大人?”车夫疑惑的问道。

  “废话,就俺这高大威猛的模样,哪个敢冒充我?快让俺上去,俺要找叔宝叙旧。”

  程咬金一脸不耐烦,大声喊道。随后又急切的加速往马车冲去。

  程咬金话音刚落,包括正在赶车的车夫,众人皆是一脸黑线,你和高,大,威,猛,四个字,除了猛还有联系,别的跟你有关系?而且你那是他娘的莽不是猛。

  车轿内的秦琼也是一阵苦笑。马车渐渐慢下来,程咬金便“嗖”的一下,跳上车台,然后钻了进去。

  “叔宝,好久不见,想死俺老程了。哈哈哈——”

  程咬金刚进车轿便给了秦琼一个大大的拥抱。

  “咳咳……你这厮轻点,我都快被你勒的喘不过气了。”

  秦琼艰难的说道,一脸无助,生无可恋。昨天上朝刚见过,你跟我说好久不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怀疑你取向有问题,但是我没证据。

  “哈哈哈……俺太激动了。还有,真不是俺说你,你老老实实在家便好,何必还要来上朝,陛下都准许在家养伤了。”

  程咬金故作气愤的道。要说文武百官,跟程咬金关系关系最好的便是秦琼和尉迟恭了。尤其是秦琼,与程咬金打小便是一起的玩伴。

  “叔宝,俺跟你说,今天上朝你可要少说话,陛下和长孙那帮老阴人有计谋,所以你尽量不要说话,看俺眼色行事。”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家常。突然,程咬金神神秘秘的小声说道。

  “嗯?好。”

  秦琼被程咬金一惊一乍的搞得一头雾水,不过他知道程咬金不会害他,便点头同意。

  其实他本人也感觉最近陛下有点奇怪。尤其是昨天早朝关于借粮的计划,还有派工部大力修缮南方的水坝,这大热天的修水坝?要么陛下是未卜先知,未雨绸缪;要么怕不是脑子有泡。

  他清楚的知道仅凭陛下的智商可能是想不到那个借粮的计划的,他本身自己就没有什么偷偷搞得产业,更不用说余粮了,也就没有参与。

  作为旁观者,他看到那些世家官员一个个红着眼往前冲着要借粮就发现很不对劲,这个计划完全就是缓解当下粮荒的灾情,又同时打压世家的一举两得的神策啊。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简直智比诸葛,可直接拜官为相。

  今天又听程咬金这样一说,他似乎一下就明白了什么。

  短短几炷香时间,陆陆续续的便来了一大批的人,当尉迟恭看到早已经待在秦琼车轿上的程咬金,也是大吃一惊,一直笑问他是不是被自己媳妇赶出家门了。

  显然,程咬金惧内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程咬金连忙对他喊打喊杀,幸好秦琼在中间,顾忌秦琼身体,程咬金才作罢。然后三人便闲聊着家常。

  ……

  “卯时已到,开门入朝。”随着打更的太监一声叫道。

  朱雀门被门卫缓缓打开,百官纷纷下轿,下马,进宫早朝。

  ……

  ——宣政殿——

  “皇上驾到。”

  随着宣政殿当值太监一声刺耳、尖细的通传。只见李世民顶着个黑眼圈,缓缓的从宣政殿内侧走了过来。

  “参见陛下。”

  李二刚走到龙椅前坐下,百官纷纷躬身拜礼。

  “众爱卿免礼。”李二大手一挥,语气浑厚,威严的说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次通传的是昨晚李世民身边的那个小太监。

  “陛下,臣有事启奏。”

  “嗯,准奏,户部尚书有何事启奏啊。”

  “陛下,昨日您让微臣负责统计的借粮皇榜已经初步统算出来,具体颁布日期还需要陛下定夺。”

  “哦?这件事情啊,此事尽快宜快不宜迟,便在晌午前在长安城各个城门口张贴吧。

  让天下百姓看看我大唐诸位真正的为国为民的大家之族,一定要让百姓好好瞻仰瞻仰。此乃名垂青史之伟绩。”

  李世民一脸认真的道。尤其在“真正”和“伟绩”两个词上说话特别的用力。说完又继续正色道:

  “各位爱卿如此爱国,朕更不能置身事外,朕决定将捐出内帑六成的余钱,以及粮食,用以救助百姓。”

  这下那些世家的热血是被一下子又点燃了,我淦,这李二玩真的?

