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陈登之言
一个不过,顿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陈登道:“不过……我们可以少出兵,毕竟我们徐州不宜大动干戈,而且离着袁术最近。
若全军出击,徐州容易出意外,而会受到袁术的重点针对!”
陶谦半沉着一张脸问道:“那以元龙之意,具体该如何?”
陈登道:“主公,曹豹将军领我徐州主力守离徐州本土,玄德将军可带少量兵马进攻沛国南部,时机成熟可攻打九江东部。
但是不可进攻寿春,寿春留给辽东侯与曹操去争。”
这算是折中之法。
既然满足了各方的意愿,又得到了陶谦的认可。
既然不是用自己真正的士兵,陶谦万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道:“好,那就劳烦玄德带本部讨伐袁术,子仲调拨一批粮食给玄德,莫让我军将士饿着了!”
陶谦将粮食还有饿三个字咬得极重。
麋竺自然是一下子领悟了过来。
粮食可以适当的给刘备。
但是武器什么的一样不能多给。
这年头有粮有武器,那就是草头王。
帮着陶谦打理了徐州这么多的政务,麋竺早已驾轻就熟,对陶谦的打算了如指掌了。
“是主公!”麋竺站起来领命道。
很快会议散去。
当陈登走出府邸的时候,刘备还在府外等着。
“我部要出兵讨伐袁术了,元龙一向足智多谋,可否赐教指点一二!好为徐州争光添彩!”
陈登何许人也,刘备一撅屁股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于是笑道:“玄德将军有请,安敢拒之,同为主公效力,自是当勠力同心。”
说着便让刘备在前面带走。
很快来到了刘备的住处。
一番客套,闲扯了几句。
刘备这才道:“元龙,陶公一向听你的,为何今日你只提议让我部出征,而大军留在徐州,如此岂不是错过了良机。”
陈登道:“玄德将军此言差矣!”
“元龙先生这是什么话,为何听不懂!”魏延插嘴急问道。
陈登笑了笑,端起酒杯,小泯一口,这才道:“主公心中早有决断,岂是是我能左右的。我不过是将其心中所想讲出来而以。
如果我不提议让玄德将军本部出征,怕是这一次我徐州只是喊一个口号而以!”
刘备与李肃是聪明人。
一听就懂。
魏延一知半解,挠挠后脑勺。
“还请元龙赐教!”刘备举杯一口干完,神色更加的恭敬。
陈登这才道:“玄德将军此去,不正好摆脱郯县的桎梏,沛国阳谷等地,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城池不少。
田地肥沃,如将军能占有此地,并且据守,未来可图淮水两岸,成就……不下曹操!”
“淮河两岸,草莽英雄无数,以玄德将军之忠义,必可得无数豪杰的相助!”
丝!
刘备感觉这一刻,心都被陈登给看穿了。
对陈登愈发的重视。
“多谢元龙赐教,若有元龙随军,取沛国与九江易尔!”刘备拭着感慨道。
陈登微微摇头道:“玄德将军言重了,登略有一些才干,但不善军事。去了反会给将军添乱。相反在这郯县,可为玄德将军提供些许便利!”
陈登是很看重刘备的。
刘备草莽出身,太需要自己这样的顶级谋士,以及大世家支持。
所以他可以得到刘备最高规格的礼遇。
还有重视,可以左右刘备的决策。
这是一个大世家子弟理想化的模式。
像曹操同样是枭雄,但是已经有了荀彧、陈群这一些颍川系的谋士了。
自己过去不过是锦上添花。
就算献上徐州,也不过是屈居下位。
对于这么一个大争之世,没有一个有野望的聪明会甘愿平庸,成为别人的助手。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古如此。
所以陈登想谋的,想从刘备这里获取。
这才会提点刘备。
刘备明白之后,自是狂喜。
他就缺陈登这种有实力的谋士。
李肃与陈登不管是智谋才干,还是身份背景都相差太远了。
初期创业还行。
真到了发展壮大,李肃就不合格了。
这正是刘备一向苦恼的问题。
如此,这个问题要解决了。
有陈登这样的人支持,那半个徐州也会支持自己。
所以刘备起身,恭敬的朝着陈登作揖道:“元龙真乃高祖之留侯也!”
留侯,汉初三杰的张良是也。
因封留侯,后世人尊称张留侯。
而不会道他的姓名,以此来示尊敬。
这个借比,可算是满足了陈登面子。
张良,那是多少谋士们所崇敬的人。
是多少人的榜样与偶像。
谁人不羡慕,谁不以此为目标方向。
……
荆州!
“袁术匹夫,安敢如此?”
刘表收到消息之后,怒骂了十数声。
这才道:“传令,集结水陆兵马五万,进讨袁术。”
“主公,现在就进攻吗,我们是不是等辽东侯的辽东军南下之后再行行动?”蒯良问道。
刘表道:“这是当然,天下诸侯共击袁术,我荆州将士,怎么能不等众人而先战,岂不是失了道义。”
扬州!
吴郡余杭!
“少主,袁术称帝了!”
孙策与周瑜还在商议着怎么进攻会稽的王朗。
这时黄盖走了进来。
后面程普等将也纷纷一起进来。
孙策与周瑜皆是一愣。
孙策眼中闪过失望之色。
周瑜则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孙策与周瑜相视了一眼,这才道:“消息确实了吗?”
黄盖道:“确实了,不光袁术向扬州各地各传达了晋天子位的诏令,连北边大将军府的报纸都送到了吴郡。”
程普手中就拿着一份报纸。
他没有交给孙策,而是给了周瑜。
无它,周瑜是孙策当之无愧的好朋友与亲密兄弟,以及谋士。
周瑜虽然年轻,但是展现出来的才华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有周瑜帮衬着,孙策这一年来,攻下了两个郡,收服了无数的草莽,有了一支像样的军队。
孙家军有了当初孙坚在时的影子了。
所以作为老一辈的忠将,他们也认可了周瑜。
而且周瑜最好的一点是,能管住孙策。
孙策身上流上孙家的血脉,跟孙坚一样都不是安份的主。
相信更冲动好战,他们这些老将一个都劝不住。
只有周瑜说的,孙策才会听。