  原本他们回去后,几个家主围在一起讨论了半天,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如今李二的一番话,让他们彻底打消顾虑。

  纷纷紧紧握拳,心里盘算着还有多少余粮,打算再借一波大的。

  至于他们之间的契约,开玩笑,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有第一名,谁还会在意第二名?于是纷纷准备抢夺第一名的榜首,再次扬名一番。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奏?”李二又问道。

  “陛下,老臣有事禀奏,臣请愿陛下将盐,铁业收归官营。”长孙无忌一脸坚决,走上前道。

  “不可,岂有此理,荒唐。陛下乃真龙之子,又怎可与民争利。难道忘了前朝的教训了吗?

  陛下,老臣启奏弹劾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他身为高官,却不为百姓着想,进献谗言,误导陛下,毁我大唐根基,臣请求陛下撤销其右仆射职位,关入天牢。”

  话音刚落,便见一老者愤愤上前,直接怼道。

  众人看清来者,听完后不禁感慨: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严厉的批评,犀利的眼神过来了。

  不愧乃我大唐魏征啊,文中武将,牛。ZBC,无情哈拉少。

  而受到此事最大影响的世家一脸冷笑的看着针锋相对的两人,纷纷抱着戏谑的看戏态度。

  心里不屑道,这还需要我们出马?一个魏征老顽固就秒杀你们,笑死,还想跟我们世家作对,我们都不用出手的,分分钟秒杀你们。

  李二一脸严肃的看着魏征,笑道:“哦?魏爱卿,朕觉得长孙爱卿的提议不错,硬要同意呢?”

  刚说完顿了顿又继续厉声道:“还有何人反驳长孙大人的提议,如若不上前,就当你都同意了。”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会,无一人敢上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他们能掺和的了,每每李世民与魏征发生矛盾,他们都装没看见一般纷纷退让。

  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更何况这件事情牵扯到世家利益,盐铁业可是世家的底蕴。

  反观世家官员也是没有上前,第一他们需要避讳,毕竟盐铁业明摆就是针对他们世家利益。

  第二看着台前怒气冲冲的魏征,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李二能战胜一个战力满满的魏征,再对比以前的战绩,李世民就基本没赢过。纷纷表示不用出马了,便一副观戏的模样。

  他们认为不出意外今天的早朝又要以李二的失败,然后在李二的气急败坏之下草草结束。

  “陛下,老臣不能看你如此糊涂下去啊。倘若陛下执意如此,那老夫宁可,以死明鉴。”

  魏征气道,心里还想着为什么今天陛下那么刚,这是我天天压他太紧,今天爆发了?

  “哼……魏老匹夫,你真当陛下不敢杀你?陛下宅心宽厚,却不是你为所欲为的资本,还不向陛下请罪?”

  杜如晦上前连忙劝道。不过语气,明显是站在李二这边的。

  “是啊,御史大夫,谏言却非死守教条。魏老,这件事情未必就是坏事。”房玄龄也上前一步劝道。

  这下魏征是真的懵了,看着这些昔日里虽然不能算同生共死的战友,但也算半个跟班的众人。啥情况,我去,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难道有诈?

  魏征虽然给别人的印象是恪守教条,死板,但这不代表他傻啊,不然他又怎么可能从玄武门之变存活,又继续被李二委以重任。

  同时天天怼李二还活到现在,要是换个人你试试,砍不死你?

  意识到事情不对的魏征开始想办法让自己和李世民都有台阶下,自己打算不趟这浑水了,总不能真要俺一个老匹夫撞死在这柱子上吧,想想都疼。于是义正严辞道:

  “既然诸位都如此劝诫,那老夫就退一步,陛下您自行决断。”

  嘛玩意?这TIMI就直投了?老魏,还没六分钟呢,回来我们能赢。今天什么情况?众人一脸的黑人问号。

  魏征,退出游戏。

  只见魏征熟视无睹的走回原位,闭目塞听,装聋作哑,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啊这?看着魏征的模样,别说一众大臣了,就连李二都傻眼了。

  你继续刚啊,继续怼啊,骂我两句也行啊,你TIMI的老匹夫不讲武德,你怎么能临阵脱逃,你走了朕怎么装逼?

  剧情完全没有按彩排那样顺利进行,场面一度尴尬。就连世家那些人也是一脸懵,还没有反应过来。

  就在长孙无忌等人束手无策时,程咬金却大声喊道:“陛下,臣认为魏匹夫说的对,虽然这老匹夫脑子不好,说话难听,但确实是为国着想,不想某些人,居然能提出收盐铁业为官营的馊主意。”

  说完还一脸不屑,嘲讽般撇了长孙无忌等人一眼。

  程咬金演技之高,连长孙无忌等人也是一头雾水,你又瞎凑什么热闹,剧本没你屁事啊,难道程咬金跟世家有勾结,反水了?

  世家的官员更是一脸懵,我们怎么知道这倔牛哪根筋搭错了,我们跟他不熟,这厮不天天叫嚣我们就不错了。

  “陛下,鲁国公可能昨夜失眠,还未清醒,在说胡话,请陛下不要计较。”

  秦琼连忙上前为程咬金解脱。

  心想:这TIMI的跟你早上说不一样啊。

  “是啊,陛下,这厮肯定是昨夜被家里婆娘赶出家门,臣寅时便看见这厮在朱雀门外等候早朝了,这在平日根本不可能。”

  “噗呲——”

  “呵呵——”

  众人听闻,纷纷憋笑起来。

  心道:你这到底是帮他解脱,还是故意嘲讽他。

  “放你娘屁,俺程咬金从来不惧内。尉迟恭你找打……”

  说完作势要动手,又被众人拦下。

  随后程咬金就当没看见周围众人一样,注视前方,又继续大声道:“不知陛下为什么要听信谗言,除非给俺老程一个说法,不然俺老程不服。”

  这时候房玄龄反应过来,露出不可察觉的笑容。原来是为了给陛下继续装逼铺路啊,不由给程咬金点个赞。

  果然,李世民见台阶就下,心里不断的给程咬金点赞,还是知我者,知节也啊。

  李二恨不得直接来一句:都给我停,该我装……发言了。于是一脸正色,迫不及待的回道:

  “虽然只有爱卿一人反对,非要朕给理由,那朕便将缘由告知尔等。”

  “朕前些日子得到一个制盐方法,得出来的盐更是要比市场所贩卖的精盐还要纯净,洁白,而且完全没有苦味,只有咸。”

  “嗯?”

  “什么,真有此事?”

  “这……这可是大事情啊,这样那些世家……”

  “嘘……刘大人,慎言慎言啊。”

  这下轮到世家官员懵了,什么玩意?

  比我们世家的精盐还要好?我信你个鬼?又能好多少,就算如此,成本可能也是高的离谱,你能卖的出去?搞笑呢……

  “不知陛下此制盐成本几何?”

  一名崔姓的世家官员上前问道,他在朝中户部侍郎的职位,由他来问倒也是合情合理。

  “哈哈哈……说出来不怕吓到你们,此细盐的售卖才不到2文一斤。”李世民一脸戏谑的看着这个崔家官员,笑道。

  “什么,那么低?这怎么可能?”

  “神佑我大唐百姓啊,难道我大唐百姓终于要实现吃盐自由了?”

  “是啊,这制盐的方法都一直被世家把控,一斤盐居然能买到100文,这不就是抢钱嘛。”

  “这,这不可能,我等不信,还望陛下拿出证据,否则我等反对收盐铁为官营。”这下世家的人都急了,纷纷一齐走上前,逼问。

  李二见此,眼角中一抹杀意一闪而过,不过又随手一挥。

  “来人把细盐给我拿上来,给众位官员仔细查看一番。”

  李君羡便走上前,将昨晚李二等人制造的盐存放的陶罐捧了上来。

  众官员纷纷上前查看,李君羡打开陶罐盖,众人便看见里面洁白的盐巴。

  魏征第一个上前,用手轻轻捏了些出来,看着细腻,洁白纯净的细盐,大呼道:“真的好白,好纯。这色泽便比市场售卖的精盐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说完便将手中一小坨盐放入嘴中。

  “咳咳……呸呸……好咸,是真的,这真的是细盐,而且完全没有苦味,陛下圣明啊。”

  “俺来试试。”

  程咬金上前,故作不信一般,将手指伸入,沾了半手指的盐,放入嘴中。

  “呸……呸……真他娘的好咸,这真的是盐。好盐啊。”

  其实他也就刚放入嘴中就吐了出来,而且别看他沾的多,真正放入嘴中的只有指头尖的一点点。

  心想:这么聪明的障眼法也就俺老程能想的出来了。

  众人一脸鄙夷的看着程咬金,你这整根手指都插进去了,还在里面瞎搅拌,这谁还下得去口。

  还真别说,还真有人下得去口,就在众人犹豫之际,之前那名崔姓官员一脸不敢相信的伸手便抓了一大撮放入口中。

  结果可想而知,兄弟生吞盐巴,你比贝爷,德爷还牛啊。

  “呸……水,给我水,好咸。”

  愣了不到一眨眼的时间,那名官员就被咸的眼泪都在眼角打转了,不知道这到底是咸哭的,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众爱卿,现在感觉朕的决定如何?”

  这时李二的声音恰到好处的传来。

  “陛下圣明,俺老程知道错了,老臣愿为顶撞陛下请罪。”程咬金立刻跪了下来,一脸态度诚恳的说道。

  “鲁国公也是为国着想,不过有错就要罚,既然鲁国公态度如此诚恳,就罚俸禄半年吧。”李二随意的摆摆手道。

  “谢陛下恩典。陛下圣明。”

  程咬金立刻拜谢。

  “朕决定此盐不日就在全国各地,统一官方店铺售卖。同时颁布圣旨,昭告天下,自官盐店铺开业之日起,收盐铁业为官营,任何人不得阻扰,私贩盐铁。违者诛三族。”

  李二厉声下令道。随后又似乎想到什么,补充道:“即日起,全国各地所有盐矿场均收为朝廷所有,没有相关通牒,任何人不得随意开采,由户部尚书负责此事。

  各地盐矿场由兵部派兵把手,擅自靠近者,杀无赦。工部正式设立盐铁司,将之前的铁器司合并管理,主要负责制盐,制铁。

  此时滋事重大,户部、兵部、工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不得有误。”

  “微臣遵旨。”

  刘政会、杜如晦、阎立本三人纷纷向前领命、拜礼。

  “陛下圣明。”

  其余众人也是纷纷赞同。连世家官员也是无可奈何,李二现在不怪罪他们刚刚顶撞便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众人都是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要收那些盐矿,难道细盐都是用矿盐做的?

  不可能呀,众所周知那里的矿盐基本都是毒盐,送人都没人敢要的。

  如果是看上周围的土地,关键盐矿周围几里都是盐碱地,寸草不生的荒地。

  理不清楚的众人也是纷纷摇头,没当回事。

  “退朝。”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于是便这样,早朝便宣告结束了。众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